港媒稱,近日一段香港中學生以「特別」朗誦技巧演繹中國古詩的視頻在網上瘋傳。來自香港電臺朗誦比賽的電視片段中,中學生梁某某以豐富的表情配合語調起伏朗誦詩人孟浩然《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和晏幾道的《南鄉子》,有忍俊不禁的網友高呼「全身是戲」,甚至封他為新一代港版「表情帝」,也有人贊他感情豐沛態度投入。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7日報導,對於部分嘲笑梁某某,並「惡搞」電視片段截圖的做法,香港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是由於當下青少年較少接觸古詩詞,難以明白其中情感意境所致。也有教育學專家分析,社交網站彈指之間的「分享文化」對此有所影響,希望梁某某身邊的師長親友可以多給他鼓勵。
香港《明報》稱,這段爆紅的片段其實是來自梁某某2010年參加的校際朗誦比賽。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是講孟浩然住在僧人業師在山中的廟裡,等著友人丁大赴約同宿,但天快黑了,丁大還沒有來,孟浩然唯有繼續等待。因此詩歌的前六句都是寫夕陽西下,夜幕漸臨的景色,後兩句寫對友人期而未至的感受。
梁某某賽後分享心得時表示:「我有特別的朗誦技巧,例如在詩的初段,我會裝作四處看風景」,在詩的末段,由於是講孟浩然正在等朋友,所以也需要四處張望。
從電視片段可以看到,梁某某在朗誦時相當投入,除了有張望的動作之外,五官也會隨著情緒變化而動,喜怒哀樂可謂七情上面,每誦一句,高個子還會俯身向前,身體微微擺動。朗誦晏幾道的《南鄉子》到「卻待短書來破恨,應遲」之句,更是垂眼低頭,充滿幽怨惆悵。
報導稱,微博上有不少網友覺得梁某某表情動態誇張,「瞪眼、張望、扯嗓」,相當「搞笑」,也有網友對他的表演表示欣賞讚嘆,連新聞媒體的官方微博也貼出視頻和截圖,介紹這「獨特」的朗誦技巧。
同時《明報》的報導指出,網上也有人對梁某某進行人身攻擊,將電視片段截圖配上粗俗字句,涉「網上欺凌」。
報導引述香港風採中學中文課主任陳玉燕的話指出,朗誦本身是利用聲音、面部表情及身體語言等建構詩詞篇章中的畫面,幫助受眾感受作者希望帶出的情感及思想。梁某某在過去6屆比賽中五度奪冠,足證他的表現已獲得專業肯定。
該屆朗誦比賽評委之一胡國賢也表示,要演繹好梁某某所選的作品並不容易,但梁某某的眼神和句讀都掌握得不錯,從讀長題目的節奏開始就先聲奪人。
曾教授朗誦的香港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表示,時下青少年涉獵古典詩詞或古典藝術作品時,並不明白,而且容易出現嘲弄及取笑的情緒,「有時別人認為是誇張的表達,其實是一種藝術的表演方式」。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社會科學及教育學部總監崔日雄分析,在網上發表意見可以隱藏身份,加上改圖程式很普遍,2013年社交網站出現「分享文化」,讓網民的情緒更容易擴散。幸好現在已經讀中六(相當於內地高中三年級)的梁某某年紀不算小,事件對他的困擾應該比較短暫。崔日雄建議梁某某的家人、老師及朋友應多給他鼓勵,肯定他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