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剛開學,小女孩做第一個作業時,感覺要崩潰了,原因不是因為不會做,而是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太難寫了!
女孩坐在寫字桌前,把作業本和筆都挪到一邊去,對著媽媽涕淚交加,說:「你為什麼取一個這麼難寫的名字?」說著說著又埋頭痛哭。
隨即她又問媽媽,為啥不給自己不叫小花?媽媽哭笑不得,便把這段視頻放到網上,沒想到引來網友關注,許多網友紛紛心疼起了這個小女孩。
媽媽跟網友承認:起名字的時候沒有考慮這方面,之前也沒有教她寫過。
父母都希望給孩子取一個好聽又有寓意的名字,但有些字往往結構會比較複雜,筆畫還多。這讓那些剛學寫自己名字的孩子望而生畏,無從下筆。
畢竟現在的幼兒園為了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也不給孩子學識字、寫字了,所以很多時候,孩子的名字是由父母寫的。到上小學,孩子開始交作業,就得親自寫上自己的名字。
名字是陪伴孩子一生的東西,一個好的名字還能給別人留下好印象。對此,很多父母為了給孩子取個好名字苦思冥想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可真不容易。
1、重名率高
孩子名字重複率是很常見的現象,如果有幾個重名孩子在同一個地方上學就容易帶來某些誤會,比如老師念一個孩子的成績,另一個孩子以為是自己的,不知是喜是悲。或當在某些公共場合出現重名人的一些糗事,對自己也會帶來一些尷尬。
2018年曾有地方公安局公布「名字之最」,在男孩名字中,「梓洋」是最多人起的名字,平均有1000個男孩,就有1個叫梓洋。而女孩的名字裡,最多的是「梓晴」,平均500個女孩有1個叫梓晴。名字帶「梓」字的人不是一般的多。
2、有些姓氏人數太多
某些姓氏人數在整個群體佔比大,名字重複率高,取名字更難。比如「王」、「張」、「李」、「劉」等等這些大姓,要取一個比較獨特的好名字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3、家人意見難統一
給孩子取名字是大事,所以很多家人都會一起商量,膽不同人對名字的看法不一定一樣。這樣就容易出現分歧,最終難統一。有些夫妻甚至在孩子跟男方還是女方姓產生現分歧。
種種因素的存在,導致取名字成為許多父母的一大難題。另外,很多父母都會講究名字的寓意好不好和念起來好不好聽。如果過於隨意,稍有不慎,都可能取到一個不好的名字。
1、區分男女
男女有別,名字也是。女孩子的名字一般偏向優雅,賢淑,而男孩子的名字應豪放、粗獷點的。讓大家在名字上就能直接判斷出男女,而不應該男女名字混淆,引起誤會和尷尬。
2、儘量避免生僻字
有些家長為了追求寓意或與眾不同等,會用生僻字作為名字,但也同樣會給孩子帶來不少麻煩。有些生僻字連老師都不認識,念孩子的名字都念不出來。
而有些生僻字無法在電腦上錄入的,如果要登記戶口本或什麼證件時,會特別麻煩。所以,起一個大部分人都認識的字,也能避免讓別人難堪,讓自己麻煩。
3、有歧義的諧音字
起名時一定也要注意避免有歧義的諧音字,會讓人聯想到各種奇怪的地方,遭來別人笑話,還有些念起來的諧音寓意不好,對孩子如同一種詛咒也是可怕的。
比如「杜子騰」「龐光大」「範婉」,這些名字歧義連連,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還深深傷了孩子的自尊。所以起名字時要讓多個人都多讀幾遍,以免出現有歧義的諧音。
4、名字不要取太大
我們都希望孩子長大之後有出息,於是有父母就會把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放在名字裡。比如,有孩子的名字叫「李清華」,不但給孩子帶來壓力,如果長大了讀了一個普通學校,也會讓孩子遭遇各種尷尬,孩子可能也會對此產生抱怨。
1、查字典
給孩子起名字,大部分家長會從新華字典上翻找一些寓意好的字。字典的字全面,還都有詳細的解釋,但查找起來會比較耗時間、耗精力,不過也是一種有趣的體驗。
2、古詩集
古詩裡面的字或詞組會比較有韻味。給孩子起跟古詩有關的名字,顯得有內涵、有詩意,還沒那麼容易重名。
3、詢問親戚朋友或行家
只靠一兩個人起名字,思維比較局限,可以讓親戚朋友一起想想,集思廣益。實在不行,也可以找專門給別人取名的行家或團隊,會省不少心,也會起得比較滿意。但還是很多父母喜歡自己給孩子取,畢竟孩子是自己生的。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如果起的名字不好,孩子長大了可能會怪父母。即使說不滿意了可以再改名字,但如果一旦辦好身份證,修改起來會特別麻煩。所以在給孩子起名字時,還是儘量謹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