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波器是工科信號處理的專業術語,也是一個基礎概念,我們如何理解它呢?
人的感官人類視覺系統通過感受外來的電磁輻射而看見物體。
電磁波譜範圍很寬廣,人眼可以捕捉到的部分是波長範圍是400nm-700mm的可見光,超出這個範圍的電磁波,人就看不到了。
因此,從信號處理角度說,視覺系統也是一個「濾波器」。
同樣,人類的感官系統從本質上來說,也是一個高通濾波器:
緩慢的變化往往被過濾掉而不會引起我們的注意,只有劇烈的變化才容易傳達到我們的大腦裡。
例如,佛教中的「當頭棒喝」,是讓一個人頓悟的方式。
對普通人來說,往往經歷一個突然的變故和大事件,才能讓一個人改變或成熟起來。
我們往往只能對這些瞬間劇烈變化的「高頻信號」有明顯的響應。
追悔莫及比如,我們對待身邊的人。
周星馳電影《大話西遊》中有一句盡人皆知的經典臺詞: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我們用信號處理的觀點來看待的話,就是:
我們往往對身邊的人,對於已經習慣的生活,這種變化不劇烈的低頻信號無感。
當失去了某個人的時候,由此引發的從有到無的落差,可以看成是一個「在這瞬間劇烈變化的」高頻輸入信號,這個高頻信號變化劇烈,於是才引起我們的反思和警覺。
但非常可惜,往往為時已晚,無法補救,追悔莫及。
其實,在此之前,被我們忽略掉的低頻信號,其實早就可以折射出很多問題,只不過,都被我們忽略了而已。
溫水煮青蛙嚴格地說,我們人,以及任何動物的感官,都只能感受頻率在某一個範圍內的信號。
從這個角度來講,這是一個帶通濾波器(只允許某個範圍內的頻率分量通過)。
當低頻的截止頻率較低時,可以看作一個高通濾波器。
比如,溫水煮青蛙。
把一隻青蛙扔進沸水鍋,這隻反應靈敏的青蛙會在千鈞一髮的生死關頭,用盡全力跳出來。
而如果把鍋裡盛滿冷水,然後把青蛙扔入鍋中慢慢加熱,則青蛙可能「坐以待斃」。
青蛙對溫度劇烈變化的高頻信號敏感,而對溫度平滑變化的低頻信號不敏感,它也是一個高通濾波器。
王珂讀後感工作中,我們也需要防範「高通濾波」陷阱。
比如,一些企業,不是發不出工資,而是企業明顯呈現下滑、衰敗的趨勢,但這種變化趨勢又是「平滑的,不尖銳的」,因此就容易給人「工資還不錯,發展還可以」的一種假象。
但這浪費的,是我們個人寶貴的時間和鍛鍊的機會。
一旦衰敗的企業突然崩塌,往往令人措手不及,生活事業受到嚴重影響,這就是瞬間的高頻信號給人帶來的「追悔莫及」。
因此,我從不鼓勵「人就是要滿足並享受當下」的生活方式,因為,在享受的同時,你可能會遺漏掉大量重要的低頻信息,進入隨波逐流、溫水煮青蛙的陷阱。
有一句話說得好:
一個人,如果不及時按自己所想的方式去活,那就總有一天,會按自己所活的方式去想。人的這種「高通濾波」特性,值得警惕。
本文選自劉雪峰·信息思維課,謝絕轉載。
更多精彩,歡迎捧場「劉雪峰·信息思維課」
戳此進一步了解「劉雪峰·信息思維課」
戳此進一步了解「珂學原理會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