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1.陳述句:是對客觀事物或現象加以說明的句子。它包括肯定陳述句和否定陳述句兩種,
如: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喜歡。
2.反問句:用疑問的形式來表達陳述句的觀點,句上常常含有「難道、怎麼」,句末有「嗎、呢」等語氣詞,它的語氣比陳述句更強烈,更能引起人們的深思。
它雖然是疑問的形式,但不需要回答,答案已經隱含在句子中了,一般句子字面上是肯定的,它的意思就是否定,而字面上是否定的,它的意思就是肯定。
如:這不恰好能說明有數不盡的駱駝嗎?
陳述句改成反問句
1.判斷句式,先看句子是肯定還是否定,是肯定的要在句子中加上否定詞「不」,是否定的要把句子中的「不」字去掉。
2.在句子前加上「難道」(怎麼),在句末加上「嗎」(呢),再把句末句號改成問號。
3.讀句子是否通順,和原句的意思是否一致。
如:這樣骯髒、零亂的地方,不會讓人覺得舒服。(改為反問句)
句子就變成了:(難道)這樣骯髒、零亂的地方,會讓人覺得舒服(嗎)?
這樣骯髒零亂的地方,(怎麼)會讓人覺得舒服(呢)?
又如:像她那樣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讚揚。(改為反問句)
句子就變成:
(難道)她那樣品德高尚的人(不)值得讚揚(嗎)?
像她那樣品德高尚的人(怎麼)(不)值得讚揚(呢)?
通過上面的講解練習後,我們可以把陳述句改反問句的過程寫成歌訣來幫助記憶:
陳述變反問,其實並不難。
沒「不」要加上,有「不」就刪除。
去掉「難道」「嗎」,刪除「怎麼」「呢」
句號變問號,通順句子成。
1.作為少先隊員,應該講文明、講禮貌。
2.這恰好能說明有數不盡的駱駝。
3.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就是真理。
4.都是你自找的,我幫不了你的忙。
5.那電線上停著的幾個小黑點,正是伶俐可愛的小燕子。
6.我們遇到困難,不能退縮。
7.馬跑得越快,離楚國就越遠。
8.這是你的書。
反問句換成陳述句
1.判斷句式,先看句子是肯定還是否定,是肯定的要在句子中加上否定詞「不」,是否定的要把句子中的「不」字去掉。
2.在句中找到「難道」(怎麼)和「嗎」(呢),把它們去掉,把問號改成句號。
3.讀句子是否通順,意思是否和原句一致。
如:如此秀麗的黃山怎麼不讓我們流連忘返呢?(改為陳述句)
原句就變成了:如此秀麗的黃山讓我們流連忘返。
又如:難道上課可以吃東西嗎?(改為陳述句)
①句中沒有否定詞,是肯定句,意思表示否定,所以要加上「不」字
②去掉「難道」和「嗎」把問號改為句號。句子就變成了:上課不可以吃東西。
③讀變換好的句子,看它是否通順,意思和原句是否一致。
1.杭州的西湖難道不像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嗎?
2.地球上的光明和溫暖,難道不是太陽送來的嗎?
3.你怎麼能相信巫婆的話呢?
4.這難道不是天下奇觀嗎?
5.翠鳥背上的羽毛難道不像淺綠色的外衣嗎?
6.這上千年的建築難道不是古代人民勞動與智慧的結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