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對教育認識的謬誤

2021-03-04 浩方觀察有料到

雖然我還沒有小孩,但隨著周邊朋友逐漸「雞娃」這個情況(雞娃:對小孩教育無限制軍備競賽升級),我漸漸感覺情況不妙啊,尤其是生育率跌跌不休,分分鐘就要進入少子化社會的情況下,我還是覺得應該寫這篇文章。

本文將就「雞娃教育」進行解析,並對精英教育篇幅較長,約3000字,建議閱讀時間10分鐘。

中產教育最高點——哈佛

浩方就搜了下資料,那麼哈佛值多少錢呀?就250萬美刀,ProPublica編輯丹尼爾·高登在2006年寫了一本書,叫《入學的價格》,講的是美國富人如何走捷徑把孩子送進常青藤名校。書中有位猶太籍的房地產開發商為萬無一失兒子庫什納能入學哈佛在98年向哈佛捐款250萬美刀。沒錯,你一看這名字就很熟悉拉,這庫什納的夫人就是伊萬卡,嶽父即是網友熟知的建國大統領。很快啊,你又察覺到啦,當時的哈佛文憑和校友人脈關係是真的貴啊,上世紀90年代末的250萬美刀啥概念麼。。那現在的哈佛呢!還記得在19年大洋彼岸有個體育老師(還是體育教練來著?!)想辦法給幾十個朋友有償編輯證書讓他們的小孩進藤校、哈佛耶魯等名校的醜聞曝光,曾經在《絕望主婦》中出演角色的菲麗希緹·霍夫曼花了1.5萬美金找人幫女兒作弊,她的丈夫威廉瑪西則是曾經出演過《無恥之徒》。這兩位在美國雖然並不是大紅大紫,但都是好萊塢的常客數千萬美刀的資產,也是一個準億萬家庭,屬於不折不扣的社會精英。這裡浩方看到的是學歷的大幅貶值,心痛啊,連阿美利堅都在教育擴招的情況下墮落這麼快。

上流或精英教育的本質

首先,我們參照我們萬聖師表——孔老二說的士大夫的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禮是周禮,社交禮節;樂是聲樂,禮和樂構成禮樂制度和宗法制構成統治階級的法理支持。

射就是射箭,御就是駕馭戰車後延申騎馬,此兩者就是戰場技巧。

書就是書寫文章,表達,登堂奏事;數就是偏理科,管理家族資產。

那麼西方的封建領主騎士們也有六藝:劍、騎、遊、狩、棋、吟詩。

這裡的劍騎遊不用想就是就是戰場技巧;狩獵和棋藝更多也是戰場的排陣列兵和戰術訓練;吟詩就是藝術上的展現自我拉。那麼無論是中西貴族教育的目標其實都是要打造一個人的人格魅力,讓這些貴族或上流能更好地在各種場合下秀優越,秀魅力,目的就是要當領導,成為統帥。而一說統帥肯定就離不開軍事教育了,軍事教育注重身材管理,要身材挺拔有力,所以後面很多退伍的貴族一個不注意往往就成「老爺兵」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們喜聞樂見的川建國同志了。

就在去年因新冠疫情導致倫敦裡的各從小學開始就留學貴族學校的中國留學生要包機回國不是,但說句不好聽的啊這種貴族學校那都是軍事或準軍事化教學不存在教育減負這樣的「好事」的啊,比如伊頓公學。英國皇室的王子都要接受完整的軍事教育,他們送到陸軍軍官學校去進行學習。畢業後,哈裡王子還被派到阿富汗前線,做一名機槍手。雖然現在精英教育確實改變了,但還是特別地重視教育,是的,你沒看錯就是體育,也可能是與常青藤錄取學生的要求標準有關,比如不知妻美的夫人高一就榮獲全國健美體操亞軍,還是國家一級運動員。還是前文的丹尼爾·高登的《入學的價格》裡提到過,富人們如何通過體育來取得教育優先權,這些體育簡稱白人貴族體育,ex水球、冰球、賽艇、馬術、擊劍等。

中產教育錯在哪裡

看到了吧,這裡就很明顯地知道中產教育的困境,中產們拼命堆精力去軍備競賽,從功利主義出發這條路上的根子上就是錯的。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像山區貧困家庭培養孩子就堆飲食和服裝一個樣,大家吃好喝好。扯回中產教育,類似雞娃教育,德藝體美全面發展,其實大差不差就是模仿上流階級那一套,但有一點很尷尬的是你的孩子大概率還是要高考的啊!什麼意思呢?假設大家都在一條跑道上跑,有的呢穿運動鞋,也可以騎自行車,甚至過分點得還可以開跑車來比賽,這個都無可厚非,因為起碼還是在一條賽道得事麼,還是可以比得麼。但是真正的上層精英,不是跑的比你快,而是他根本不用跑。

很多年入百萬,憑房地產資產超千萬的做題家啊就也熱衷於把自己得兒女逼成做題家,殊不知資產千萬說句不好意思不也就是當年在北上廣深早上車了一套房不是。這是時代紅利啊喂,不要把這當成自己本事好不好。

前幾年首都海澱不也出了篇陪讀聖經——上岸。其實,剛開始聽說這本書的時候我根絕既詼諧又總結的很精闢。你看啊,小的時候讀小學要重點小學上岸,然後重點中學上岸,高考考好了就重點大學上岸,將來畢業是公考入圍上岸,或是大公司996上岸。好吧,怎麼一直在上岸,沒完沒了了是吧,一直在上岸豈不是一直在水裡搗騰?!

PS:你們看這麼「岸」字一座大山壓著一個在廠裡埋頭苦幹的人。

但是上流和精英階層是不玩高考這個遊戲的呀,就像前文《入學的價格》那樣,真正的精英是有一百種辦法在不高考的前提下進藤校哈佛耶魯,進清北那更是輕輕鬆鬆的事好吧,有辦法的麼。

那麼我們現在回到教育這個情況下用二分法來解構下該如何處理。家裡有沒錢啊,粗略算一下麼,你要培養孩子的顯性經費是多少啊!你要說一個億,那還講什麼叻,全世界大學隨便上。但如果說是像絕大多數要通過高考入大學的家庭的話,以前還可以晚點,但現在一般就是10——12歲就得停止做絕大多數的愛好培養,就得給我認認真真去小升初,初升高,這意味著什麼呢?!這說明不管是黃莊的媽媽們,還有那些科研圈給孩子寫全國級別獎項的報告抑或幾十頁簡歷的媽媽錯在哪了嗎?任何中產學習上流社會教育的結果都是半途而廢的,任何興趣愛好,學到小學6年級,甚至小學4年級,你必須回去,要不然你上不去好的中學,都白搭。 

所以中產學上流教育全學了個四不像,不是你小孩資質比不上,說句扎心的話就是你的家底不行。將來孩子是要謀生的,從一開始的教育競賽就是帶著功利性的麼。

就如上岸這本書寫的,有的家庭的財力好一些,多找老師多上輔導班,撐幾年。有的能撐到高考,這就是所謂的學神,學霸,牛蛙。但是你發現沒有,所有的雞娃,到上了985,211,top2,或者留學,劇本就結束了。

Why,這種雞娃的小孩家長不會去考研讀博吧。。。這種模式靠什麼呢?靠提前學習,幼兒園學完小學一年級的音標、字母,小學六年級學完初一,初中學高中的微積分。然後瘋狂堆題刷題高考進個好大學,劇本結束。但是問題是,中產最迷信的就是這樣培訓班的名師,補習班,最崇拜的就是雞娃上北大清華的父母,而且振振有詞,人家有成功的經歷,人家浸淫教育幾十年,你憑什麼說人家不行?

個人愚見

像小學課程,哪怕少上一個月又能怎樣呢,真從課程的角度那都是期末一天的事。其實,真正對孩子來說重要的教育,是家長成人的世界。注重自己和孩子性格和品質的塑造,要遠比你給他上所謂什麼口才課,情商課,逆商課,孩子學什麼興趣班,要重要的多。那怎麼培養呢?是領導他,言傳身教給他,陪伴他。小孩會直接從你工作和為人處世上獲取見識,這個也可以稱之為家學。要給小孩一個穩定健全的魅力人格的養成環境,重視體育,尤其是團隊體育;培養演講和寫作。這遠比雞娃激勵填塞強拉的培養好的多。

*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心理學:這幾個生活中常見的思維謬誤,你中了幾個?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思維謬誤,即我們認為自己的一些想法很正確,但實際上是錯誤的。今天知宛就列出幾個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思維謬誤,來幫助你對周邊生活建立更正確的認識。《小狗錢錢》中有這樣一個觀點:成功的人往往想像著他們實現理想的情形,從而產生強烈的渴望,讓他們盡一切可能尋找實現的機會。
  • 李先焜:邏輯中常見的語義謬誤
    1.歧義的謬誤自然語言中很多詞都是多義的,但在特定的環境中一般都具有確定的含義,不會造成誤解。如果由於語詞的多義性在一定的語境中仍可以作多種含義的理解,就稱之為歧義的謬誤。例如,夔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異獸,狀如牛而無角,一足。(見《山海經·大荒東經》)後人附會為舜時的樂官夔只有一隻腳。《呂氏春秋·察傳》中有這麼一個故事: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 兒童邏輯思維教育系列之——避免稻草人謬誤
    中國的傳統思想和現行教育體系缺乏對邏輯教育。而邏輯學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7門基礎學科中的第二門,僅次於數學,《大英百科全書》把它列為五門基礎學科之一,足見其重要性。本文對邏輯學中一個概念「稻草人謬誤」展開說明,希望對孩子家長在培養孩子邏輯思維方面有所幫助。「稻草人謬誤」這個話題,大家可能會對他的名字感興趣,為什麼叫稻草人謬誤呢?稻草人本是農民為了嚇跑小鳥等一些破壞莊家的動物,而用稻草紮成小人豎在地裡。因為不是真正的人,和真正的人有著很大的差別。
  • 一個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認知偏差-滑坡謬誤
    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 fallacy)是一種批判性思維中的錯誤,一個人以一個小的陳述或猜想開始,然後建立在一系列相關事件的基礎上,最終導致一個大概率為負面的結果。簡而言之就是以偏概全,然後此偏見會像滾在斜坡上的球一樣,越滾越厲害,進而無限放大一個基於小的猜想所帶來的主觀臆想的結果。
  • 邏輯中常見的語義謬誤 | 現在讀書會
    1.歧義的謬誤自然語言中很多詞都是多義的,但在特定的環境中一般都具有確定的含義,不會造成誤解。如果由於語詞的多義性在一定的語境中仍可以作多種含義的理解,就稱之為歧義的謬誤。例如,夔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異獸,狀如牛而無角,一足。(見《山海經·大荒東經》)後人附會為舜時的樂官夔只有一隻腳。《呂氏春秋·察傳》中有這麼一個故事: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 辯論中必須知道的15種邏輯謬誤 (二)
    上篇文章(辯論中你必須知道的15種邏輯謬誤(一))講到了什麼是邏輯謬誤,以及其中五個最主要的類型。這篇文章繼續講。學習邏輯謬誤,為了是能夠辨別這些錯誤,以便幫助我們提高認識和討論問題的能力。在激烈的辯論中,避免邏輯謬誤可以給為我們帶來充分的自信。這是積極的一面。同時,部分人也有意利用這些錯誤的邏輯來建立和維護不怎么正確的論點。
  • 24個經典的邏輯謬誤——稻草人謬誤
    本期主要講24個經典邏輯謬誤中的第一個謬誤——「稻草人謬誤」。
  • 24個經典的邏輯謬誤——「滑坡謬誤」
    上面的例子中,B就犯了「滑坡謬誤」,他認為「大學女生談戀愛」就一定會導致「學業荒廢、墮胎、愛滋、自殺」等問題。事實上,這純屬B的主觀臆想,沒有任何根據。· 延伸閱讀:        生活中「滑坡謬誤非常常見」,下面是一個小學生作文的段子:        小明:成績不好就會被家長罵,你被家長罵,就會失去信心,失去信心就會讀不好書,讀不好書就不能畢業,不能畢業就會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賺不了錢,賺不了錢就會沒錢納稅,沒錢納稅,國家就難發工資給老師
  • 非形式邏輯-非言辭謬誤小記(中)
    01 以偏概全合成謬誤(英語:Fallacy of composition)又譯為構成謬誤,是一種非形式謬誤,系基於整體中的某些部分具有某性質,而整體本身並非具備該性質,這是一種以偏概全。人體由細胞組成,而細胞是看不見的,因此人體是看不見的。
  • 英文寫作中有哪些常見的邏輯謬誤?
    對此,我們可以學習邏輯學知識,同時了解英文寫作中的一些常見邏輯謬誤,避免在寫作中出現相同的問題。具體來講,英文寫作中的邏輯謬誤主要有循環論證、因果謬誤、滑坡謬誤、概念不當、合成謬誤以及分割謬誤等,這裡做一些說明:(1)循環論證循環論證(circular argument)是指用來證明論題的論據本身的真實性要依靠論題來證明的邏輯錯誤,也就是說,在循環論證中,論證的前提就是論證的結論。
  • 哲理作業 | 生活中的「滑坡謬誤」
    謬誤(fallacy)是有缺陷的推理。
  • 解讀中產家庭對孩子教育的高投入,中產父母咋想的
    各行業內捲化,中產家庭增加對孩子教育的投入,中產父母咋想的?1.這些天「社區團購」被資本盯上之後,人們擔心菜市場這最後的實體岌岌可危。賣菜的商販是低學歷群體,他們的飯碗被資本盯上以後,他們有力量抵抗嗎?
  • 【我愛學邏輯】邏輯謬誤2--稻草人謬誤和滑坡謬誤
    哈嘍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兩個謬誤的知識,這種邏輯謬誤往往以定義、平行結構的形式考查。稻草人謬誤:在論辯中有意或無意地歪曲理解論敵的立場以便能夠更容易地攻擊論敵,或者迴避論敵較強的論證而攻擊其較弱的論證。
  • 不科學的思維-歸因謬誤
    這裡是格致教育工作坊,歡迎大家穿越時空,來享受一碟知識的小菜,讓我們一起天天學習,好好向上!今天我們來聊聊不科學的思維——歸因謬誤。歸因謬誤是什麼意思呢?我先來講個故事——我前幾天去一個城市出差,接待我的老同學問了我一句話,「你這次想去吃哪家飯店呢?」我說:「那就取決於你跟誰有仇了」。
  • 生活中隨處可見24 種邏輯謬誤,你知道嗎?
    通俗而言,邏輯思維,就是每個論斷,都要明確前提,審慎推理,反思結論,為的是判斷真假,辨別是非,反擊謬誤。以下 24 種邏輯謬誤,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在當事人、法律法規和應用實踐中斡旋的法律人——可能是這個社會中最喜歡「講理」的群體,感觸估計會更深。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你在工作中遇到的邏輯謬誤。你歪曲了別人的觀點,使你自己能夠更加輕鬆的攻擊別人。
  • 將你玩弄於股掌的19個思維謬誤
    驚恐想讓你相信你的大腦接收到的錯誤警報是真實存在的危險,因此極力把你拖入只會損人利己的思維遊戲中,以下是一些比較常見的思維謬誤:謬誤1:評判問題:在驚恐控制你的所有思維遊戲中,我認為評判是最有害的一種。
  • 常見的邏輯謬誤對你意味著什麼?
    社會學家和教育專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人們最常犯的、自己覺察不到的錯誤是決策過程中帶有邏輯謬誤的慣性思維定勢所誤導的錯誤決策進而導致人生失敗。
  • 【乾貨】「賭徒謬誤」,別被自己坑了
    這就是「賭徒謬誤」的來源,按照賭徒謬論的思路,連續出現5次正面後,第6次出現正面的概率就變成了1/2的五次方,即1/32,所以誤認為第6次拋出反面的概率是31/32,反面概率更大。忽略了每次拋硬幣,正反面出現的概率都是1/2,是恆定的。                       在這數學題中,很多人能一眼看出其中的陷阱,但是到玩球中,卻總是會輕易掉入「賭徒謬誤」的坑裡。
  • 認清邏輯謬誤,行測多拿幾分不是夢
    因為這類題目經常會涉及到一些邏輯謬誤,而這些邏輯謬誤也恰恰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犯的錯誤,所以小夥伴們識別出這些邏輯錯誤就會有些困難。那麼,今天小圖就帶領大家一起認識幾種邏輯謬誤,為以後做平行結構題做好積累和準備。
  • 滑坡謬誤的幾點見解,帶你了解滑坡謬誤
    1.必須要有一連串「如果…那麼…」(邏輯學中稱為條件句)相連,其中至少兩個條件句作為前提,一個條件句作為結論。所以有些答主給出的只有一個「如果…那麼…」的例子不能稱為滑坡謬誤。 2.前提中的每個「如果…那麼…」直觀上都應是可接受的,如果有的「如果…那麼…」明顯為假,則這樣的論證也不能稱為滑坡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