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炒的最熱的一個話題便是:1.5萬小留學生滯留英國,166個家庭籤字申請中國政府包機接回。
有多位家長表示,英國的不少學校已經關閉,留學生們不能繼續在學校居住,回國機票也一票難求。家長們擔心,英國封城或者關閉機場後,滯留在英國的留學生們將無法回國。
為此,引發了全國人民的大討論。
對於國家該不該包機接留學生回國的討論,網上的觀點有三種:一種是支持,因為他們也是我們的同胞。
一種是,不支持,因為我們居家隔離了近60天,才取得了現在的成果——全國境內無新增。
還有一種,就是由家長出包機費用,由國家協調小留學生們回國事宜。但是得做好一切防護措施,一切服從國家,接受留學生集中隔離的安排。
正如網友羅珠嘎姆所言,「因為中國再也經不起二次疫情爆發,醫生護士需要休息,所以參與戰鬥的人都需要喘口氣,我們的孩子也要上學!我們需要復工養家餬口!」
6.1萬個點讚,恰如其分地說明了人民大眾的心聲:孩子需要上學,我們需要復工。
不過,就在昨天,我們的祖國母親以實際行動(硬核操作,給出了世人答案——你們在外留學的孩子終於可以回家了。
國人為什麼排斥那些華人華僑回國呢?直到昨天我才發現,因為疫情防控,最近登上熱搜的這些歸國人員,有一個共性,那就是他們的優越感太強了。
知乎上曾有個問答:有哪些年輕人千萬不能碰的東西?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
虛幻的、自以為是的優越感不能碰。我不反對說自己很厲害的人,我反感用打壓別人來體現自己很厲害的人。而這樣的人,往往名不副實。
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優越感,比如職業優越感、家庭優越感,外貌優越感等等。
優越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人們擺脫自卑心理,以達到「自我實現」的目標。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的總目標是追求「優越性」,是要擺脫自卑感以求得到優越感。
每個人都期待獲得優越感,就像所有女孩子都渴望擁有美貌一樣。可是,如果它以一種不合適的方式出現時,它可能就會比病毒更可怕。
比如,有的人喜歡以特權、顯擺、打壓別人方式來體現自己的優越感。
這樣的結果,勢必會讓一部分人感到不舒服。那麼,他們會怎麼做呢?想辦法疏解情緒,採取行動,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謾罵、攻擊等行為。
老話說得好:「優越感這東西,就像內衣一樣,你可以有,但不能到處秀給別人看,如果你非要到處炫耀,只能是碰一鼻子灰。」
1、
3月18日,杭州市西湖區一位中年業主因為不遵守抗疫隔離規定,私自帶美國回來的女兒進入小區,被小區保安制止,發生爭執的視頻登上了熱搜。
視頻中的業主情緒很激動,他跟保安叫囂,「別擋我,我是業主!我已經溝通好了……已經批准同意了,我們女兒住在這裡,我們這樣安安靜靜進去,到我們家裡面,我們把門關好,有問題我們承擔責任,社區也同意的……」
隨後,他拿出了社區開具的《同意接收證明》。最後,保安不得放行。
這位業主的豪橫與底氣,無非源於他所擁有的特權——同意接收證明。
令人拍手稱讚的是,當天晚上,浙江就發布了境外疫情防控新規,規定中指出,對14天內來自或到訪過疫情嚴重國家(地區)的入境來浙人員,對該類入境人員一律實施集中醫學觀察14天。
按照新規定的要求,該業主的女兒也應到集中隔離點進行為期14天的醫學隔離觀察。事實證明,疫情之下,沒有特權。
2、
前兩天那個不按規則隔離,不戴口罩,強行在小區跑步,被社區工作人員規勸後,大吵大鬧,一直撒潑喊「救命啊」、「有人騷擾」,並讓警察「滾」的——澳大利亞籍華人女人,終於迎來了她的大結局。
她先是被自己所在的公司——德國拜耳辭退(被辭退前,她是年薪百萬的高管),緊接著又被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依法註銷了她工作類居留許可,並讓她限期離境。
經網友查證,這位「豪橫」的梁女士本科畢業於國內華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後到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留學。昆士蘭大學是澳洲最有名氣的大學,全世界排名前50。
未來,無限光明。
然而,她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她最終也只證明了,她的優越感並不高人一等,反而成為了她失業的導火索。
3、
不管你是從哪個國家回來,英國也好,義大利也罷,只要你嚴格按照國家規定進行申報,實施隔離,回來躲躲疫情本也無可厚非,國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可是,偏偏有一些人總想著跟別人不一樣,憑什麼「我歐洲回來的就這待遇」,「賓館就這條件」,「三天沒喝水,我要喝礦泉水」。
我們不禁要問,憑什麼國外回來的就要享受特權?就要高人一等?難道國外的月亮比國內的圓?
想來也不是。疫情之下,優越感比病毒更可怕。別再讓你的優越感,毀了得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海明威說:「比他人優越並無任何高貴之處,真正的高貴在於超越過去的自我,高素質的人不僅自帶光芒,而且還像一束光,照亮了前進的方向,給身邊的人帶來指引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