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365】李文傳/李學成/李傑

2021-02-28 泉州文明網

       祖孫三代為一句重託70年接力守護革命烈士墓園

       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村民李文傳因為部隊首長臨走前的一句囑託,56年義務為長眠於鳳臺縣板張集村頭的14位烈士守墓,直到生命的盡頭。李文傳去世後,兒子李學成繼承父親的遺志,薪火相傳,讓陵園松柏長青、巍然矗立,成為遠近聞名的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孫子李傑在爺爺和父親精神的引領帶動下,成為板張集革命烈士陵園的第三代守墓人。2017年5月,李文傳、李學成、李傑榮登「中國好人榜」。

  安徽省鳳臺縣丁集鎮西邊有一條名叫幸福溝的水渠,溝畔坐落著板張集革命烈士陵園。陵園四周綠樹環繞,園內蒼松翠柏,寫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紀念碑屹立中央。陵園裡長眠著解放戰爭時期,為解放鳳臺而英勇獻身的14位革命烈士,他們注視著幸福溝畔的一草一木,也向人們昭示著幸福來之不易。

  英烈們能夠安然長眠在此,得益於丁集鎮板張集村李文傳一家祖孫三代的看護。因為一句承諾,李文傳、李學成、李傑祖孫三代,接力守護烈士70年,讓陵園松柏長青、巍然矗立,成為遠近聞名的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李學成在黨旗前。圖片來源:淮南市文明辦

1.一句承諾 擔起守墓重任

  李文傳自幼家境貧寒,父母早逝,常年住在板張集寺廟裡。解放戰爭時期,李文傳所住宿的寺廟成了解放軍備戰的大後方,部隊在此休整,救護傷員。

  1948年10月,豫皖蘇第六軍分區決定解放鳳臺縣城。11日戰鬥當晚,前線陸續抬回來李振海等12位身負重傷,生命垂危的戰士,雖經救治,仍沒有挽回這些英雄們的生命,後來烈士們的遺骨被安葬在板張集西的一片田野裡。部隊首長臨走時囑託一直在此忙前忙後的李文傳:「小李呀,這些烈士們多是遠在他鄉的人,你就算他們的親人吧,要守護他們的英魂!」當時16歲的李文傳含著淚,堅定地點了點頭,從此擔負起看護烈士墓地的重任。

  當時的墓地就是一兩畝地的荒灘,幾個墳頭在上面,茅草長得很多,連路都沒有。為了讓墓地能有優美的環境,李文傳來回80多華裡,用平板車拉來了一小車松樹,在每一位烈士的墳前都栽了一棵。上世紀80年代中期,烈士墓周圍的農田都改栽了水稻。每逢夏季,水大量地滲進烈士墓,李文傳不顧天氣炎熱,帶著老伴和兒子,連續大幹4天,在烈士墓的周圍開挖了一條排水溝。為了方便人們前來掃墓、祭奠,李文傳還用架子車從200米開外的地方取土墊路,修出了一條通往烈士墓的路。

  剛開始,群眾對陵墓的保護意識不強,對李文傳守墓的行為不理解。農村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後,墓地附近的個別群眾總想擠佔墓地種糧,李文傳見狀,挺身予以制止。「他們與你無親無故,你這麼維護著,圖個啥?」有的村民質問李文傳。「烈士們用鮮血換來家鄉的解放,我們能忍心讓他們無處安息?」李文傳義正言辭的回答讓那些村民啞口無言。每年清明,李文傳為烈士包墳、栽樹,春節他帶著孩子燒紙、放炮,寄託哀思。除了看護烈士墓地,李文傳還主動做起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宣傳員。逢有祭掃活動,李文傳便向祭掃人講述英雄的事跡,讓後人牢記歷史,繼承革命光榮傳統。

李學成介紹父親李文傳的事跡。圖片來源:淮南市文明辦

李學成給學生們講述英烈事跡。圖片來源:淮南市文明辦

2.父親囑託 兒子主動「接棒」

        李學成是李文傳的二兒子,從1977年跟著父親護墓,到現在已經40年。李學成說,他小的時候經常跟在父親身邊,聽他講革命故事,放學或者放假時,都會幫著父親在陵園裡撿拾垃圾,當陵園的小解說員,耳濡目染之下,李學成對陵園有了特殊的感情,李文傳也漸漸將他視為自己的接班人。

  2004年3月,李文傳突發心臟病,在病重彌留之際,拉著兒子李學成的手,反覆叮囑:「這些烈士都是我們的親人,一定要好好地守著、護著,不論社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每年的清明節都得去上墳燒紙,別忘了代我給烈士們磕個頭!」「爸,你放心,我一定守護好烈士們!」李學成流著淚向父親承諾。 
  從2004年起,每年春節、清明節等傳統節日,李學成都學著父親當年帶自己的方式,帶領兒子等一家人到烈士墓前一一為英烈燒上一刀冥紙,放上一串鞭炮,像祭拜祖先一樣告慰英雄們,這一特殊儀式傳承至今。

  就在李文傳去世的當年,鳳臺縣老齡委和新四軍研究會發出倡議,籌建板張集烈士陵園。重建陵園需要佔地,周圍的人都不願意出讓土地。李學成便主動拿出自家的2畝多好地與陵園沿邊地塊的村民調換。

  在重建烈士陵園的日日夜夜裡,李學成吃住在工地,白天幫助施工人員搬運材料,夜晚負責看管建築材料。他的臉和手腳都凍腫了,但沒有一句怨言。2005年,板張集烈士陵園重建完成,豎起了烈士紀念碑,蓋起了近百平方米的烈士事跡展覽館,還修通了通向陵園的水泥路。此後幾經擴建,如今已發展成一個佔地12畝,擁有樹木花卉近5000多棵,集路、橋、亭、林、門、碑、雕、館於一體的現代化陵園。

        2009年,烈士陵園被命名為「淮南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當天,李學成來到父親墳前,一邊摸著墓碑,一邊輕聲地說:「爹,您把守墓的重擔交給了我,烈士們的陵墓都很好,今天還被評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您可以放心了。」2012年,烈士陵園又被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的那一天,李學成別提有多高興了,用他的話說「自己傻笑了一整天」。

  看護陵園非常辛苦,每天在陵園裡一幹就是8小時。有時候不回家就睡在洪溝上砌起來的屋子裡,冬天冷夏天熱,蚊蟲特別多,「累急了,我也抱怨,但這是我答應父親的事,再累也要把這些烈士們照顧好!」

李學成在擦拭陵園設施。圖片來源:淮南市文明辦

李學成為學生們做講解。圖片來源:淮南市文明辦

3.薪火相傳 三代守護英靈

  每逢節日,特別是清明節,機關、學校、社會團體及周邊群眾都會結隊前來參觀、祭掃,在紀念碑前舉行入黨、入團宣誓等活動,追憶烈士事跡,學習英雄精神。遊人多了,難免會留下垃圾,給管理帶來麻煩。為了讓陵園整潔,李學成白天清理衛生,晚上就睡在陵園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剪枝、修葉、除塵、擦拭。

  烈士陵園只有李學成一個管理員,忙不過來的時候,他就會喊來全家人一起幫忙。老母親、妻子、兒子、兒媳、孫子,大家齊上陣,一定要把陵園修整好、照顧好。李傑是李學成的三兒子,從2003年起跟著父親去陵園守墓,到現在也有14個年頭了。李學成覺得自己的身體還算硬朗,就讓兒子外出打工,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李傑心疼父親,只要有時間,就會幫父親一起看守烈士陵園,為墓地除草,為陵園花草、樹苗打農藥、施肥。

  2014年春節,大雪紛飛。李學成在護園過程中,一不小心摔傷了,昏迷不醒,通過搶救才撿回一條命,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護園的決心。這幾年,李學成由於身體傷病的原因,體力、精力都差了很多,他對李傑說:「等我幹不動了,這份擔子就由你承接了,這是你爺爺的遺訓。」李傑欣然接受父親的安排,他說:「爺爺守了56年,父親也已經守了40年,將來父親幹不動的時候我要接過這個接力棒,把烈士墓繼續守護下去!」

李學成夫婦給小孫女講英烈故事。圖片來源:淮南市文明辦 

李學成準備活動用的設備。圖片來源:淮南市文明辦 

  李學成5歲的孫女李思佳由他和妻子照看,夫妻倆空閒的時候就給小孫女講述革命英烈的故事,李思佳在似懂非懂中接受了革命傳統教育。現如今,在板張集烈士陵園裡也經常出現李思佳的身影,她不時俯下身子,幫著爺爺奶奶撿起陵園裡的垃圾…… 
   (供稿:淮南市文明辦 作者:李浩 攝影:陳彬 李舒韻)

相關焦點

  • 「好人365」是中國品牌故事素材庫
    (1月8日中國文明網)  筆者認為,中國品牌故事應該有航天、高鐵的科技創新故事,華為、阿里巴巴的創業創造故事,袁隆平培育超級水稻這些,大事業,大人物背後的陽春白雪的故事,也應該有那些凡人小事,身邊好事等這些下裡巴人的故事,好人365是中國品牌故事的素材庫。
  • 於立榮入選《好人365》封面人物
    日前,於立榮成為了《好人365》專欄的封面人物。於立榮是工程業內一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女企業家,是全國青聯委員、北京市第十二屆政協委員。她堅信唯有愛心鑄造的事業才能永恆,希望自己做一個慈善事業的推動者。
  • 肇慶常態化宣傳《好人365》 述好人故事揚德善之風
    好警察、好醫生、好老師、好夫妻、好妯娌……《好人365》每天講述一個好人事跡,猶如清茶一杯沁人心脾,帶給讀者感人至深的心靈觸動。這些從不同側面體現了國家、集體、個人層面的主流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正是好人事跡的精神內核。
  • 綏德實驗中學李傑:做一名美和愛的使者
    這是綏德實驗中學教師李傑轉發在朋友圈的一句話,從教多年來,她總是用自己的愛心滋養、栽培著每一位學生。1995年參加工作以來,李傑一直從事初中數學教學工作。她忠誠黨的教育事業,以「工匠精神」投身教育改革,秉持「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所帶班級成績總是名列前茅,而且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明顯提升,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她愛崗敬業,堅持利用業餘時間義務輔導學生,資助多名貧困生完成學業;她熱心公益事業,主動加入志願者協會和好人服務隊。李傑先後被評為陝西省師德先進個人、陝西省學科帶頭人、陝西好人,獲榆林市突出貢獻專家、榆林市名教師等榮譽稱號。
  • 綏德實驗中學教師李傑:做一名美和愛的使者
    她忠誠黨的教育事業,以「工匠精神」投身教育改革,秉持「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所帶班級成績總是名列前茅,而且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明顯提升,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她愛崗敬業,堅持利用業餘時間義務輔導學生,資助多名貧困生完成學業;她熱心公益事業,主動加入志願者協會和好人服務隊。
  • 宿遷民警榮登中國文明網《好人365》封面人物
    模範抗「疫」貢獻榜樣力量3月20日宿遷民警唐明清榮登《好人365》封面《好人365》是中國文明網獨家策劃的品牌欄目,該專欄每天講述一位「中國好人」的平凡故事,讓大家走近好人、了解好人,感受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好老闆」 彰顯「為富且仁」 - 好人365-中國文明網
    2014年10月,王長義、王長信榮登「中國好人榜」。(《好人365》108期報導)   也許是受到「重農輕商」這一傳統思想的影響,商人尤其是老闆,似乎總是被戴上了一頂頂不夠光彩的帽子,諸如「無商不奸」「商人重利輕別離」等;或許還夾雜著一點點仇富的因素,於是,「為富不仁」幾乎成為那些日進鬥金的老闆的代名詞,而事實上,對於許多老闆而言,「為富不仁」,即使不是誣陷,那至少也是誤會了。
  • 「合水善人」李傑助人無數,猝然離世千人送行,小編帶您去現場……
    大愛無疆,李傑被稱為「合水首善」,在他短暫的47個生命歲月裡,為慈善事業捐款6500萬元,資助貧困大學生1402名,2014年,榮獲「感動甘肅·隴人嬌子」稱號。好人雖去,精神永存。合水,慶陽,甘肅,乃至中國部分城市市民、網友採取留言、互動等多種方式悼念李傑。李傑的精神力量,引起社會各界共鳴。
  • 「「奈曼好人」365」六號農場八分場,看看今天誰上榜?
    從即日起,開設《「奈曼好人」365》專欄,每天刊登一個嘎查村的光榮榜,宣傳展示該嘎查村獲得鄉級以上稱號的家庭或個人的先進事跡。今天介紹六號農場八分場。看我奈曼「告狀村」的變遷【奈曼新聞早發布】2019年3月3日 星期日【「奈曼好人」365】六號農場七分場,看看今天誰上榜?
  • 李傑醫生怎麼樣
    李傑醫生擅長對兒童內科疾病的治療,許多患兒發育不完全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疾病,對於兒童疾病的治療更需要一個醫術精湛的醫生來治療,那麼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李傑怎麼樣。一、李傑醫生怎麼樣中國臨床醫生雜誌編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衛生部科研項目評審專家。
  • 文明實踐·迅哥有約365好人大賽走進宿豫水漢村
    經過今天的活動,我希望大家從今以後,從身邊一件件小事做起,做一名真正的好人……」8月4日中午12時許,在宿豫區關廟鎮水漢村道德大講堂,宿遷市欣語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負責人丁雲說。當日上午,由宿豫區文明辦、關工委、婦聯、司法局等單位聯合組織的文明實踐·迅哥有約365好人好事第14場大賽,走進宿豫區關廟鎮水漢村,來自市區志願者子女與關廟鎮暑託班的46名少兒,在家長與志願者帶領下,紛紛走進水漢村農民家中,一上午共做了447件好事。
  • 榆林高小飛、白胡親等4人入選陝西好人榜
    榆林高小飛、白胡親等4人入選陝西好人榜 2020-03-07 1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傑掛號費多少
    有些患者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但是又想在自己經濟範圍內給孩子找最好的醫生看病,第一步就是要了解醫生的掛號費多少,那麼就為大家介紹兒科醫生李傑掛號費多少。一、李傑掛號費多少每個醫生的掛號費均不同,具體費用需到醫院後諮詢。
  • 李傑醫生口碑怎麼樣
    很多小孩抵抗力低下,在換季的時候會感冒發燒,嚴重的會引起小兒肺炎,為避免病情加重,有症狀一定要儘快找一個口碑好的醫生就診,那麼李傑醫生口碑怎麼樣?一、李傑醫生口碑怎麼樣中國臨床醫生雜誌編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衛生部科研項目評審專家。目前承擔北京大學醫學部和北京醫學專科學校兒科學理論授課及臨床實習教學工作。
  • 李傑專家預約掛號
    預約掛號尤其對於一些路途遙遠的患者提供了許多便利,不用為了舟車勞頓來回跑,那麼就了解一下李傑專家預約掛號。一、李傑專家預約掛號預約掛號可以通過醫院官方網站、醫院APP、小程序、或直接到醫院掛號。二、李傑個人介紹主任醫師,1983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兒科系,1997年獲得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碩士學位。
  • 長興紅人|海鮮市場裡的「巾幗豪傑」——李傑
    在海鮮區經營著兩個店鋪的李傑,就是這樣的一位老朋友。2003年,李傑開始了自己的海鮮經營生涯。一沒有資金、二沒有經驗的她看準了老長興優越的地理位置,一頭扎進市場,選擇在一位經營活鮮生意的老闆手下打工。賣海鮮是個苦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