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班級群冒充班主任
以各種繳費理由
要求家長微信轉帳繳費實施詐騙
這樣的詐騙方式簡單快捷
套路雖然老套
但最容易被詐騙分子利用
近日
納雍縣公安局
破獲一起冒充班主任詐騙案件
抓獲犯罪嫌疑人一人
為群眾追回損失5400元
10月30日,納雍縣公安局反詐專班聯合中心城區派出所根據摸排到的線索,赴廣東省成功抓獲冒充班主任詐騙犯罪嫌疑人陳某。
經對陳某審訊,其對以下犯罪事實供認不諱:7月27日,納雍二中九年級一班級群被陳某進入,陳某將自己頭像改為和班主任一樣。冒充班主任老師以收取資料費為由要求家長微信向其轉帳繳費。因頭像和班主任一樣,一些家長沒有查看詳細信息認為是班主任老師,一共25名家長陸續發出紅包進行微信轉帳繳費,後被正牌班主任老師發現後及時制止。
陳某還交代其從7月27日至8月2日與車某、陳某輝共詐騙了6個班級群,涉案70餘起,違法所得共計22000餘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陳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進一步辦理中。
這樣的案例可不止一起
為什麼家長會紛紛打錢
為什麼不法分子能頻頻得手
詐騙套路詳解
一、騙子咋就混進班級群?
1.不法分子直接在QQ內搜索班級群的群聊關鍵字,即可出現大量公開的群聊信息,申請後方可進入。
2.有些學校在家長群的運營安全上較為鬆懈,班級群QQ號(老師的微信號、QQ號、手機號)直接寫在黑板上或對外公開,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3.不法分子獲取學生信息後,偽裝成學生家長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會備註為「xxx學生父親/母親」,由於學生眾多,許多老師並不會挨個核實。添加成功後,不法分子會要求老師將其拉入班級群。
4.不法分子在校園門口逗留,與其他家長閒聊、套近乎,獲取相關信息後把自己偽裝成學生家長,並向家長索要班級群的二維碼。由於很多群聊設置並未開啟「群主確認」功能,不法分子可直接掃碼進群。
二、騙子如何就能冒充班主任?
一旦成為好友或群友即可查看對方的頭像、暱稱、群備註等信息。騙子下載老師的頭像、複製暱稱,即可快速創建高仿帳號,迷惑性極強。
三、為什麼沒有被真的班主任發現?
由於職業的特殊性,很多老師都開了消息免打擾功能,或者在上課期間關閉手機。不法分子往往會挑選上課、午休等時間段下手,利用時間差,讓真老師不能及時發現。
警方提醒
1.添加好友時候注意核實對方身份,備註信息可作為參考,但不要完全輕信;
2.不隨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維碼,並設置相關身份驗證,謹防無關人員進入群聊;
3.注意查看可疑人員的微信號ID,高仿號一般會複製頭像和暱稱,但ID無法頻繁修改,可以此核驗對方身份。
4.收到「交費」「轉帳」等信息通知時,可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與學生、老師多方核實,不要急於轉帳、匯款;
5.一旦發現可疑情況,保存好相關證據並及時報警。
相關騙局
來 源:珙桐警事、曲靖警方發布、烏魯木齊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大濮幫
編 輯:吳 芳
編 審:秦 恆
監 制:葉光良
總監製:朱光倫
看完記得
點亮下方「贊」和
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