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2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今日濠江 ,作者點擊藍字關注
今日濠江
發布濠江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特區40周年·印象濠江】
南山灣位於濠江區政府東南三公裡處的南海之濱,毗鄰南山村而得名。明朝隆慶版《潮陽縣誌》已有「南沙灣」的記載,指的是今天的南山村。從清嘉慶《潮陽縣誌》才開始記載為「南山,即南沙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碧浪千傾南山灣」!
【第十四章】 碧浪千傾南山灣
南山灣東臨濠江出海口——河渡門嘴,東嶼、西嶼屹立其間。海灘往西南延伸與中海度假村相接,其範圍包含了廣澳灣與錢塘灣。虎仔山是南山灣的中心,也是南山灣海灘上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景觀點。虎仔山原本是海中的島嶼,後來隨著海邊沙灘的堆積逐漸與大陸連接起來。編修於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的《廣東輿地全圖》仍有「虎仔嶼」 的明確標註。
那時的虎仔嶼可能和我們今天所看到濠江出海口的東嶼、西嶼一樣,漲潮時四面環水,但退潮時卻和陸地相連。後來受人類植樹等活動的影響,虎仔嶼也就 變成了虎仔山。《達濠地名志》載,「其形似臥虎,頭朝東,尾向西,山下布有石塊,如小虎狀,故名」。山雖然不高,但站在虎仔山上放眼望去,能夠飽覽整個南山灣秀麗景色,眺望無邊南海。
關於虎仔山這個地名的由來,南山當地還流傳著這樣的傳說:這裡曾經有一個老虎洞,還住著一窩小老虎,因此被稱為虎仔山。
如今,我們已很難想像潮汕大地曾經也是老虎棲息的家園,但在明清時期的潮汕地區確實活躍著許多老虎,且常常下山為患,即使是南海之濱的招收都也有許多虎患的記載。
如距離南山灣不遠的河浦鄉,有修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修纂的《豪山陳氏族譜》載,「(十三世)經宇,字其純,號曼陽……康熙元年詔遷沿海居民盡入內地,公避居邑城,流離顛沛,迨八年詔民復界多遭蛇虎之厄。公與眾設法除虎患、施蛇藥,鄉人德之」。
而今登臨虎仔山,放眼整個南山灣,海風拂面,濤聲依舊,似乎向人們訴說著這片海濱熱土滄海桑田的變遷。
南山灣風景秀美,沙灘波度平緩,沙子潔白細膩,海水清澈碧藍,沿岸分布大片木麻黃防沙林。濠江綠道穿梭於海邊防護林之中,蜿蜒起伏,騎車其間,宛如置身北國林海草原,且又能聆聽海風潮韻,叫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來源:濠江宣傳
濠江法院
努力讓人民群眾
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
感受到公平正義
原標題:《【特區40周年 · 印象濠江】:【第十四章】碧浪千傾南山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