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今日惠州網
惠城區教育局將組建6個幼教集團。學校供圖
惠城區教育局以公辦示範幼兒園為龍頭,組建6個幼教集團 逐步擴大優質幼兒園覆蓋面(2020年3月~2022年5月)
當前,學前教育迎來了「二孩政策」全面實施後的入園高峰,加之大量隨遷子女入城帶來的壓力,公辦、普惠幼兒園「入園難」問題仍然是社會焦點。如何讓孩子去一所普惠、優質幼兒園就讀,成為不少家長的頭等大事。
為此,惠城區教育局不斷促進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探索學前教育集團化管理,組建6個幼教集團,採取「龍頭幼兒園+協同發展幼兒園」的「1+6」組建方式,將36所民辦幼兒園納入集團化管理,購買1萬多個優質普惠學位,擴充公辦優質教育資源,解決公辦學位不足問題。
擴大公辦園設點布局,擴充普惠性幼兒學位
9月1日,新開園的東安幼兒園、凱旋城幼兒園迎來了入讀的第一批孩子,這也是惠城區教育局不斷推進幼兒園建設,滿足適齡兒童上學需求的具體體現。
讓更多孩子享受公益普惠的優質幼兒園學前教育,惠城區教育局堅持一手抓新建、改擴建公益、普惠性幼兒園,擴大公辦園設點布局,擴充普惠性幼兒學位;一手抓規範,既抓好小區配套園整治,又抓緊小區配套園協商移交接收工作,並將高價收費的小區配套園逐步整改成普惠性幼兒園,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服務,加快形成全面普及、公益普惠、城鄉均衡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網絡。
近年來,惠城區教育局每年新建20所幼兒園,以滿足適齡兒童的入園需求。今年除了新開辦的東安幼兒園、凱旋城幼兒園外,惠城區金山湖中心幼兒園、譽山湖幼兒園、惠城區第三幼兒園、惠城區第四幼兒園和汝湖鎮中心幼兒園、橫瀝鎮中心幼兒園、蘆洲鎮蘆嵐幼兒園及河南岸第二中心幼兒園等8所公辦園建設也在加快推進,力爭年底建成5所,並收回承包期滿的大湖幼兒園,辦成公辦園,可增加公辦學位3260個。
「1+6」模式組建幼教集團
今年,惠城區教育局著力探索學前教育集團化管理模式,盤活學前教育資源,以惠州市機關幼兒園、惠州市機關第一幼兒園、惠州市機關第二幼兒園、惠城區直屬機關幼兒園、惠城區中信第一實驗幼兒園、惠城區中信第二實驗幼兒園6所公辦示範園為「龍頭園」,在全區遴選36所辦園條件好,辦園理念好,管理較規範,收費普惠性的優質民辦園作為「協同發展園」,以1+6的模式(1所公辦示範園+6所普惠性民辦園),組建6個幼教集團,形成「資源共享、優質互補、共同發展」新格局,逐步實現集團內「辦園條件同改善、規章制度同完善,園務管理同規範、教師隊伍同提高、保教質量同提升」,通過引領輻射帶動,實現惠城區幼兒園管理水平和保教質量全面提升。
惠城區教育局幼教股相關負責人介紹,幼教集團將於本月底前建立,為「協作型」教育集團,每個幼教集團由1所龍頭幼兒園牽頭,6所協同發展園參與組建。「教育集團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集團內各協同發展園法人代表不變、經濟獨立核算不變、園名和行政隸屬關係不變,原則上保持人、財、物管理獨立。」該負責人表示,龍頭園對協同發展園在內部管理、保育教育、師資培訓、教科研等方面進行指導,實行「六個建設」,即發展規劃建設、制度建設、辦園特色建設、隊伍建設、環境創設建設、保教工作建設。
中心區「協同發展園」保教費有標準
組建幼教集團,將36所民辦幼兒園納入集團化管理後,惠城區教育局將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購買1萬多個優質普惠學位,提高公辦學位數。
保教費方面,納入集團化管理的36所民辦幼兒園將作為「協同發展園」,以當前惠城區公辦幼兒園保教費(4800元/學期)為標準,結合民辦幼兒園的辦學成本,位於中心區的幼兒園保教費不超出公辦園收費的15%(5500元/學期),低於5500元的幼兒園按現有標準收費;鄉鎮或農村幼兒園保教費不高於3500元。惠城區財政每年按每生600元標準對集團協同發展園給予補助,獲得補助「協同發展園」,學位視為公辦學位,3年內不得提高保教費標準。
惠城區教育局將積極探索教育集團內管理人員和教師交流模式,實行交流互動,推進師資共享。「根據辦園需要,推進管理人員和教師的交流,每學年『龍頭園』派一定數量的管理人員和骨幹教師到『協同發展園』支教督教、入園指導、舉辦講座等,『協同發展園』分批分類派管理人員和教職工到『龍頭園』進行跟崗培訓、活動觀摩、主題活動、業務培訓、研討交流等,促進集團內『協同發展園』管理人員和教師業務水平的提升。」惠城區教育局幼教股相關負責人說。
建立教師發展中心,成立保教指導小組
該負責人介紹,每個幼教集團還將建立教師發展中心,通過開展一系列紮實有效的集團大教研活動,相互取長補短,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促進各校教師互幫互學,共同成長。
教師發展中心由「龍頭園」的教學副園長擔任主任,其他協同發展園的教學副園長擔任副主任。教師發展中心將制定中長期(3年)和年度規劃,每年有主題、有計劃、有實施、有成果。每學期開學初制定集團教師教研培訓計劃,確定本學期的集團教研活動。每學期至少開展2次教研活動,並做到「六定」:定計劃、定主題、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參加活動的人員。
該負責人介紹,每個幼教集團還將進一步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成立集團保育和教研兩個指導小組,搭建起溝通交流平臺,共同享用保育教育資源,紮實開展保教活動,實現集團保育教育的優勢互補。「此外,幼教集團還將建立統一的教師研訓體。」該負責人說,每學年「協同發展園」各類人員到「龍頭園」跟崗培訓至少一次,且每學年集團內部至少開展管理研修和業務研修等兩項專項研修,一是讓管理人員接受最新的教育理念、辦園理念、管理理念,提高工作能力,二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鼓勵教師爭當「名師」。
「同時,幼教集團將圍繞『創特色、樹品牌』,推動特色共育,開發出基於本園特點的特色項目,辦出有生命力、影響力的特色幼兒園。」該負責人表示,「龍頭園」將扮演「品牌建設」的關鍵角色,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注重「龍頭園」文化在集團內的培植和發展,同時尊重和吸收「協同發展園」的文化特色,優化育人環境,實現文化共建。讓集團內各園形成風格相近的體現幼兒園發展的辦園理念,形成良好園風、教風的同時,在辦園理念、校園文化、課程改革等方面形成「一園一品、一園一特」的格局。
惠州日報記者塗堅 通訊員謝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