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英語黯然退場,洋品牌為什麼做不好中國市場?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6月22日,迪士尼英語在官網及公眾號中同時發布消息,宣布關閉迪士尼英語中心,並停止在線課程。6月26日至7月21,將為學員退費並處理其他相關事宜。

對於退出的原因,迪士尼英語在公開信中指出,「更多消費者傾向於在線學習體驗,而全球疫情更是加劇了這一趨勢,家長對恢復面對面的課外學習課程存在諸多顧慮。」 華特迪士尼公司亞太區消費品、遊戲和出版執行副總裁馬豪世指出,「迪士尼英語確保會為每一位學員退還剩餘的學費,照顧每一位受影響的員工」。

公開資料顯示,迪士尼英語為華特迪士尼公司直營的培訓品牌,成立於2008年,其業務主要是為3-12歲的兒童提供英語學習培訓服務。從過往的數據來看,近年來,迪士尼英語的發展一直呈下滑趨勢。早在2013年,其在中國設有的44家培訓中心。截至目前,迪士尼英語分布在全國6個城市,擁有培訓中心門店僅剩26家。

外教貴、課程落伍,壓垮迪士尼英語的稻草

迪士尼發布消息後不久,公告的閱讀量迅速達到10萬+。在留言欄中,大量家長表示對迪士尼英語中心關閉的不舍和惋惜。

用戶留言到「如果迪士尼還願意撐、還能撐,我不想退費。女兒最喜歡的地方,學習一點都不會覺得枯燥,迪士尼如果關門,我們應該去哪裡快樂的學習英語呢?」;「試聽了很多家機構,迪士尼英語是環境、氛圍、師資、營銷水平最高的團隊。還沒正式開學就要遺憾離場,希望山水遙遙,有一日能再次相逢」。

對此,記者也聯繫了多位教育行業從業人員,得到的反饋也較為統一,均對迪士尼英語的教學環境、教學氛圍表示讚賞。但即便在口碑良好的情況下,迪士尼依然選擇退出,其背後的原因為何?

從事第三方外教供應的李老師認為,疫情期間,線下門店全部關停,基本上就斷了迪士尼英語的營收。同時近年來,各大培訓機構紛紛崛起,在新東方泡泡少兒、英孚少兒、瑞思等品牌的合力擠壓下,迪士尼英語並未做出有效回應,其市場空間越來越小。

另一方面,純粹從人力成本出發,迪士尼英語是純外教授課。在目前的背景下,外教的成本過高。據介紹,以英語為母語的外教,目前月工資平均大概在2.4萬元左右,加上招聘、管理等各種費用,有的外教還需要解決住宿問題。綜合算下來,一個外教的月支出要在3萬元左右。疫情期間,國外的外教資源無法流入,國內存量市場的外教價格也有一定上漲,進一步抬高了外教的人力成本。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迪士尼英語一直主打一線城市。高昂的人力成本,使其難以下沉到三四城市去。

不僅如此,迪士尼英語高昂的加盟費也阻斷了其下沉市場的拓展。公開資料顯示,縣級城市的加盟費用就在60萬以上,省會級城市的加盟費甚至在150萬左右。高昂的費用讓迪士尼英語在三四線城市很難做起來。

除此之外,在類似教育機構工作過的王老師指出,目前迪士尼英語的課程,主要還是基於迪士尼自身動畫的衍生,而另一邊,近年來,國內大量興起了PET、KET考試需求,迪士尼英語卻無法滿足,學員的流失量非常大。在營銷層面,迪士尼英語沒有專注過做線上營銷,也沒有完整的橋接體系,所以說很多老學員家長轉不上來,新學員沒有報名。

王老師認為,迪士尼英語的教學完全依託於線下,在面對的近年興起的線上少兒英語競品中,也缺乏更加有力的對標產品。僅從市場需求來看,迪士尼英語的教學體系其實已經有些落伍了。

一位教育行業研究人員指出,僅從教學點的數量來看,類似新東方泡泡少兒、英孚英語、瑞思等機構,其教學中心總量都在數百家以上。而迪士尼英語這樣一個進入本土12年的教育機構,教學中心卻仍然只有幾十家,或許也沒有投入太大精力來做。

另外,對於一家外資企業,想要真正做好下沉,除了面對招聘、招生等問題,還要面臨選址等問題,需要與多個監管機構溝通,目前來看,外資企業表現得都不太好。

從用戶認知上,如果在多年前,迪士尼尚有洋品牌背書,但是近些年隨著用戶認知的提高,這種情況已經頗為少見。加之少兒英語市場的競爭非常慘烈,該板塊所佔業務體量又比較小,對於迪士尼而言,與其苦苦支撐,還不如及時止損,免得後續出現其他問題,甚至會出現影響母品牌聲譽的可能性。

一位資深教育行業投資人指出,迪士尼英語退出中國,目前來看,更多是基於集團自身戰略思考做出的決策。疫情期間,迪士尼英語的主營業務營收基本為零。但在成本方面,企業還背負著沉重的負擔。加之這一板塊是迪士尼公司業務板塊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迪士尼做出這種戰略撤退的選擇,是可以理解的。

洋品牌為什麼做不好?

近年來,不少野心勃勃的國外教育品牌在國內或是鎩羽而歸,或是一蹶不振。除了迪士尼英語之外,像培生教育,華爾街英語等,在中國都沒能做得很成功。

業內人士指出,主要原因是國際大公司在中國的分公司有權限問題,特別是涉及到跨國公司的跨國管理問題。像迪士尼,培生,華爾街英語等公司,其中國總部與美國總部存在決策鏈條過長,官僚問題嚴重,決策權沒有下放在本土公司等問題。

過去30年,中國教培市場經歷了非常高速的增長。這種增長的背後邏輯是運營驅動、銷售驅動以及市場驅動,而不是產品驅動和技術驅動。在這種業態情況下,本土公司擁有非常強的銷售能力,市場推廣能力,優勢明顯。

而對於外企而言,其公司全國布局一般都是由總部進行統一定位,主導產品定位和市場推廣方案,也就導致,總部制定出來的市場方案也許並不符合本土市場的需求,最終導致其在市場營銷和品牌本土化上產生問題。

相關焦點

  • 洋品牌難做?迪士尼英語退出中國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壓垮了它?
    之後中國市場內的迪士尼英語培訓中心數量開始穩步上漲。在2013年,迪士尼英語在中國設立的培訓中心有44家,而且普遍開在消費水平比較高的城市。但是發展到了現在,其培訓中心門店僅剩26家,而且只分布在6個城市,發展的態勢並不好。
  • 迪士尼英語退場,為何在中國教育市場講不好「童話故事」?
    而迪士尼的目的和野心遠不止於此——據英國《金融時報》於2010年的報導指出,迪士尼公司要將該公司的主要精力投入到開發中國市場上來,計劃5年內在中國建148所語言學校,到2015年,每年將為15萬中國兒童教授英語,有消息指出,5年內迪士尼要通過這些學校在中國賺取超過1億美元(約合6.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的確,迪士尼當初的判斷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 背靠強大的米老鼠IP,迪士尼英語為何還離開中國市場?
    近日,一封來自迪士尼的告別信,在各大家長群中被炸開:「全國迪士尼英語中心自2020年1月以來一直未開放,經過慎重考慮後,公司決定將不再重新開放迪士尼英語中心。」很多人或許會問,迪士尼作為一個IP帝國,光是門口放個米老鼠都能吸引孩子進去補課了,為啥還會離開中國市場呢?
  • 迪士尼英語體面退場背後:線下機構求生存 藍海市場待開拓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是導致迪士尼英語退場的直接原因,深層次的原因是其針對消費者行為進行的創新變化遲緩,在少兒英語培訓領域逐漸掉隊。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在線教育崛起,在線少兒英語品牌不斷湧現,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分流了線下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的用戶群體,而迪士尼英語未能抓住消費者消費習慣變化的趨勢。
  • 迪士尼英語中心停辦,英語培訓進入線上時代
    迪士尼英語中心的相關資料顯示,作為華特迪士尼公司直營的培訓品牌,其成立於2008年,業務主要是為3-12歲的兒童提供英語學習培訓服務,2013年,迪士尼英語中心在中國設有44家實體門店,截至停辦時,門店僅剩26家。以點見面,近年來迪士尼英語中心等線下英語培訓機構的生存空間呈逐漸縮小的態勢。
  • 全國關店,迪士尼英語敗走中國!洋品牌為何「水土不服」?
    最近,迪士尼英語中心官方帳號發布通知表示,全國迪士尼英語中心自2020年1月以來一直未開放。經過慎重考慮後,公司決定將不再重新開放迪士尼英語中心。自6月26日至7月21日,迪士尼英語中心將為學員提供退費服務及處理其他相關事宜。
  • 12年美國巨頭在中國退場,擁有10萬學員,如今卻全國關店!
    全國關店,迪士尼英語退出中國市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迪士尼可謂在電影、文旅、商業零售等各方面發展,還為中國市場專門打造了迪士尼英語這一教育業務。然而,如今這一教育業務也是突然宣布「離場」,讓眾多用戶措手不及。
  • 迪士尼英語「體面」退場 線下教育機構還死撐得了多久?
    決勝網獲悉,6月22日,迪士尼英語官方發布消息稱,因消費者愈發傾向於在線學習體驗,加之全球疫情使得學習中心至今未開放,最終公司決定不再開放迪士尼英語學習中心。迪士尼英語表示,過去幾年,消費者開始傾向於在線學習,疫情更是加劇了這一趨勢。學習中心自2020年1月以來一直未開放,經慎重考慮後,公司決定不再開放學習中心。
  • 迪士尼英語「退場」 少兒英語培訓大浪淘沙加速
    但迪士尼英語自2008年進入中國內地之後,曾出現過因擴張不力而導致關店的現象,如今疫情加速了其撤退的步伐。而在巨頭入局、資本湧入教育行業的這十年,催生了在線少兒英語行業的火熱,對線下市場造成了巨大影響,教培行業的「大浪淘沙」正在加速。
  • 洋品牌為何在中國市場前僕後繼陷入"質量門"?
    福喜醜聞重挫美餐飲巨頭 「洋品牌」為何在中國市場「前僕後繼」陷入「質量門」?  美國福喜集團在中國的一家工廠使用過期原料的醜聞正在波及其合作夥伴,美國東部時間7月21日,百勝集團和麥當勞股價雙雙遭遇重挫。
  • 迪士尼英語宣布退出中國市場,為啥那麼賺錢的迪士尼也會倒?
    公開資料顯示,迪士尼英語實際上是迪士尼全球出版部門在中國開展的業務之一,第一家培訓中心於2008年9月份在上海開業。對於關停的原因,迪士尼英語表示,「在過去幾年,我們注意到消費者偏好的改變,更多消費者傾向於在線學習體驗,而全球疫情更是加劇了這一趨勢,家長對恢復面對面的課外學習課程存在諸多顧慮。全國迪士尼英語中心自2020年1月份以來一直未開放」。
  • 洋品牌須跟上中國市場升級的步伐
    有這樣的邏輯存在,許多洋品牌長期以來在中國市場奉行雙重標準、推行歧視政策就不難理解了。  邏輯有問題,多是前提設置錯誤。洋品牌在最初進入中國市場時便出現了身份、地位等設置偏差,以至引發後續諸多問題。在改革開放初期,外資企業是頂著光環進入中國的。光環的光源,除了資金,還包括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
  • 國內嬰兒紙尿褲市場將巨變 「洋品牌」還能笑多久
    在嬰兒紙尿褲行業,誰將是第一個退出中國市場的「洋品牌」?如果在三年前提出這個問題,一定會招人笑話,但在今天提出卻顯得「正當其時」。  實際上,近些年來,隨著國內消費觀念的轉變,依靠與「洋品牌」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的質量和突出的性價比優勢,以「寶寶安」紙尿褲為代表的國產品牌已經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 新方向看教育:迪士尼英語退出中國市場,線下教培機構出路在哪?
    編者按:6月22日,迪士尼英語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致迪士尼英語學員及家長的一封信》的方式退出中國市場,短時間內引發10W+閱讀與關注。這家在中國長達十二年的老牌機構的倒閉引發了廣大用戶與同行的惋惜,也給國內教培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思考:眾多線下英語教培機構的出路在哪裡?
  • 他在美國「脫鞋成名」,把中國小鞋廠帶向了世界,卻在質疑中退場
    解決了眼前的問題,汪海開始為雙星的長遠做規劃,彼時,耐克等洋品牌已經進入中國,他感覺到,要能在市場中活下來,首先要把品牌打響。於是,汪海又做了一件吃螃蟹的事情。眼看耐克等洋品牌的運動鞋在沿海各地賣得正火,汪海也決心要淘汰雙星生產了多年的「黃膠鞋」,研製運動鞋。為了獲得生產運動鞋所需要的冷粘線技術,汪海親自帶隊到日本考察,學到經驗後,一回國就組建了中國第一條冷粘線。同時,引進新設備改造老舊生產線,到1988年,終於完全靠自主研發設計製造出了中國第一雙運動鞋。
  • 迪士尼英語宣布關閉中國全部門店 線下培訓機構何去何從?
    頭頂國際品牌光環的迪士尼英語關停了。6月22日,迪士尼英語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表聲明,將關閉在中國的所有迪士尼英語中心。此前一度被業內稱為「教育界LV」的迪士尼英語,學員人數超10萬。迪士尼的關停,讓業內一片譁然。事實上,倒下的不止迪士尼。近期,已有多家線下培訓機構停課、倒閉。與之相對應的是,在線教育迎來發展。
  • 迪士尼英語敗走中國市場,關閉全國培訓中心,專家:財政壓力大
    近幾年的時間之內,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節節敗退,嘗到了失敗的滋味之後,這些外資企業會抱怨中國的經濟市場環境不好,其實事實並非如此,這些外資企業的經營方式不符合我國的市場經濟規律,所以根本不可能在中國市場上長久的發展下去。
  • 數讀丨2020年註銷教培企業13.6萬家,誰在黯然退場?
    事實上,在優勝教育之前,就已有兄弟連、趣動旅程、明兮大語文、百弗英語等多家培訓機構早早宣告「破產」,到後疫情時期,迪士尼英語、巨石達陣、巧虎KIDS、澤林教育也難堪重負、相繼退場。線下教育滿地哀鴻,在線教育卻在凱歌高奏。
  • 在中國賺錢真的不容易?英國品牌Superdry虧了四年錢終退場
    據各方消息,入駐中國大陸市場的英國品牌Superdry,由於年年虧錢,終於決定黯然離開中國市場。整整四年,不僅沒賺,還虧了上億元人民幣。究竟是外國牌子在中國本土化艱難,還是時尚服裝行業越發難做? 答案是:Both。
  • 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頭部「四小龍」逆勢翻盤 PPT造車軍團黯然退場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2020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本報記者 趙語涵2020年關將近,在這極特別的一年裡,中國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而在分水嶺的另一邊,博郡、賽麟、拜騰、前途、長江汽車等滑向破產邊緣,或將黯然退場。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加速了造車新勢力的市場洗牌,而業內認為,新勢力上半場的量產之爭已近尾聲,下半場的技術之爭正拉開大幕。頭部「四小龍」上演逆勢翻盤去年年底從蔚來離職後,王亮(化名)坦言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