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南洋商報》6月29日文章,原題:蔡英文對洪秀柱的「愛恨交加」自從洪秀柱參加國民黨黨內「大選」候選人初選並脫穎而出後,民進黨支持者特別是蔡英文,對於洪秀柱「愛」與「恨」交織,心情複雜。
自從洪秀柱參加國民黨黨內「大選」候選人初選並脫穎而出後,民進黨支持者特別是蔡英文,對於洪秀柱真的是「愛」與「恨」交織,心情複雜,大有悔不該當初之概。
民進黨本來樂見洪秀柱參選
在國民黨幾位可能的參選人當中,洪秀柱一直被認為是B咖(二等角色)甚至C咖(三等角色)。最初的民調也不高,甚至只有10%上下。洪秀柱自身也一直不認為有機會參選,而她登記參加國民黨內初選是基於「忠黨愛臺」而「拋磚引玉」。因此,在蔡英文與民進黨看來,如果洪秀柱代表國民黨參選對蔡英文競爭大位是最有利的。
事實上也是,對手弱小當然可以顯出自身的強大。正是這樣的考慮,民進黨及其支持者樂見洪秀柱在國民黨內部的初選中出線,甚至在國民黨的規定:參選者的民調必須達到30%以上的「防磚條款」下,不少民進黨人士甚至提出不妨讓支持者在民調的表態上先表示支持洪秀柱,幫助洪秀柱出線。因為幫助洪秀柱等於未來選舉中幫助蔡英文。
洪秀柱聲勢高於民進黨預期
民進黨原來預估洪秀柱的參選不僅讓國民黨難以團結一致,而且會讓國民黨的支持者也離心離德,屆時的國民黨就不堪一擊,蔡英文當選就穩操勝券。
但形勢的發展顯然讓民進黨越來越感覺到打錯了算盤。
因為洪秀柱參選讓國民黨支持者回籠的速度很快。洪秀柱的登高一呼,倒是讓國民黨支持者看到了希望,感到洪秀柱的「巾幗不讓鬚眉」,給人信心。
洪秀柱鮮明的個性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不弱,國民黨因為黨內文化的暮氣沉沉,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不足,「九合一」就敗選就是年輕人踴躍投票又不支持國民黨,讓民進黨撿到便宜。
洪秀柱出身教育系統,鮮明個性頗得年輕人喜愛,讓理性包裝的蔡英文相形見拙。
此外,洪秀柱敢言敢為的明確立場讓習慣於不明確表態的蔡英文無法躲藏。現在臺灣的年輕人或者選民,不喜歡政治人物的「欲言又止」,討厭政治人物的不面對政治現實,特別是不接「底氣」而「高來高去」。
洪秀柱的風格是有意見就表達,即使錯了也就改正,而不是推諉卸責、不負責任。
逼蔡英文無法迴避九二共識
在兩岸關係政策上,蔡英文開始是對「九二共識」採取不存在、不承認也不接受的「三不」立場。但在臺灣不少民眾特別是中間選民擔憂蔡英文否認「九二共識」無法穩定兩岸情勢的情形下,蔡英文與民進黨對「九二共識」的態度有所變化,雖然蔡英文依然不承認「九二共識」,但這樣的不承認,她是採取迴避的立場,即不談,即不說沒有,也不說有,而是避而不答,只談「維持現狀」,只談上臺後的目標,不談要採取什麼樣的手段與方法來「維持現狀」。
洪秀柱對於「九二共識」的明確立場,卻是再次讓蔡英文的「模糊」、「躲閃」等做法難以為繼。蔡英文如果繼續迴避,要麼是陷於被動,要麼是進一步凸顯「空心菜」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