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蒙娜:場外市場場內化成為趨勢 交易所深度介入場外市場

2020-12-16 期貨日報網

李蒙娜

期貨日報網訊(記者 鄔夢雯) 在9月9日舉行的2017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場外市場分論壇上,中國期貨業協會李蒙娜介紹了風險管理公司商品場外衍生品業務發展概況。她說,場外市場場內化成為趨勢,交易所開始深度介入場外市場,提升信用擔保和透明化管理。

李蒙娜認為,場外市場是場內市場的起點和源頭,高流動的場外市場在逐步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場外市場是場內市場的發展助推器,兩個市場相輔相成,共同為經濟發展服務,交易所和中介機構都是衍生工具的助推方,交易所是市場服務提供者和制度維護者,機構作為參與者為市場提供流動性。

李蒙娜表示,場外和場內界限逐漸開始變得模糊,尤其是金融危機之後場外市場場內化成為監管趨勢,交易所開始更加深度介入場外交易,通過納入平臺交易和提供集中清算服務為場外市場提供了更加強大信用擔保和透明化管理,進一步拉近了場外市場和場內市場距離,我們期貨公司的場外業務是由風險管理子公司來承擔的,這個組織架構是行業各方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因為根據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期貨公司傳統業務是經濟業務德雷斯於美國期貨公司的用盡商,但是不能從事期貨自營,多年來期貨公司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經濟業務模式,形成了很多產業功能,為了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充分發揮我們期貨公司作為中介機構的創新能力和服務能力,協會在證監會指導下於2012年底開啟了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試點。

李蒙娜介紹,截至7月底,65家風險管理公司總資產為266.10億元,同比增加36%;淨資產為115.81億元,同比增長73%;註冊資本為125.40億元,同比增長62%。

們商品期權業務的集中度也有所提高,名譽本金增長伴隨著業務集中,這反映了當前我們公司在經過實踐探索之後開始在業務上有了局部突破,從業務驅動力的層面來分析,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由於期貨市場多年發展打下的良好基礎;二是風險管理公司加大投入,包括相應人才的擴充,場外市場的發展具備了內在潛力;三是得益於多年來市場推廣、宣傳、市場教育和培育。

李蒙娜表示,在業務發展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由於發展時間還不長,目前這些統計數字還只能反映短期的業務運行狀態,尚不能作為對未來趨勢判斷。

她認為,場外衍生品業務發展依然面臨著一些挑戰:一是目前場外衍生品業務缺乏法律層面制度安排,國內與之相關的司法實踐和判例也比較少,所以對於我們公司來說無論是創新衍生工具合規邊界還是面臨司法糾紛時候,權益歸屬都還有漫長的探索和磨合的國家,公司也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承擔著因為規則不確定性而帶來的合規風險。二是隨著場內期權品種不斷推出,風險管理公司業務領域將從比較簡單的,標底從期貨合約逐步衍生,這些發展方向都可能對我們公司在定價風控期現業務結合方面帶來難點,對公司綜合業務能力提出更大的調整;三是目前風險管理公司資本實力仍然較小,而實體產業對於產外產品需求潛力無法估量,資本消耗必將給公司融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左宏亮:我們交易所在研究場外業務的時候也比較關注國際掉期市場,但是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大家需求差別還是比較大的,我們國內的子公司在掉期業務方面還是沒有一個好的突破,後續我們可以在接著討論

以下內容為文字實錄

下一位演講嘉賓是中國期貨業協會李蒙娜女士,大家歡迎!

李蒙娜:場外衍生品是一個特別龐大的話題,從我們國家情況來看最早涉及場外業務的金融機構應該是銀行,1988年國家外匯管理局頒布了金融機構代理客戶辦理即期和遠期外匯買賣規定,可以認為第一部制度,一些金融機構開始涉及場外業務,逐步呈現出金融機構間場外業務交叉、合作、互聯互通的態勢,商品領域的場外衍生品歷史可能更家難以追溯,現貨產業在綿長生產和貿易流通歷史嚴謹中自然形成了基於跨期信用模式,融合了回購等衍生品固有的屬性和元素。

正是這種不斷豐富促成了場內期貨市場萌芽和發展,從這個角度講我們認為場內是場外的起點和源頭,是場內市場形成和不斷完成基礎,在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同時也刺激了清體內部市場主體對個性化場外衍生工具需求,從而將產業和金融領域資源調配和整合推向更高水平。

因此我們的場內市場也是場外市場助推期,兩個市場相輔相成,共同為經濟發展服務,交易所和中介機構都是衍生工具的助推方,交易所是市場服務提供者和制度維護者,機構作為參與者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同時也是場外市場的的主要發起者,以櫃檯業務視角在紛繁產品中承擔了合約設計、交易的角色,隨著業務不斷發展和監管的一系列改革,我們發現場外和場內界限也開始變得模糊,尤其是金融危機之後場外市場場內化成為監管趨勢,交易所開始更加深度介入場外交易,通過納入平臺交易和提供集中清算服務為場外市場提供了更加強大信用擔保和透明化管理,進一步拉近了場外市場和場內市場距離,剛剛蒂娜·哈森普施和陳總也都分享了他們對於場外市場的理解,我們期貨業協會會員主要是期貨公司,我們也將更多從行業層面和機構視角來分享我們期貨公司場外業務的開展情況。我們期貨公司的場外業務是由風險管理子公司來承擔的,這個組織架構是行業各方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因為根據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期貨公司傳統業務是經濟業務德雷斯於美國期貨公司的用盡商,但是不能從事期貨自營,多年來期貨公司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經濟業務模式,形成了很多產業功能,為了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充分發揮我們期貨公司作為中介機構的創新能力和服務能力,協會在證監會指導下於2012年底開啟了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試點。

這項試點從政策層面創造了一個窗口,讓我們的期貨經營機構能夠通過合法合規的方式主動參與期貨衍生品市場,並深入到現貨產業鏈去,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服務,這無疑大大調動了我們機構的主觀能夠性,促進了整個期貨行業的發展,提升了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也讓我們行業逐步走向特色化差異化和多元化發展道路。

接下來介紹一下這幾年風險管理子公司試點的情況。

帶來的數據大家可以看一下,公司數量在四年多時間裡增長較為明顯,2013年20家公司增長到目前66家公司,公司主要集中在上海、深圳,其他一些公司則分散選擇在新成立的自貿區和母公司的所在地,從行業的資產規模來看,我們的總資產淨資產和註冊資本規模均有不同程度增長,業務收入和利潤方面除了帳面數字外還需要綜合考慮公司業務規模以及業務開展初期出現了一些違約損失,整體來看公司表現出盈利水平穩定增長,具體到業務層面我們可以看到今天公司在倉單購銷業務規模上有較為顯著的進展,上半年購銷總額達到了696億元,分別是2016年和2015年同期水平上漲80.9%和66.3%,反映出公司在現貨領域參與度有所提高,從期貨交易情況來看,雖然盤面交易活躍度無法達到2015年成都,但交割額有明顯上漲,今年上半年期貨交易總額達到了48.9億元,比2016年和2015年同期分別上漲50.5%和37%,顯示出在期現結合業務取得較好發展,同時伴隨著豆粕白糖推出,風險管理子公司在場外期權交易也開始逐漸放量。

積極參與交易所期權做市業務,未來場外期權發展潛力將伴隨著品種增加和交易水平提升得到逐步釋放。

接下來重點看一下場外業務情況,2014年證券、期貨、基金三家協會聯合發布了中國證券期貨市場長衍生品交易主協議,風險管理公司開始嘗試開展場外衍生品業務,主要是場外商品期權,2015年商品定義文件發布,風險管理子公司初見規模,隨後2016年我們的業務得到了一個快速發展,新增名譽本金139.22億,同比增長237%,金融一七新增名義本金激增至806.45億元,是去年總量的6倍,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預計全年達到10倍左右的規模。

與此同時我們商品期權業務的集中度也有所提高,名譽本金增長伴隨著業務集中,這反映了當前我們公司在經過實踐探索之後開始在業務上有了局部突破,從業務驅動力的層面來分析,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期貨市場多年來發展打下的良好基礎,包括期貨品種序列的不斷完善,產品運行效率不斷提高,為基於商品期貨合約場外期權業務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二是公司在業務上不斷加大投入,尤其是專業人才的擴衝和相應配套機制流程的完善,使得公司具備了發展業務的內在潛力;三是市場宣傳和投資者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保險+期貨推廣、豆粕和白糖期貨期權推出,都使得期權這個工具社會認知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使得越來越實體產業願意使用期權工具。

我們在場外探索過程中總結了好的業務模式,尤其是服務三農緊密結合的保險+期貨業務,過去這兩年都寫入到了中央的1號文件,在交易所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風險管理公司積極參與該項業務,在產品結構、定價方式、配套服務、財政支持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成為期貨服務三農新亮點,2017年共有36家公司參與到三家交易所的保險+期貨項目,涉及品種包括白糖、棉花、玉米、大豆、橡膠等,覆蓋現貨規模達到了47.2萬噸,同時風險管理公司也積極主動獲得地方政府支持,探索業務發展規模化和常態化路徑,除農產品外風險管理公司在黑色、化工等多個現貨產業鏈也逐步積累資源,根據產業需求形成更為靈活多樣的產品結構和服務模式。不僅將工具帶給客戶,更是通過溝通和服務幫助客戶形成期權交易邏輯的經營理念和風險管理方式,為接下來業務不斷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業務發展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由於發展時間還不長,目前這些統計數字還只能反映短期的業務運行狀態,尚不能作為對未來趨勢判斷,場外衍生品業務發展依然面臨著一些挑戰:一是目前場外衍生品業務缺乏法律層面制度安排,國內與之相關的司法實踐和判例也比較少,所以對於我們公司來說無論是創新衍生工具合規邊界還是面臨司法糾紛時候,權益歸屬都還有漫長的探索和磨合的國家,公司也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承擔著因為規則不確定性而帶來的合規風險。二是隨著場內期權品種不斷推出,風險管理公司業務領域將從比較簡單的,標底從期貨合約逐步衍生,這些發展方向都可能對我們公司在定價風控期現業務結合方面帶來難點,對公司綜合業務能力提出更大的調整;三是目前風險管理公司資本實力仍然較小,而實體產業對於產外產品需求潛力無法估量,資本消耗必將給公司融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我們場外業務發展也互換著符合當前市場發展階段的管理手段,從中微觀層面來看我們可以逐步探索、完善自律規則層面的業務行為準則,對業務合規性與方向性引導並家鄉業務獨到檢查,推動公司各項業務合規運行,同時基於場外業務風控邏輯,要求公司逐步建立覆蓋各類風險因子指標監控體系,此外研究配套管理措施,根據公司業務體量和系統重要性的程度,逐步引入交易報告庫、資本金要求等措施,從宏觀看需要對場外業務予以全面性制度安排,明確行業基礎設施、各方監管職責等等,使得我們場外業務能夠建立在更加牢固的基礎上,持續健康發展。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謝謝大家!

《期貨日報》社有限公司版權聲明

相關焦點

  • 大商所理事長冉華:建設場外市場「一圈兩中心」 深化場內與場外...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15日,大商所舉辦場外市場「一圈兩中心」建設啟動活動。大商所黨委書記、理事長冉華表示,啟動「一圈兩中心」建設是大商所探索新時期期貨市場發展成功之路、拓展服務實體廣度與深度的重要部署。
  • 全球場外利率衍生品市場迅猛發展
    場外交易的市場結構也發生了一些重大的變化,監管方面的變化促使中央清算、電子交易平臺等方面的使用增加,因此在場外交易市場能夠獲得一些和交易所相同的收益,從而導致部分交易從場內轉向場外。  A、市場結構發生重大改變  近年來,利率衍生品在場外交易市場的交易量激增。
  • 場外交易市場(over-the-counter market)
    場外交易市場即業界所稱的otc市場,又稱櫃檯交易市場或店頭市場,是指在證券交易所外進行證券買賣的市場。它主要由櫃檯交易市場、第三市場、第四市場組成。  從交易的組織形式看,資本市場可以分為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場外交易市場是相對於交易所市場而言的,是在證券交易所之外進行證券買賣的市場。
  • 什麼是場外交易市場?場外交易市場的特徵有哪些
    什麼是場外交易市場?證券市場,除了交易所外,還有一些其他交易市場,這些市場因為沒有集中的統一交易制度和場所,因而把它們統稱為場外交易市場,又稱櫃檯交易或店頭交易市場,指在交易所外由證券買賣雙方當面議價成交的市場。這種場外交易有哪些特徵和方式是怎樣的呢?
  • 場內ABS大門逐步關閉 場外ABS則路險難行
    但時間進入2016年7月以後,監管突然收緊,一些已經拿到交易所無異議函(有效期6個月)的項目,下半年都發不出去,眼看著無異議函要過期。雖然資產證券化備案制在2014年末落地,但事實上的審批制,對於發行主體有嚴格限制。消費金融ABS在場內發行,一般分為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前者必須是持牌金融機構,在銀監會備案;後者雖然條件略寬鬆,但仍需在交易所和基金業協會備案。
  • 內地比特幣交易所關閉後:投機者湧向香港,場外交易大爆發
    內地客戶湧向香港交易所「中國人玩比特幣目前還是場內場外相結合,」一位國內比特幣交易所管理人員對澎湃新聞表示。不過他也提到,現在內地人想做場內交易,主要是通過一些香港交易所這個灰色地帶去做,比如Bitfinex和OKEX。並且,香港部分交易所還可以人民幣充值。
  • 定融產品場外交易好,還是場內交易好 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投資者在購買定融產品時,一般會遇到兩種交易方式:場外交易、場內交易。這兩種交易方式,哪種更好更可靠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二者的概念。
  • 拓展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和廣度
    2020年大連商品交易所紮實推進「六穩」「六保」工作,在助力實體產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推動產業復工復產等方面提供有溫度、有速度、有深度的一線監管與服務。交易量也躍居我國三大商品交易所之首、全球衍生品交易所第十位。
  • 中國比特幣交易由場內迅速轉向場外
    隨著境內交易所即將被關停,幣圈開始了一場比特幣交易大遷移,由場內交易迅速轉向場外交易。包括場內交易在內,全球用戶可購買比特幣的途徑多達31種,OTC交易產業鏈也迅速分化為「B2C」和「C2C」等多種形態。
  • 香港可盈可樂:打造數字貨幣場外交易第一站
    如果,5年前偶然獲贈兩位數比特幣這樣的事情碰巧沒有發生在你身上,那麼如今,你獲取比特幣的方式可能是通過場外交易。數字貨幣場外交易的歷史早於場內交易,但直到2017年才真正在亞洲市場形成產業。
  • 大成刑辨 | 中國A股市場場外配資的罪與罰
    一旦大量資金轉身退場,A股就立刻變成了獵場和菜園,「圍獵」、「割韭菜」也成為A股市場中經常被提及的詞彙。而牛市的背後,經常會出現一個身影——場外配資。什麼是場外配資?直白的說,場外配資就是在正常的融資融券渠道以外借錢炒股。
  • 對衝基金進入寒冬 借力場外期權另闢蹊徑!
     激蕩的中國股市,股指期貨成為替罪羔羊!?  這段時間中國股民已經被股市的「花式」玩法玩瘋了,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投資公司都被股市的上衝下洗震昏了頭!今年的A股市場的「千股跌停」在年內已經發生了12次,這在歷史上是極度罕見的。
  • 日本東京築地場外市場起火 30輛消防車到場救火
    起火現場  海外網8月3日電 日本東京築地場外市場一棟樓高3層的建築物,於當地時間周四(3日)下午4時50分左右發生火警,引起混亂。築地市場分為內、外兩部分,場內是進行競投及工人工作的主要場所,同時有一條以食肆為主、走相對高檔路線的「魚Gashi橫丁」商店街;而場外範圍則集合了魚檔、乾貨店、食肆等走平民路線的店鋪。
  • 美國粉單市場是什麼?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答讀者問: 美國粉單市場是什麼?編輯同志:中芯國際近日撤出美國OTCQX市場,業內人士稱這並不意味著中芯國際退出美國市場,而是轉至粉單市場進行交易。請介紹下美國的粉單市場,它與紐交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有什麼不同?
  • 體育產業迎來報復性復甦曙光 如何激活場內場外價值?
    體育紀錄片與紀實訪談既可以作為傳遞價值感、喚起共情的內容載體,也可以作為新興項目「投石問路」的啟蒙讀物,舉例來說,在桌球、女排等中國強勢項目上,傳奇運動員的傳記或訪談一直具有強大的市場號召力,而在棒球、馬術這類舶來品上,以紀錄片逐步培育中國市場已經成為通用模式。泛體娛內容則針對那些對體育僅僅具有一點好奇心、甚至一開始並不感興趣的人群。
  • 開放金融雲、智能交易服務、場外金融雲…一口氣發布這麼多成果,這...
    國泰君安首席信息官俞楓在會上解釋,開放證券是一種促進能力整合、構建價值共同體的平臺化、生態化發展理念,它提倡資本市場參與者圍繞各自核心能力進行提煉和產品化後對外開放。通過開展跨行業內外的業務場景融合、數據價值共享、技術能力互補等合作相互賦能,打造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全新產品和服務體驗。
  • 中芯國際發布通告:將撤出美國場外交易OTCQX市場
    1月6日,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發布《關於從OTCQX(美國場外交易市場)撤出的公告》。 公告寫道:茲提述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本公司」)日期為2020年12月4日之公告,內容有關(其中包括)美國人士被限制對本公司所發行的有價證券及其相關的衍生品進行交易及美國總統於2020年11月12日發布的行政命令(「行政命令」)。
  • ...案例(十八) | 持牌金融機構不得與個人投資者開展場外衍生品業務
    案例概況伴隨著2018年股票市場行情低迷和交易所場內商品期權產品的陸續推出,一些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利用期權的交易機制和廣大股民挽回損失的迫切心情
  • ...冉華:啟動「一圈兩中心」建設是大商所拓展服務實體廣度與深度...
    中證網訊 (記者 周璐璐) 12月15日,大連商品交易所(簡稱「大商所」)場外市場「一圈兩中心」建設啟動活動順利舉行。大連商品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冉華致辭時表示,啟動「一圈兩中心」建設是大商所探索新時期期貨市場發展成功之路、拓展服務實體廣度與深度的重要部署。
  • 簡析場內金融衍生品的概念及種類
    根據產品形態的不同,金融衍生品主要可以分為期貨、期權、遠期和掉期四大類;根據標的資產的不同,金融衍生品大致可以分為股權衍生品、利率衍生品、匯率衍生品和商品衍生品四大類;根據交易方式的不同,金融衍生品又可分為場內衍生品和場外衍生品兩大類。期貨與標準化的期權屬於場內衍生品,而遠期、掉期與非標準化的期權屬於場外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