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清明節放假通知來啦_清明節是幾月幾日?2020年清明節放假時間是4月4日(星期六)至6日(星期一),共3天假期。
雖然目前疫情形勢有所緩解,但防控不可掉以輕心。大家節日期間還是要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外出頻率,記得出門佩戴口罩、度過一個文明、平安的節日假期,保護好自己和家人。
知識拓展: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來歷:清明節的名稱來由得名於節氣,與此時天象物侯的特點有關。
習俗:清明節歷史發展中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節日活動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
1、蕩鞦韆 蕩鞦韆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蕩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2、踏青 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
3、蹴鞠 這是古代清明節時北方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又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
4、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
5、放風箏 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6、掃墓祭祀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春祭大節,與春祭相對應的是重陽節的秋祭。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
7、插柳 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專家介紹說,清明插柳習俗,其來源普遍存在三種說法。
8、拔河 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
9、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
10、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
清明節詩詞有哪些: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破陣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
梨花落後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
日長飛絮輕。
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譁。
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安徽中公NO.3)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