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圓滿收官
我們與學校並肩成長
「十四五」嶄新開局
我們相約,奮鬥向未來
展望2021,錨定2035
我們一起
堅定信念,追夢向前
微言教育專欄
「我和我的學校」
網絡微視頻接力活動
新年伊始
進入「追夢2035」篇章
今天一起來聽
華中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東北大學
師生們講述的故事↓↓↓
華中科技大學
你好,2021
孫永明,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能源光子學功能實驗室教授,從事儲能電池研究,於2017年10月回國加入華中科技大學。經過三年的努力,建成了一支特種電池材料和器件研究團隊,在超快充儲能電池和高溫鋰電池領域獲得進展,開發的快充型鋰電池能夠實現6分鐘充電至75%以上。未來,將開展寬溫度範圍鋰電池材料和器件研究,承擔重大科研任務,培養國家和社會急需的儲能型高精尖人才。
精密重力測量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依託單位為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引力中心。引力中心自1983年成立以來,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在山洞實驗室中,一直致力於探索基礎物理研究項目。30年如一日,測量出世界上精度最高的G值,極大提升了我國在國際基礎物理學領域的話語權,這一成果也入選了高中物理學教材。物理學院精密測量物理專業2013級博士研究生鄔俊飛說:「作為團隊的一員,我感到非常自豪。我會努力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的優秀品質,瞄準『十四五』,為祖國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四年來,數位化設計與製造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的這個團隊致力於仿生微納製造領域,堅持原始創新,首次研發了沾水自保護超高靈敏溼度感溼器件,促進了我國在高空探測領域的創新發展。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專業2016級博士研究生林建斌說:「未來5年,我們團隊將繼續立足科技創新,深耕微納傳感領域力爭突破傳感器件瓶頸性問題,堅持為我國創新驅動發展貢獻華中大的當代青年力量。」
這5年,脈衝強磁場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相關領域取得了很好的進展,2019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場強繼續保持在國際前沿,創造了一個64特斯拉的脈衝平頂,這是國際領先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垣說:「我們滿懷信心進行『十四五』布局,準備在凝聚態物理方面取得好的進步。個人的追求一定要和國家民族的追求高度統一。雖然追求在不同的時代會有所不同,但有一個核心是不變的,那就是要服務國家的戰略需求。」
展望「十四五」,追夢2035。華中大將致力於成為讓黨和國家放心,讓人民滿意,讓同行讚譽,讓師生自豪的「研究型、綜合性、開放式」世界一流大學,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西安交通大學
點亮信仰之光
周格非,是仲英書院的本科生,四年裡,她參與過西遷精神的宣講,演唱過西遷主題曲,老一輩交大人的愛國與奉獻一直感動著她、激勵著她。2019年,周格非前往雲南施甸老麥中學支教。在那裡,她教孩子們唱紅歌,和他們一起看書、談夢想,她說:「我想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一雙雙眼睛裡閃爍著的嚮往未來的光。」
「交大的校訓是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未來研究生階段,我會通過專業知識的學習,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點亮更多孩子心中的光。」周格非這樣說道。
張晨浩,是一名電氣工程專業的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電網安全運行方向。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做科研,帶給張晨浩最大的啟發就是打破學科間的壁壘、推動交叉融合的思維。張晨浩曾開展電網安全運行氣象保障前沿技術研究,保障各種氣象條件下電網的安全運行,被人親切的稱作「電網的醫生」。「每當我看到滿城燈火點亮,都非常自豪」。
張北柔直工程中,張晨浩和他的團隊解決了混聯電網保護的「卡脖子」問題,成果有望為2022北京冬奧會提供電力保障。「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我希望在創新港向研究領域探索得更深入,點亮遠方未知領域裡更多的光」。
上世紀50年代,一批交大人響應黨的號召,「打起背包就出發」,從黃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濱,從此紮根西部,建設西部。在西遷精神的滋養下,一代代交大人心中,都追逐和點亮著信仰之光。2020,攜手並肩,用溫情與拼搏創造了極不平凡。2021,以希望、用智慧、用奮進,點亮屬於交大人的夢想之光。
東北大學
夢想從這裡啟航
東北大學研究生支教團自2006年組建以來,共派出236名研究生開展支教扶貧接力項目,現有新疆布爾津、四川三臺、雲南昌寧和江西共青城四個服務地。自2013年起,東北大學對雲南省昌寧縣開展定點扶貧工作,已為昌寧扶貧直接投入資金1000餘萬元,開展幹部人才培訓15000餘人次,幫助銷售農產品1300餘萬元,幫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9000餘人。
東北大學ACTION團隊連續4年斬獲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總冠軍。不久前,團隊第五次代表中國參加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線上交流會,獲得「最佳團隊獎」。
東北大學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聚焦人工智慧國際發展前沿,把探索自動化科學問題與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結合起來,實驗室開創的全流程決策與控制一體化理論,被寫入國際自控聯引領未來自動化發展方向白皮書。
東北大學特殊鋼冶金團隊,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十五年磨一劍,研發的「高品質特殊鋼綠色高效電渣重熔關鍵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項目,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團隊的研究成果應用於探月工程、載人航天等領域。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東北大學全力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將用實際行動詮釋「自強不息、知行合一」校訓精神,砥礪「實幹、報國、創新、卓越」文化品格,和億萬中華兒女一道,共同點亮追夢路上的璀璨燈火,只爭朝夕,砥礪奮進,向著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向著2035,闊步前行!
我和我的學校
1. 記住這些年
2. 追夢203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