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西王莊鎮:文旅融合,讓生態智慧小鎮成為「詩與遠方」

2020-12-22 騰訊網

通訊員 袁聖希 袁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米娜

小雪時節,初冬微寒,然而在棗莊市市中區西王莊鎮,仙壇山溫泉小鎮前來泡溫泉的市民遊客卻絡繹不絕,暖心的溫泉小鎮已成為這個冬天市民遊客必去的網紅景點。

今年以來,西王莊鎮積極圍繞「溫泉康養地、生態智慧鎮」,發展鄉村文旅產業,打造文旅融合的樣板鎮。以文化造就積澱,以旅遊激活業態,以農業搭建平臺,西王莊鎮把發展文章寫在了鄉村振興的廣袤田野上,成為遊客打卡的「詩與遠方」,擦亮了山東省旅遊強鄉鎮金字名片。

以「旅」發力,打造文旅融合快車道

傅相祠、溫泉康養、明清炮樓、千年銀杏……坐擁豐富旅遊資源的西王莊鎮,四季宜遊,依託資源優勢,在推動溫泉小鎮、紅色旅遊、鄉村旅遊蓬勃發展的同時,讓越來越多的遊客熱衷在旅遊中品讀文化、體味鄉愁。

冬尋溫泉康養,仙壇山溫泉小鎮自10月1日盛裝開園以來,冬季優惠更是強勢推出, 藉助齊魯工惠對全國醫務工作者、區級及以上勞模免費送,讓遊客在寒冬體驗峽谷溫泉的愜意的同時擦亮了溫泉康養文旅特色小鎮的名片。

春探人間花海,西王莊鎮文創花海旅遊示範園項目,計劃建設百畝油菜花、粉黛子、鬱金香、綠地等花卉組成的花海景觀園區並建設灌溉配套用房800㎡及園區環形交叉旅遊步道,目前項目穩步推進,已經完成播種,靜待來年春暖花開。

夏遊劉伶故裡,地處西王莊鎮劉耀村的七賢湖畔,清風徐來,來自周邊的遊客,被湖水碧藍美景、劉伶醉酒臺遺址、農家樂美食、泛舟垂釣休閒深深吸引,自發地在朋友圈進行著圖文、視頻傳播,讓這個遠離喧囂、山水幽谷、適合周末和家人出遊的好地方傳的更遠。

秋觀銀杏曬秋,走進傅相祠,院內兩棵相攜共長的國家一級古銀杏「夫妻樹」,已長出「寮」,一樹金黃一樹詩,神奇的千年銀杏伉儷名譽齊魯大地,成了秋季旅遊一景。

以「文」賦魂,提升文旅融合魅力值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旅遊」觀念的深入、產業融合的加速,將形成更完善的文旅新業態,有更多豐富的文旅產品面世,帶動旅遊行業轉型升級,促進文化的傳播與傳承。

行至一處景點,市民遊客都常想問問,這地方是否有動人的故事、塵封的歷史?正是這其中蘊藏的文化內涵,讓眼前的景色更具傳奇色彩、文化氣質,也加深了景點在遊客心中的美好印象。

隨著旅遊強鄉鎮的「顏值」越來越高,西王莊鎮更是在挖掘內部的文化內涵來提升其「氣質」。西王莊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4600年龍山文化,3200年城邦文化,3000年廉政文化,2000年民間文化,1700年劉伶文化,百年紅色文化。在古嶧縣八大景中就有仙壇曉翠、劉伶古臺、承水環煙三景,還有省級文保單位—王鼎銘紀念園、南大堰遺址等。該鎮通過深入挖掘文化底蘊,全方位展示了「歷史文化小鎮的深厚內涵。

仙壇山風景區自開業以來,以其深厚的溫泉文化和鄉土文化底蘊、淳樸的民風、優美的風景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付劉耀村的傅相祠更是以獨有的勤政文化教育著前來觀光的遊客,獲得了不少市民的好評;王鼎銘紀念園的一代廉吏王鼎銘事跡即將拍成電視劇,電視劇劇本大綱已準備完畢,預計明年2月向廣電總局報備。

以文化為內容的旅遊活動,吸引了大量的關注。跟隨文旅融合的大潮流,旅遊業界已形成共識,將更加注重發揮文化資源的旅遊價值、提升旅遊產品的文化品質和內涵,因為這是旅遊業轉型升級的必然之路,也是拓展旅遊市場的關鍵一步。

以農為媒,搭建文旅融合新平臺

西王莊鎮臨近市中區主城區,這是西王莊鎮在發展近郊鄉村遊方面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旺達國家級蔬菜基地、西花溝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棗莊市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等樣板的打造,為西王莊鎮發展大棚採摘和鄉村度假遊提供了平臺。

橫溝、西花溝、付灣、店子等村相繼打造了葡萄採摘棚、蔬菜採摘棚、草莓採摘棚、無花果採摘棚等,並在鎮文旅辦的組織下,舉辦「農事體驗」「印象鄉村」和「節假日休閒採摘遊」等活動,使西王莊鎮成為了市中區百姓周末自助休閒的「菜市場」和「果籃子」。

發展鄉村遊也是以農為媒的又一思路,西王莊鎮結合田園風光、農事體驗、農業文化遺產等優質資源,打造了歷史文化長廊、七賢湖親子遊、仙壇山溫泉小鎮三條精品旅遊線路。為了吸引更多近郊遊的「回頭客」,西王莊鎮進一步提升農家樂周邊環境,高標準改造廚衛設施,建設精品民宿,提供農特產展銷,讓遊客不僅玩的舒適,更能滿載而歸。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文旅融合 讓遂寧成為嚮往的「詩和遠方」
    7月2日,遂寧市2019年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及第五屆遂寧觀音湖荷花節將在船山區聖蓮島拉開帷幕,屆時,來自遂寧市的文旅企業、文旅相關人士相約在此,共話遂寧文旅融合發展。2011年,船山區傾力打造的川中第一鎮——龍鳳古鎮正式開園迎賓,走在這個距今已有千年歷史的古鎮,沉睡的古老文明又一次奇蹟「復活」,今年更是入選四川省文旅特色小鎮;2015年,位於城市之心——觀音湖聖蓮島的世界荷花博覽園橫空出世,它是遂寧觀音文化的「荷花表達」,也是遂寧建設「創新創業城、生態花園城、觀音文化城」,打造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重點項目。因荷花品種多、品種新、品種奇,世界罕見聞名遐邇。
  • 文旅融合打造鷹城版「詩和遠方」 ——全市文化旅遊工作綜述
    進入文旅融合新時代,我市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不斷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了眾多優質文旅產品,激發了多層次消費,讓文化發展有活力、旅遊發展有魅力,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詩和遠方」的嚮往。堯山—中原大佛景區不僅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還是第一批國家級生態旅遊區,堯山溫泉景區是全省唯一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這樣的規模和總量為文旅深度融合奠定了堅實基礎。
  • 海南日報數字報-探索文旅融合 心向「詩和遠方」
    南山,三亞傳統的老牌5A景區,隨著遊客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主動邁出了文化旅遊探索的步伐,深入挖掘佛教文化、福壽文化、生態文化,巧用「旅遊+時尚」「旅遊+體育」,舉辦世界太極文化節、南山長壽文化節等,並與電視綜藝節目合作,不斷創新景區營銷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成為我省傳統景區轉型文化旅遊的一個代表性範例。
  • 文旅創意融合 點亮「詩與遠方」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為繁榮少數民族文學,推進鄉村振興和文旅融合,12月12日,九渡溪文旅融合座談會暨九渡溪作家樓揭牌儀式在利川市涼霧鄉九渡溪民宿度假村舉行,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曉蘇、田天,省鄉村旅遊協會會長任浩等出席揭牌儀式並講話。近50名作家、旅遊研究專家、文旅企業負責人參加活動。
  • 丹霞深處崀山紅——新寧縣崀山鎮創建「特色文旅小鎮」走筆
    近幾年來,在新寧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崀山鎮以創建特色文旅小鎮為目標,以文旅融合發展為主線,傾力打造「特色文旅小鎮」這張名片,交出了一張靚麗成績單——先後獲得湖南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省級文明鄉鎮、省級衛生鄉鎮、省級特色文旅小鎮,聯合村2017年榮獲全國文明村,石田村2015年榮獲全國生態文化村、2020年榮獲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 揮毫潑墨 描繪文旅融合新圖景
    4071平方公裡的版圖上,黃河文化、太極文化、農耕文化、紅色文化源遠流長,雲臺山、神農山、青天河等景區景點星羅棋布,文化旅遊相伴相生,詩和遠方觸手可得。    5年來,焦作市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太行山區旅遊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鄭焦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高標準謀劃推動全域旅遊發展,積極開展創建工作,走出了一條具有焦作特色的旅遊業融合發展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子。
  • 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十三五」文旅融合激發發展新活力
    「十三五」期間,臨沂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和生態環境資源,突出文旅融合發展,創新文旅發展新業態,「親情沂蒙」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文旅發展新活力進一步被激發。遊客在景區遊玩。(資料圖)市民在臨沂市博物館體驗拓片製作過程。
  • 新鄉縣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暨新鄉美好生活文創小鎮規劃研討會舉辦
    2020年10月26日,「弘揚黃河文化 共享美好生活」新鄉縣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暨新鄉美好生活文創小鎮規劃研討會在新鄉·美好生活家園隆重舉辦。  在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文化與旅遊產業發展正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性產業。文化長河奔湧不息,文旅產業發展推陳出新。文旅融合作為一種必然趨勢,保護地域文化,推動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
  • 文旅融合進入泛融階段 旅遊業的「詩與遠方」還有多遠?
    本屆年會包括「擁抱文旅融合的亞洲機遇」主論壇、旅遊產業投資與創新高峰論壇、21世紀住宿業高峰論壇,以及2018旅遊及住宿業資源推介、對接會等環節,從文旅融合機遇與挑戰、文旅投資邏輯與路徑、文旅與住宿業深度融合等角度深入探討產學研各界如何共同推動「文化+旅遊」向前發展。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旅遊總收入5.3萬億美元,相當於GDP的6.7%。
  • 2019世界文旅大會:詩與遠方 未來可期
    「詩」以喻文化「遠方」以喻旅遊文化與旅遊的結合無疑可以讓文化更好地走向「遠方」而旅遊也變得更有「詩」意10月22日-25日2019世界文旅大會如約在西安召開26國嘉賓齊聚古都在一次次精彩發言、思維碰撞間文旅融合的未來變得更加可期而今,「文旅融合」成為時代的大趨勢,旅遊成為文化的組成部分,文化的滲透性、創新性和無限延展性也放大了旅遊產業本身的價值。
  • 數字文旅融合,讓山西的「詩和遠方」未來可期
    …… 這一系列視覺、聽覺和感官體驗度升級的背後,正從另一角度體現了山西文旅集團(以下簡稱文旅集團)兩年來在數字文旅融合領域的不斷突破升級。當下,文旅集團已經成為該領域的先行者和領跑者,在將山西文化旅遊產業推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旗艦勁旅的行業影響力。
  • 詩酒射洪 文旅興市
    文以旅傳、旅以文興,文旅繁榮必然經濟繁榮。射洪市作為川中經濟和文化重鎮,同時具備獨特的自然生態之美和多彩人文之韻,被譽為「山水唐城、詩酒之鄉」。射洪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40.5%,雨量充沛,水系發達,18條河流呈樹枝狀延伸全市境域。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2個、2A級旅遊景區1個,省級工業旅遊示範基地1個。
  • 「「十三五」巡禮」孝昌:文旅融合繪就「詩和遠方」美好畫卷
    詩與遠方攜手前行,結出碩果纍纍。回顧「十三五」,孝昌大力實施「旅遊活縣」戰略,圍繞全域旅遊發展定位,通過狠抓基礎設施新投入、引進旅遊新項目、培育休閒新業態、開拓客源新市場、提升服務新優勢等工作,全縣文化旅遊產業得到健康快速發展。
  • 回顧2019|文旅融合發展,讓齊魯大地「詩與遠方」更美好
    2019年,是山東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開局之年,也是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2020年即將到來,讓我們一起回顧2019年齊魯大地「詩與遠方」的那些美好瞬間。經專家評審,日照兩城鎮遺址、菏澤青邱堌堆遺址、滕州西孟莊龍山聚落、棗莊海子遺址和平度八裡莊漢墓五項入選「2018年度山東省五大考古新發現」。7省政府批覆!
  • 攜手大型文旅綜合體,驢跡科技為恩平泉林黃金小鎮打造智慧導覽系統
    自開發以來,小鎮秉承著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原則的理念,通過「文旅+」的產業融合模式整合發展了文化、旅遊、體育、住宿等多元業態。  每逢冬季,泉林黃金小鎮遊人如織,浪漫滋養的天然溫泉、典雅別致的生態園林、鱗次櫛比的別墅茶肆、速度與激情的越野賽車場、種類繁多的粵式美食等豐富旅遊資源,吸引著各方遊客紛至沓來,不禁讓人頓悟:原來,「詩與遠方」是如此的觸手可及
  • 鄭州市二七區:以文旅融合賦能高質量發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莉娜  德化步行街成了網紅打卡地,櫻桃溝裡藏著「淘寶村」,瑞光舊工廠變身文創園,華僑城文旅項目呼之欲出……  11月12日,鄭州市二七區文化旅遊局舉行「媒體人看二七、文旅融合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採風活動,各級主流媒體走進二七區
  • 樟木鎮:打造一體化生態文旅小鎮
    近年來,樟木鎮以生態農業為核心,結合位於羅衝村的福綿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紅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與紅色文化相結合的旅遊業。據了解,該鎮計劃按照「科學開發生態旅遊資源,發展特色鄉村旅遊,實現群眾脫貧致富」的思路,建設一批鄉村振興項目,涉及公共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人居環境整治、風貌提升、特色產業培育、特色鄉村旅遊等,總投資7265萬元,將樟木鎮從傳統的農業鄉鎮升級為產、城、景一體化融合發展的生態文旅小鎮。
  • 文旅融合助推江南酒鄉小鎮非遺傳承
    新華社南京11月15日電(記者劉巍巍)隨著清泉注入酒缸,2019蘇派黃酒啟動「冬釀」,一年一度的中國吳江酒鄉旅遊文化節在江南小鎮桃源啟幕。作為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羅黃酒釀造技藝」的發源地,蘇州市吳江區桃源鎮以文旅融合推動釀酒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非遺活化傳承。
  • 涇縣:文旅融合發展 皖南鄉村裡的「詩與遠方」
    近些年,涇縣以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為主線,堅持「生態涇縣、綠色發展」主基調,著力打造長三角一體化文旅度假區,有40多處人文景觀,先後被列為國家、省和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了古村落,老茶園也在涇縣「全域旅遊」的大語境中,煥發了自己的活力。
  • 「十四五」,看文化和旅遊乘風破浪|詩和遠方深度融合,加速文旅產業...
    新的市場、新的需求、新的區域格局、新的信息技術都對文旅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文旅產業從經濟領域的「輕騎兵」轉向提振消費的主力軍的關鍵環節。文旅融合成為文旅產業風向標2018年,國家旅遊局與文化部合併,組建文化和旅遊部,「詩」和「遠方」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