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廣東富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信科技或者發行人)將接受上交所上市委會議的審核,意味著距離正式登陸資本市場的腳步又進了一步。不過,越往前走道路將更難走,我們發現,發行人董事長、副董事長兩兄弟履歷造假,籤字會計師剛剛精準參與「廣州浪奇存貨失蹤」事件,這對於正在衝刺科創板上市的富信科技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或將因此折戟資本市場。
資料顯示,發行人主營業務為半導體熱電器件及以其為核心的熱電系統、熱電整機應用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與銷售業務。產品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通信、醫療實驗、汽車、工業、航天國防、油氣採礦等眾多領域。
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發行人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劉富林、劉富坤先生,劉富林先生直接持有發行人29.92%的股份,劉富坤先生直接持有發行人19.57%的股份,兩人合計持有發行人49.49%的股份。
對了,劉富林和劉富坤兩人系兄弟關係。兩人關係如何,將來會不會爭奪公司的控制權,這也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隱患,就看兩兄弟是不是一條心,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現在的上市階段,必須同心。
披露的信息顯示,1984年1月至1997年11月,劉富林就職於廣東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9月至1995年5月,劉富坤在廣東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任銷售經理。
而根據天眼查的數據顯示,科龍電器成立時間為1988年11月,與劉富林和劉富坤披露的時間均存在差異,雖然年代久遠,但在鐵證面前,還是可以發現,董事長和副董事長的簡歷存在造假,也不知道保薦機構中泰證券是如何保薦的,貌似「只薦不保」。
說到中介機構,不得不提發行人本次聘請的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籤字會計師為龔靜偉和吳梓豪,龔靜偉是何許人也,相信關注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應該都熟悉,廣州浪奇存貨失蹤事件成為市場的熱點。
財事君注意到,廣州浪奇存貨大增是在2018年,2017年廣州浪奇存貨的帳面價值僅為3.5億元,到了2018年激增至12.61億元。而就是在這一年的年報審計,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替代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為廣州浪奇服務,在此之前,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與廣州浪奇合作多年,第一年,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派出的籤字會計師為龔靜偉和邵先取。
沒錯,富信科技本次的籤字會計師之一就是龔靜偉,還需要多解釋嗎?大家多留一個心眼就是了。
此外,發行人為了達到符合科創屬性標準,還存在「貼熱臉」的情況。
根據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發行人屬於「C製造業」中的「C39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發行人半導體熱電器件業務屬於「C3979其他電子器件製造」,熱電系統及熱電整機應用業務屬於「C3990其他電子設備製造」。
而根據發行人的描述,發行人熱電系統及熱電整機應用業務屬於「3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項下的「C3990其他電子設備製造」。
不過,我們怎麼看,發行人業務好像都跟計算機和通信行業聯繫不上,有點強行蹭概念啊。
發行人還存在核心技術問題,為了巧用相關事業單位人員,竟然聘請兼職人員參與研發工作的情況,人工費用還按崗位職責中研發任務佔比分攤計入研發費用。這種做法是否違規或者合理也存在很大的爭議。
此外,發行人還存在未完成註冊先銷售的情況,這也給未來帶來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素,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部分發達國家和地區為提升耗能產品的能效水平,相繼出臺了針對家用電器產品的能效標準要求。報告期內未完成註冊產品銷售收入分別為7013.58萬元、6414.79萬元、6140.07萬元。發行人已完成註冊的產品可能因技術升級改造帶來的成本及售價提升不能被消費者接受,尚未完成註冊的產品可能無法對美國和歐盟地區銷售。
在明知產品未取得能效認證的具體情況下,是否存在實質性障礙,這也給發行人未來埋下很大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