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教育有個奇怪的現象,該玩的年齡,在苦學,在補課,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就補課了,小學,補!初中,大補!高中,瘋狂補!然後,考上了大學。而在大學應該學習課程、掌握社交經驗的年齡,結果卻有很多人扔掉了課本、或是在打遊戲,或是在看小說,更有甚者直接不會學校。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相信有80%的人都有過在大學逃課曠課的經歷。那大學生曠課是什麼體驗呢?體驗過的人覺得很舒服,想去上課就去上課,不想去就不去,而且老師也不是經常點名;沒體驗過的人覺得上學就是上學,去學校不上課那去學校幹什麼?
每個考上大學的人都不是輕鬆的,他們在小初高可能吃了很多苦,補了很多課(當然不乏那種天才學生),受了很多的壓力,也花費了父母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尤其是高中階段,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更好地迎接高考,甚至辭掉了工作,專心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這樣的父母在全國也不在少數。
但是,大學後的他們,是怎麼報答父母的呢?逃課、曠課、打遊戲、看小說、追劇、追星等,這都是現在大學生正在做的事情,好像要把前幾年吃的苦都在這集中的四年裡面享受回來。完全忘記了自己當初考大學的初衷。
今年六月份河北體育學院下發的「關於杜智斌等40名學生做退學處理公告」,一時間被很多網友熱議。
6月18日,河北體育學院官網發布40名學生退學公告。
其中一名因曠課退學的學生稱,他在6月26日收到導員的微信通知才知道被退學了,但他不認可,所以沒去辦理退學手續,他認為學校擅自給自己退學太粗暴。
對於這件事兒,網友的看法不一,有網友覺得這同學完全是活該,大學四年,經常性的曠課,完全不把學習的規章制度放在心上,被退學也是活該。還有網友認為學校的做法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反對退學的聲音:
@夢裡無時莫強求求求0:直接讓退學就過分了吧,考試考不過可以掛了,再補考,不上課要是考試也過,你讓人家退學就不太好了吧
@火箭101_pdd:學校還是處理太過頭了吧,可能有的人社團,學生會或者大學生自主創業等等事情很多太忙,課程調節不開有些課就沒法去上了啊。一般不是會先警告的麼,最後才退學處理。這一上來直接退學有的學生可能都不知道會這麼嚴重就稀裡糊塗地被退學了。個人覺得學校處理不大妥當。
@澣苒:如果規定本身就是存在的,而學生只是處於「不知情」即沒有關注此規定的情況下,曠課太多被罰,那處於中間最重要的輔導員是幹什麼的?輔導員應該起到學業督促、告知違反規定後果的作用啊。何況,學校是以成績來考察的,如果僅僅是因為曠課就被勸退的話學校教育的意義何在?
贊成退學的聲音:
@Leo--丹:反正都不來上課 就別浪費父母的辛苦錢了 退學了就做你曠課時做的事唄 成年人得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不冤
@每天都要進步的軒:我覺得這麼做沒毛病,不好好遵守這裡的規矩幹嘛還要在這待?試想這種還不退,其他學生怎麼想?人都有惰性,潛移默化這種隊伍會日益壯大。說學校直接退的,他不是說18號就發布公告了麼,自己都不關注學校要聞,還要導員餵飯一樣私戳你才知道。這種巨嬰還是回家吧。
@孩子啊哈哈哈:基本上都是這群人老師說過好幾次,無所謂,班委提醒了還不開心,最後被退了,就開始說學校沒通知了。輿論綁架學校,當初幹嘛去了?
@第一刺客:既然不想學,不好好學,又何必浪費教育資源呢?這樣的畢業生出社會不就是給學校丟面嗎?
@雨過而天陰:曠課太多的就應該退學,不要給什麼機會。這種人明顯無視紀律,藐視規矩,有什麼資格接受高等教育?教育部明確要求,要讓學生忙起來,讓只知道打遊戲談戀愛的垃圾無法生存下去。全國都應該推行這一做法,鐵腕快刀,還校園一片純潔
當代社會大學的現狀,上課玩手機,趴著睡覺,下課宅在宿舍打遊戲;吃飯叫外賣;平時上課從來不聽,因為考試之前老師都會勾畫考試重點,只要在考試之前花幾天時間背誦重點,一般考試都能及格。這並不是個例,尤其是在專科類院校,這種現象非常普遍。
這其實與大學的考試制度也有一定的關聯,很多學校,一般來說,只要過及格線就能拿學分,這也讓大學生對成績沒有那麼高的要求,所以得過且過,只要滿60分就萬事大吉了,這也是現在大學生不重視上課的原因之一。
大學是比較輕鬆,但是大學不是拿來荒廢的,有追求的人應該好好利用大學的課餘時間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不管是提升自己的學歷還是見識更多的人,都對以後出生社會很有幫助,不能一味曠課、逃學,這樣只會養成懶惰的自己。
希望各位即將上大學和正在上大學的學生能好好利用自己的時間,儘量不要曠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