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有一家獨立的投訴機構叫OIA,是免費幫學生投訴的一家機構,旨在幫助英國學校縮減不穩定的因素。
OIA在針對英國136個學校研究調查後,發現像皇家藝術學院RCA,英國舞蹈及戲劇公立藝術學院CDD等學校沒收到學生的任何投訴,零差評。
但以下十個學校,是全英格蘭地區投訴率最多的十個。我們來具體看看。
No.10 Surrey
薩裡大學被安排上榜挺詫異的,這個學校其實還不錯的,特別是工科比如航空與製造領域,酒館以及食品安全等專業。但學校不是那種幾百年的老校,也不夠綜合,所以發展不是很順利。
學生投訴量第十位,主要原因是學校寬進嚴出,特別是本科,掛學生比較厲害。也有對國際學生的不公平待遇。
No.9 Aston
阿斯頓這個學校也在伯明罕這座城市,不像Cranfield或伯大本身,這個學校還在市中心。在十幾年前,也有自己的高光時刻。
他們家的商科很強,強到什麼程度,強到伯明罕大學這種也不是對手,也是極早就被三重認證。和華威一樣,也是走和工業界合作比較多。學校還提供相當多的三明治課程。但就是這種有實習的課程反而拖累了學校。很多國際學生表示沒什麼用。性價比低。
而且學校不是綜合學校,錄取門檻又比較低,導致生源一年不如一年。好多學生入讀Aston就有落差,最有落差的是歐盟學生,因為主要投訴多的就是他們。這個學校之前專門寫過,是真的比較可惜的一個學校。
No.8 Cardiff
卡迪夫的確被投訴比較多,我是見證過學生去投訴的。因為學校掛科率的確比較多。而且好多課程大班授課,國際學生幸福率比較低。好些專業都是中國學生和印度學生為主。
作為威爾斯首府學校,其實很多學生對Cardiff是有好感的。但威爾斯的教育水平說實話真的比英格蘭要差一籌。
有些科目老師壓分掛科,學生就不爽於是投訴了。
No.7 Wrexham Glyndŵr University
這個學校原來叫格林多大學,這個學校也在威爾斯,在2016那一年後又改名成了Wrexham Glyndŵr。讀這個學校的學生其實比較不多,一般是去讀top-up的或預科的。也有的被中介坑去讀本科。
這個學校就比較坑了,在2014年的時候甚至被英國內政部撤銷過國際學生入校許可的。因為違規大陸招收國際學生,雅思不夠的也招。學生水平各種都有。
現在改名了。不過也沒關係,大家知道的也不多。
No.6 Newcastle
紐卡斯爾大學上榜估計很多他們家畢業的要不開心了,不過不開心也沒用,去找OIA去哈。
吐槽的地方就不說太多,怕被紐卡斯爾學生恨。不過學校的確是offer機,學生生源水平的確是多樣的。好的學生的確也特別多,很多讀二碩去Edinburgh或KCL繼續進修的。但混日子的也多,有的甚至碩士讀完,論文要代寫。考試也各種被掛,拿不到學位,只能拿結業證,就急了,被投訴了。
No.5 Leicester
萊斯特大學的口碑一直是在風口浪尖的,這個學校除了傳媒特別拿的出手之外。其他好多專業口碑是走下滑路的。這個是實話
學校也試圖挽救,比如提供學生15%獎學金減免,豐富學生的社團活動,對國際學生更多關愛。但這沒啥用,學生在Leicester的矛盾比較多,那邊治安也一般。有學生住一樓的還被盜竊電腦什麼的。
No.4 London South Bank University
倫敦南岸大學,和Southampton沒關係哈。這個學校1892年創建,之前一直是理工學院,1992年才獲得大學的資格。
學校比較新,招生比較困難,很多學生就是在信息不全的情況下被機構送到了這個學校。然後自己語言能力也比較弱,體驗度也一般,國際學生和學校的摩擦就比較多。
No.3 Liverpool
利物浦大學上榜我是一點不意外,畢竟這個學校也寬進嚴出,也容易掛學生。而且治安一般,被偷竊事件比較多。
學校中國學生特別多,屢有作弊事件,當然作弊的不只是中國學生,學校也是郵件老要強調考試紀律。作弊被抓就要被退學。學校甚至會舉報到UKVI那邊。
還有之前的倫敦校區,反正摩擦比較多。
No.2 Cardiff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卡迪夫都市大學,威爾斯的學校都上榜了,沒辦法,可能是因為OIA機構就在威爾斯的原因,學生可能覺得比較方便比較親切吧。
這個學校排名比較弱,去那邊的學生很多本身背景也比較弱,有小部分學生喜歡打醬油混個學位出來的。也有的學生是合作項目過去,能選的餘地不大。但反而合作項目過去的學生生源比較好。
這個學校的老師其實nice的比較多的,別看學校綜合排名一般,但學校很耐心經營。但學生質量的確不行,很多學生為了能畢業老想著走近路,一來二去之間就有摩擦了。
No.1 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倫敦都會大學這個學校知道的學生也少,這個學校是2002年由北倫敦大學和倫敦吉爾霍德大學合併而成的。學校比較小,也比較新,招學生也比較困難。
基本是對國內機構重賞之下的情況下去招學生的。所以生源質量就比較差,學生有的感覺也被騙了。學校也被英國邊境管理局警告過,並取消過給非歐盟國際學生的招生資格。
甚至學生不得不退學轉入其他學校,幾年前風波不小,很多學生在哭訴。當然,現在許可已經恢復。
總了個結,OIA出這個數據主要是幫助學生維權,並警惕英國一些個學校,減少和學生的摩擦。
但對我們中國學生來說,也是可以適當規避的地方。像現在正值2021fall申請的高峰,有些學生可能因為信息了解不全,又不經常查閱資料遭遇有些機構蒙蔽,然後浪費時間經歷成本去讀一些個會後悔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