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國上演諜戰大片,美國被曝監視丹麥等多國

2020-12-14 天眼新聞

美國德克薩斯州洛克希德-馬丁的工廠中,丹麥皇家空軍的第一架F-35戰機正在進行最後的總裝。一個多月後,飛機就將正式下線。

近日,美國對盟友丹麥實施監控的醜聞,卻把這個項目推上風口浪尖。據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視的目標包括丹麥財政部、外交部以及丹麥防務企業Terma公司,而後者也是F-35戰機零件提供商。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工廠丹麥皇家空軍首架F-35戰機

在2015至2016年期間,丹麥準備以數十億美元的價格購買新式戰鬥機,以替換老化的F-16戰機。消息人士稱,遭遇美國監視還有歐洲戰鬥機公司和瑞典薩博防務集團。這兩家公司當時都參與了招標項目,分別提供「颱風」戰機和「鷹獅」多用途戰機。

可想而知,丹麥最終還是選擇了美國公司生產的F-35戰機。當地媒體指出,戰機招標項目正是美國的重點監控的對象,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很可能藉此擊敗歐洲對手贏得軍火大單。

丹麥廣播電視臺發表文章《機密報告:美國監視丹麥政府部門和國防工業》

消息人士還爆料,美國除了對丹麥實施間諜活動外,瑞典、德國、法國、挪威和荷蘭也被列為監視目標。

專家指出,美國在全球範圍廣泛從事監控活動,威脅世界各國網絡安全,與其四處鼓吹的「保護網絡安全」自相矛盾。丹麥監控事件讓「美式雙標」體現得淋漓盡致。

Xkeyscore,神秘的監視系統

首先,讓我們了解下美國是如何對丹麥進行監視的。

據匿名知情人士透露,這個監視系統名為Xkeyscore。其實早在2013年,這個系統就被「稜鏡門」事件主角斯諾登爆料了。

美國新聞網站《The Intercept》

Xkeyscore曾被美國新聞網站《The Intercept》形容為「美國國安局的谷歌搜索」,照片、文檔,語音呼叫,網絡搜索......網際網路的一切都很難逃過它的「法眼」。至於美國用它訪問過多少信息,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全球海底通信電纜圖

那麼,Xkeyscore監視系統是怎麼運作的呢?

我們知道,連接網際網路的通信電纜遍布全球,它們都鋪設在海洋幾千米深處。目前,連接美國和丹麥的「美人魚」就是最新鋪建的海底通信電纜之一。

連接美國和丹麥的「美人魚」海底通信電纜

美國國國安局通過Xkeyscore系統,來監測通信電纜上的信息,並儲存在可供搜索的大型數據中心裡。而從丹麥通信電纜搜集的數據,就存儲在位於丹麥阿邁厄島上的桑艾厄數據中心,它正是在美國的協助下建造的。

丹麥阿邁厄島上的桑艾厄數據中心

1997年,美國和丹麥達成了一項非常特殊的協議,丹麥授權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丹麥防務情報局從通信電纜訪問原始數據,這讓Xkeyscore系統從通信電纜搜索數據成為可能。

美國國家安全局正是利用這個合作項目,來監視丹麥的政府部門及軍工企業的。哥本哈根大學刑法名譽教授喬恩·維斯特加德表示,丹麥法律規定,外國情報部門是不能對軍事信息或政治敏感信息進行監視的。針對在美國和丹麥情報合作中可能存在的違法行為,丹麥政府已組成專門委員會展開調查。

「清潔網絡」計劃打臉美式雙標

實際上「丹麥監控門」事件並不是特例,美國在網絡竊密方面已是渾身汙跡。

作為超級大國,美國肆無忌憚地對包括盟友在內的其他國家進行監聽,就連德國總理默克爾也難以倖免。此外,」稜鏡門」和「梯隊系統」等秘密監視項目的曝光,更令美國「黑客帝國」的形象暴露在世人面前。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更加諷刺的是,美國一邊通過滲透通信電纜等基礎設施,實施大規模網絡監控;利用與盟友的情報協議,以商業為目的監視歐洲國家;另一邊卻忙於推銷「清潔網絡」計劃,鼓吹所謂的「保護網絡安全」,並對其他國家指手畫腳,舉全國之力在歐洲封殺中國科技企業華為。

對於華為「網絡安全」的指證,沒有一個國家能拿出證據,但美國通過通信網絡對其他國家甚至是美國的盟友進行間諜活動卻是證據確鑿。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F-35戰鬥機

英國政治評論家湯姆福迪表示,「丹麥監控門事件」是一個巨大的諷刺,它暴露出了美國的偽善。美國向其他國家宣傳「清潔網絡」,表達對於間諜活動的恐懼,而這次事件卻恰恰揭露了美國排除華為技術進入歐洲5G網絡的真正目的。事實上,美國正是為了其全球監視計劃的霸權不受約束,不受挑戰,可以肆無忌憚地竊取其它國家的信息和情報。

美國「清潔網絡」計劃並不清潔,它對歐洲國家的威脅其實更大。此次美國監控丹麥事件,無疑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臉,再次讓「美式雙標」現了原形。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 劉娟

編審 周文君 施昱凌

相關焦點

  • 美國國安局被曝監視丹麥政府部門及軍工企業
    丹麥廣播電視臺17日報導稱,丹麥國防部發言人貝特爾森認為,如果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視了丹麥的重要利益,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報導稱,丹麥政府將組建委員會對丹麥防務情報局進行調查,關於其是否違反相關法律,是必須回答的關鍵問題。這一調查委員會將由丹麥司法大臣、國防部部分人員、五名議員、及三名國家法官組成。
  • 美國新「電影」,「諜戰大片」打臉黑客帝國
    在2015年到2016年期間,丹麥為更新自己本國服役已久的戰鬥機F-16,決定花費數億美元購買新式戰鬥機,當時參與競標的有洛克希德馬丁,還有歐洲戰鬥機公司和瑞典薩博防務集團,丹麥最終選擇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F-35,但是近日有消息披露,美國不僅在對丹麥財政部和防務企業TERMA公司實施監控,另外兩個競選公司也在美國的監控範圍內。
  • 美國竊取120國機密監視德國總理,已成真正的黑客帝國
    誰才是全世界最大的黑客?據環球網報導,美國情報部門自冷戰時期至2000年代初期,一直控制著瑞士的一家加密公司—克裡普託,從而向外國政府和企業出售加密機器。這麼做,既賺取了數以百萬計美元,又收集了大量重要情報。
  • 丹麥媒體:美國濫用與丹麥情報合作,監視政府部門和國防工業
    當地時間11月15日,丹麥廣播電視臺(DR)報導,美國國安局(NSA)利用丹麥和美國之間的最高機密合作項目,有目的地監視丹麥的政府部門和私人公司。這些是丹麥防務情報局(FE)內部舉報人在2015年左右提交的一系列保密報告中得出的結論。
  • 外交部:事實一再證明,美國是名副其實的「黑客帝國」
    問:據報導,美國情報部門自冷戰時期至2000年代初期,一直控制瑞士加密公司克裡普託( Crypto AG ),向外國政府和企業出售加密機器,一邊賺取數以百萬計美元,一邊收集重要情報。美國情報部門有辦法解碼該公司加密設備的相關技術,從而竊取多達120個國家的機密信息。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怕被人跟蹤監視?軟體工程師為特斯拉汽車研發實時反監視工具
    可能很多人都幻想過自己是一名類似於007的特工,而且很多諜戰大片中,主角們開的汽車都非常酷炫,不僅速度快,甚至還可成為武器或者能夠反監視,據外媒報導,Tevora公司的一名軟體工程師Truman Kain就為特斯拉汽車研發出一款名為Scout(偵察器)的工具,可用於特斯拉汽車的哨兵模式
  • 路透社:俄羅斯黑客入侵Microsoft 365,監視美國財政機構數月
    IT之家12月14日消息 據路透社報導,黑客通過入侵美國財政機構安裝的 Microsoft 365 的電子郵件,對其進行了數月的監視。黑客能夠攻破微軟平臺的認證控制,而且看起來非常複雜。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俄羅斯黑客被認為是這次攻擊的幕後黑手,這與最近披露的美國一家擁有政府和商業合同的大型網絡安全公司 FireEye 被黑客攻擊有關。類似的工具也被用來入侵其他未披露的政府機構。
  • 科幻經典《黑客帝國》上映20周年 出道即顛峰 沃卓斯基們江郎才盡...
    最後電影呈現的結果非常出色,尼奧和墨菲斯兩位典型的美國大漢穿著功夫訓練服大秀拳腳,你來我往攻防轉換,為多以迎難而上的好萊塢肉搏動作片帶去一股清新之風。片中演員也對八爺的武指讚不絕口,「是袁和平開啟了我們拍動作片的潛力。」基努·裡維斯更是憑藉本片晉升動作片明星。
  • 美才是黑客帝國
    有記者提問,美國國會參議員克魯茲和盧比奧在一封信裡邊告訴太平洋島國說,中國正在資助華為海洋網絡有限公司競標太平洋海底光纜項目,以便進行間諜活動和地緣政治脅迫。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你提到的個別議員逢中必反,熱衷於炮製各種謊言抹黑中國,並以此謀求政治私利,毫無政治誠信可言。有關說法完全是對中國企業的污衊抹黑,是為美方無理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編造藉口。」趙立堅回應。
  • 從「稜鏡」監視事件看美式虛偽
    除蘋果之外,包括微軟、雅虎和谷歌在內的8家美國IT巨頭均充當了國家安全局的「眼線」 。  按照《華盛頓郵報》6日的報導,這一代號為「稜鏡」的秘密情報監視項目從2007年就已經開始了。該項目由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開展。  有關「稜鏡」項目的報導正在全世界引起恐慌,甚至美國的盟國都對此進行了指責。如今,牽涉其中的IT巨頭都在忙著撇清關係。
  • 《黑客帝國》與賽博朋克文化
    二十年前《黑客帝國》第一部上映的時候,筆者還是一個剛上大學的懵懂土鱉少年。那個時候在某大學的圖書館放映廳公然有好萊塢盜版電影同步放映(直到現在我都沒搞明白片源是從哪兒來的)。所以我在1999年幾乎是跟美國人民同步看的《黑客帝國1》。
  • 電影幕後故事:《黑客帝國》為什麼能成為經典?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回顧驗證《黑客帝國》改變好萊塢和影史的八大關鍵。 宛如和式的道場,上演的是比香港功夫片更浮誇華美的東方術武對打(和鋼絲的完美應用)!這或許是沃卓斯基姐妹的劇本設計,但卻完完全全是「八爺」袁和平身為武術指導的作者印記。
  • 俄羅斯黑客攻擊美國政府?白宮高官中斷外訪緊急回國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2月15日報導,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15日縮短了訪問歐洲多國的行程返回美國,處理一起被懷疑是俄羅斯黑客攻擊美國政府機構的事件。
  • 紐盾:史上最燒腦的12部黑客大片
    紐盾:史上最燒腦的12部黑客大片 2016年12月08日 06:52作者:廠商投稿編輯:丁蓓蓓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說到最早看到的電影特效,我想大家都會想到《黑客帝國》這部電影,炫酷的槍戰以及各種匪夷所思的動作,讓人看的熱血沸騰同時還了解到一個新的名詞:黑客。
  • 《黑客帝國1 The Matrix》深度影評
    這是黑客的帝國,程序和代碼歡迎大家的到來。一千個人看《黑客帝國》,就有一千種解讀。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也因此成為了一種獨特的電影文化現象,並成就了一部神片的誕生。用以解構《黑客帝國》的方式和理論林林總總。
  • 美國財政部被黑客監視長達數月,CISA 和 FBI...
    黑客技術哪家強,美國稱第二沒人稱第一。網絡安全局作為美國政府的官方技術部門,更是高手中的高手,這次居然沒攔住外國黑客的進攻?沒錯,就是沒攔住。最新消息,美國財政部居然被黑客監視了數月。看來,這次的黑客組織還是個硬茬。據路透社報導,近日,美國財政部發現他們遭遇了 APT 攻擊,報導稱該黑客組織不僅了攻擊財政部和商務部的國家電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即微軟 Office 365),黑客可能還攻擊了其他美國政府機構。
  • CIA正監視中國?宣揚冷戰式諜戰是搞政治動員
    【環球網軍事綜合報導】日前,美國中情局(CIA)首位女局長哈斯佩爾在上任後的首次公開演說中表示,CIA正在監視中國的全球意圖。美國情報部門掌門人的這番毫不遮掩的露骨表述,使人不免想起與「冷戰」如影隨形的「諜戰」戲碼。
  • 丹麥:美國人,不講道德,連盟友都搞
    據丹麥廣播公司(Danmarks Radio)15日報導,美國安局通過丹麥和美國的情報合作項目,對丹麥政府部門、軍火公司以及丹麥的兩國進行監聽。丹麥廣播公司對此進行了深度報導,一名來自丹麥情報防務局的內部人員對美操作進行舉報。
  • 《青盲》類型歸屬爭議 網友定位「非典型諜戰」
    監視而該劇的「非典型諜戰」風格更在網友之間引發熱議。有網友表示:「雖然《青盲》劇情複雜,疑點重重,堪稱一場高智商的較量,但張海峰的營救任務卻讓人看不到絲毫諜戰劇的影子,倒更像是一部懸疑劇。」對此編劇張海帆表示:「《青盲》由於時間背景和故事架構的相似,很容易給人以正統諜戰劇的印象,但了解之後就會發現它和一般意義上的諜戰作品有天壤之別。」
  • 機器人三定律、費米悖論與黑客帝國
    1艾薩克·阿西莫夫是我非常喜歡的美國科幻小說作家。他的《基地系列》和《機器人系列》是科幻史的不朽豐碑。2電影《黑客帝國》:影片講述了一名年輕的網絡黑客尼奧發現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實際上是由一個名為Matrix「矩陣」的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的,尼奧在一名神秘女郎崔妮蒂的引導下見到了黑客組織的首領墨菲斯,三人走上了抗爭矩陣徵途的故事。《黑客帝國》三部曲我認為是科幻片的頂級作品,比星球大戰九部曲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