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唐晶 燕趙都市報 收錄於話題#石家莊記「疫」4個
新冠疫情衝擊之下,石家莊、邢臺、廊坊等地出現新冠確診病例。我省迅速行動起來,打響了一場疫情防控殲滅戰。石邢廊三地實施全域閉環管控,社區村莊封閉管理,全員開展核酸檢測。
疫情肆虐,全民在行動。在攜手抗疫過程中,每一個平凡的人,在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中,都擁有了一份不平凡的經歷,這種經歷或影響了自己的生活,或顛覆了自己的觀念,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記。所有的一切都值得記錄。
即日始,燕趙都市報開設《我的抗疫生活》欄目,以文字、圖片等形式聚焦那些在疫情風暴最中心的凡人凡事。攜手抗疫,每個人都了不起。
1月12日7時許,張研出門去上班時,8歲的兒子昊昊睡得正香。廚房裡留足了兒子的一日三餐,餃子、米飯、雞蛋、麵包、香腸還有水果,滿滿當當堆在料理臺上。
張研是河北省直屬機關第二門診部的一名護士。疫情期間,丈夫在內蒙古趕不回來,她要到崗工作,白天只能留昊昊一個人在家。12日,張研要和同事們一起到林蔭大院為居民進行核酸採樣,而自家所在的聯盟小區也要在這一天進行二輪核酸檢測。她拜託了一樓的鄰居張翠英到時候帶昊昊過去,擔心自己晚上回不來,又在微信裡給兒子留言:「要是害怕,就讓張阿姨過來陪你。」
張研給兒子準備的飯菜和零食(受訪者供圖)
近鄰
12日一早,聯盟小區西芩園檢測點的二輪核酸檢測如期開始。聽到志願者在樓下用大喇叭通知居民出來檢測,張翠英趕緊上樓去叫昊昊。
原本預計的檢測時間是上午10時,現在突然提前了兩個小時,昊昊還沒起床。張翠英敲了半天沒人開門,只好自己先去做了檢測,同時聯繫了張研。張研那邊忙不過來,又聯繫了遠在內蒙古的丈夫,讓他給兒子打電話。線上線下「輪番轟炸」,總算把睡得正香的男孩從被窩裡拽了起來。
昊昊還沒完全醒過神兒,一臉懵地拎著自家的戶口簿,牽著張阿姨的手去檢測點做了核酸檢測。看到孩子沒有家長陪同,聯盟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急忙過來對情況做了記錄——疫情期間,小區這些有特殊情況的居民都會被記錄在案,會有志願者進行相應的幫扶。得知昊昊一直有鄰居幫忙照料後,工作人員稍稍放了點兒心。
張翠英和張研住在同一個單元,一個一樓,一個三樓,是多年的鄰居。幾年前,張研買了聯盟小區的這套房子,裝修時看到樓下張翠英家開著門,裡面也正在裝修,就過去交流了一下經驗,兩家人就這麼熟識了起來。後來前後腳搬的家,關係一直不錯。
張翠英帶著昊昊在小區做記錄。
張研老家在鹿泉,丈夫在內蒙古工作,很少回來。家裡兩個孩子,小兒子留在老家交給老人照看,老大昊昊因為要上學,跟著媽媽住在石家莊。張研平時一個人帶孩子,遇上什麼事兒,張翠英兩口子沒少幫忙。去年9月有一天凌晨1時許,昊昊突發急性喉炎,說不出話來,張研急得手足無措,就是張翠英的丈夫劉先生及時幫忙,大半夜地開車送孩子去了醫院。
提起張翠英一家,張研諸多感激,她說自己在這個地方也沒有別的親戚朋友,這幾年和張姐一家處得像親人一樣,多虧了他們照顧。尤其是疫情期間,她要外出工作,這份鄰裡間的守望相助,解決了她的後顧之憂。
陪伴
今年1月6日,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石家莊社區實施閉環管控。身為一名護士,張研無法像其他人一樣閉門不出,依然要正常到崗工作。本想把放了寒假的昊昊送回鹿泉老家,但沒來得及,於是每天只好留他一個人在家裡。
「好在他現在大了,熱水器和燃氣我都會關掉,水電什麼的他也不會亂動。」張研每天早晨出門前會給兒子準備好一日三餐,餓了他就自己用微波爐熱點飯吃。「我不在家看著,寫作業什麼的不好說,主要是安全就行了。」
張研拜託張翠英幫忙照看下兒子,也告訴兒子說有事就去找張阿姨。有時張翠英的丈夫劉先生會上來給孩子做飯,不過小傢伙似乎並不願意麻煩別人,總說自己一個人沒問題。
兒子昊昊用畫為河北加油。
12日,又是媽媽不在家的一天,除了早晨這通忙亂,昊昊的生活一切如常。自己在家看會書,看會電視,半天時間就過去了。
將近14時,張研在檢測點的工作暫時告一段落,抽空給昊昊發消息問他有沒有吃午飯。微信裡還收到了張翠英的消息,說你家昊昊可懂事了,自己在家一點兒也不鬧。張翠英還給他們娘倆送了點麵條,說等張研晚上下班回來後,煮一煮就能吃。
林蔭大院的採樣工作一直持續到21時30分以後才結束,社區給醫護人員送來了包子。張研等人吃完飯回到單位,同事郭姐又特地開車把她送回聯盟小區,一直送到她家樓下。這時已經是22時30分了,張翠英還在家裡陪著昊昊。
張翠英在陪昊昊一起下棋。
張翠英是蘇寧電器的一名員工,最近去不了店裡,一直在家辦公。當晚開完網絡會議,她特地上樓看了看昊昊。「我說你要是怕,我就坐在這兒陪你。我問他怕不怕,他說『還行吧』。」小男子漢死撐著不肯說害怕,聽起來卻有點兒沒底氣。張翠英還是留了下來,陪著孩子說說話,一直等到張研回家。
這不是她第一次過來陪昊昊了。前幾天有一次,張研因為工作原因要24小時待在單位,晚上沒回來,張翠英就在她家待了一晚上陪著孩子。張研說,其實兒子以前挺膽小的,有時候她下樓一會兒,孩子自己在家就會擔心害怕。
禮物
1月13日,昊昊很開心,媽媽今天在家休息,沒去上班。
這是難得的休息日,1月6日以來,張研一直都很忙。疫情形勢嚴峻,她所在單位全員上崗。石家莊市民居家抗疫,門診部開通了送藥熱線,為居家不便的患者提供送藥上門服務。張研等工作人員也要參與接熱線、送藥等工作。「有時下班時看看需要送的藥品,有順路的就幫忙送一下。」此外,張研和同事們也都參與了採樣工作。
1月11日,到林蔭大院進行核酸採樣的前一天,張研下班回來後,到小區一家熟食店給兒子買了點豬肝豬蹄,之後還想買點雞爪。店主問她怎麼這個點兒才回來,她說自己在醫院工作,對方又問:「那你去採核酸嗎?」聽到她說去,店主當即表示那這兩個雞爪送你吧,不要錢了。
張研很感動,直說大家對自己都很好。那天在林蔭大院採樣時,她偶遇了昊昊幼兒園同學的家長丁姐,當年她沒少拜託丁姐家的老人幫忙看昊昊。丁姐一家七口過來做核酸檢測,看到她來採樣很意外,問她兒子怎麼辦。聽她說昊昊一個人待在家裡,丁姐立即回家拿了一大兜吃的過來,非要她給孩子帶回去。
張研笑著說,這是核酸檢測採樣那天,孩子幼兒園同學的媽媽丁姐給的吃的。
橘子、蘋果、方便麵,看著這份特殊時期的禮物,張研感慨說,這些東西平時可能不值多少錢,但現在誰都知道,買點東西挺不容易的,她很感念人家的這份心意。
患難見真情。當疫情來襲,醫務人員成了在前線衝鋒陷陣的戰士,而他們的遠親、近鄰,熟悉的、陌生的朋友,則用一份份各盡所能的關愛與支持,為他們撐起了堅實的後盾。
採訪快結束時,張研再三對記者說,同事們都比自己要辛苦得多。按照省衛健委的安排,她所在的門診部也抽調了部分醫務人員赴藁城區支援核酸採樣工作,那些同事的工作要更辛苦也更危險。留守市區的同事們也很不容易,就在採訪過程中,她還有同事在核酸採樣流動車上忙碌。
「大家真是都挺不容易的。」張研說,現在正是需要醫務人員的時候,服從單位工作安排全員上崗,這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必須去,不能講條件。比起其他同事和同行,自己遇到的這點困難其實算不了什麼,何況還有那些熱心的鄰居和朋友們幫忙,她更希望記者去關注這些人。
患難見真情
攜手共抗疫
謝謝你
每個平凡的石家莊人!
來源/燕趙都市報
燕都融媒體記者 唐晶 文/圖
原標題:《石家莊記「疫」|抗疫護士:8歲兒子一個人留在家裡...》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