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家長嗎?是!就點標題下方藍色的 家長慧 三字,然後點關注,您就可以享受到我們為您提供的最新教育和健康等信息。
全國徵集:喜迎鼠年,曬照片贏大獎!
最全英語音標學習教程,七年級英語學習必備!
寒假閱讀計劃:每天閱讀30分鐘,提高語文成績一大截!點擊進入學習
除夕之夜,春晚中賈玲和張小斐、許君聰、卜鈺、孫集斌的小品《婆婆媽媽》仍縈繞在心間,不僅僅是幾位演得好,更是小品直擊「婆媳矛盾」現場,引起眾多家庭的共鳴。
慧姐也覺得:
慧姐分析了一下婆媳關係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婆婆的原因。有些婆婆對兒媳婦懷有先天性敵意,婚姻中愛的缺失和匱乏,讓她與兒子捆綁共生在一起。
這樣的婆婆,任憑多好的兒媳,都是來和她搶兒子的敵人。在這個人出現之初,她便已經劍拔弩張,時刻準備開戰。
還有的婆婆自己吃過苦,便不能看到媳婦享樂。比如這個小品裡賈玲演的這類婆婆,有一種報復性心理代償。兒子一離開以後,賈玲就端起了婆婆的架子,像當年婆婆對待自己那樣,想要將傳統傳遞下去。
「我當初沒能得到的,你也不能得到。我曾經沒能享受的,你也不配享受。」
她會緊盯著媳婦的每一次消費,每一分享樂,每一線幸福,都與之不共戴天。她的潛意識裡還會有對媳婦年輕的妒嫉,這種常常是她自己沒有意識到,但在言行上體現出來的。比如要求兒媳婦穿得跟她一樣老氣橫秋。
潛臺詞就是:我失去了青春,你也不能有。
二是媳婦的原因。也的確有一些媳婦,對婆婆懷有天然的恨意。
比如同樣的問題,出現在自己的親媽身上,就可以忽略不計,出現在婆婆身上,就變得罪不可赦,恨不能天打雷劈。
從心理學角度,如果一個女性,在原生家庭裡從小壓抑了很多對母親的憤怒,無法表達和釋放,那麼當她進入婚姻後,遇到另一個女人,便會把這份恨意投射到婆婆身上。壓抑有多深重,發洩就多強烈。
她會把投射無限放大,一點小事都歸咎於婆婆差、婆婆渣。
這份投射,往往是她自己覺察不到的。
三是男人的原因。其實所有婆媳關係問題,最終都繞不過男人。「會做的男人兩頭哄,不會做的男人兩頭傳。」只是現實日子裡,真正會做的、有情商的男人太少了。比如這個小品中,公公只會和稀泥,說兩面的話,致使婆媳矛盾一直都沒能直接面對。兒子大偉似乎是上帝視角,上場就明白自己媽媽和媳婦完全是逢場作戲,在婆媳矛盾中既不站自己媽媽,也不站媳婦,一直扮演吃瓜群眾的角色。
其實,婚姻的本質是兩個原生家庭之間的相互博弈,結婚前他是什麼樣子,結婚後就是什麼樣子,期待另一方按自己的期望改變,是婚姻爭吵的最根本來源。
如果你可以提前了解到這個人的原生家庭,可以避免許多的悲劇產生。
薩提亞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會影響他的一生,其中包括他的婚姻。
從我們出生開始,就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響,父母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做事風格、夫妻情感、家教傳統等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
嫁人不是嫁給了一個人,而是嫁給了他整個人背後的原生家庭,嫁給了一種生活。
很多時候我們總在說三觀不合,其實三觀並不是要求完全一樣,而是能夠求同存異,你跟我雖然不一樣,但是我能尊重並包容你的與眾不同。
你喜歡吃路邊麻辣燙,我喜歡去精緻的西餐廳,你喜歡種你的大蒜,我喜歡買我的口紅。但是我能理解並接受你的愛好,也願意和你一起去吃路邊攤,五花肉,去購買各自的限量版。這就是求同存異。
而你鍾愛坐在路邊攤嚼著大蒜,我喜歡穿著正裝優雅的坐在咖啡館喝咖啡,你硬說我喝咖啡是裝逼,非說自己嚼大蒜才叫活的自在,這才是真正的三觀不合。
所以,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內核,那就是尊重並包容對方的與眾不同。
就像是這幅圖一樣,包容和尊重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能夠容忍對方的與眾不同。
我曾經聽過一句話:婚姻中,家庭中,夫妻之間,婆媳之間,愛不愛是其次,相處不累最重要,我相信一旦走入婚姻裡的人,一定會對這句話有著非常強烈的認同感。
因為婚姻本身是極其乏味的。一個屋簷下,生活著幾個截然不同的靈魂,甚至連說話的空氣都會感覺到窒息,這樣只會讓人生越過越絕望。
奉勸各位還沒有結婚的:三觀不合,死都不要結婚!
結了婚的,大家就各司其職,各就其位,承擔自己該承擔的。
因為媳婦是「後來者」,婆婆理應多一點寬容與接納。做不到親近,起碼學會界限和尊重。
媳婦作為晚輩,尤其是生長於新時代、接受過更優質教育的新女性,也應該比婆婆那代人具備更大格局和更多智慧。
而男人,也別只會叫苦喊累。老媽和老婆關係好了,你才是最受益的那個。
最後,您對昨晚的小品有何感想,你們家的婆媳關係又如何,歡迎文末留言!
抗擊新冠肺炎,家長和孩子,春節儘量不出門!出門一定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咱們一起努力,打贏這一仗!
關注家長慧,點擊菜單,免費獲取中小學生必備的十大學習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