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女一詞來自日語,指對耽美文化特別愛好的女性。
日文中的「腐女」寫作「腐女子」,讀作fujoshi,和「婦女」(寫作「婦女子」,讀作fujoshi)讀音一模一樣,是日語中常見的諧音遊戲。和中文中的「腐」一樣,日語中的腐有腐壞和不可救藥的意思,這個稱呼是腐女群體自嘲性質的玩笑,主要在社群內部使用。在日本,外界人士直接管別人叫腐女,有時會被認作不禮貌的行為。
「腐女子」開始以現在的意義使用,始於2000後在日本網絡論壇2 channel上。2004年的網絡小說《電車男》風靡一時之後,小說中敘及的腐女及其文化開始大規模進入主流媒體視野。自此之後相關媒體報導也開始多起來,包括動畫和電視劇在內的主流媒體也開始表現這個群體的生活。於是在日本,「腐女子」成為和「宅男」相對的一個稱呼。當這樣應用的時候,腐女一詞也覆蓋了女性御宅族,「宅女」的群體。在中文同人圈早期,「同人女」相對應的稱呼是「良識男」。隨著日本漸漸將腐女視作御宅族的女性形式,宅男和腐女的對舉和對立關係也被帶入了中文語境。但中文中「腐女」和「女性御宅族」較少混為一談。
在中文同人圈中,對於喜愛耽美的女性,早先稱呼為「同人女」。另一個稱呼「耽美狼」則被認為是「同人女」的高級進階形式。這是由於最早中文的耽美寫作是從同人開始的,且同人寫作中耽美所佔比例相當大,因此喜歡同人的女性往往喜歡耽美。「同人女」的這個用法常導致兩種誤解,一是認為同人全都是耽美同人(這顯然是不對的),二是在外界看來,「同人」的「同」會被誤解為「同志」「同性戀」的意思,雖然這兩者毫無關係。所以「腐女」一詞漸漸取代了「同人女」成為群體性身份稱呼。
在腐女眼中,BL雙方分攻受,而攻受又分別能夠分為許多不同的種類搭配,其中的社群方言詞彙多得難以想像,想要一一解明是十分困難的。(圖為日劇《朝五晚九》中的腐女百繪老師)
和御宅族身份類似,腐女的身份屬於一種地下身份,一般不會輕易拿出來和非本社群內的人交流,內部通用一套非常複雜的社群方言。腐女一般對社群有著極強的歸屬感和身份認同。在中國耽美文化的早期階段,很多同人女以歸屬於這個對同性戀更加寬容且更加國際化的群體感到自豪,耽美論壇露西弗上有一個口號,叫作「同人女有義務比別人更有文化」。這種自詡的精英性質使得早期耽美寫作有一種明顯的追求完美的趨勢。
「腐女」喜歡看男同,但並不意味著她們本人就是同性戀。在許多描述腐女的影視作品中,腐女們甚至還會影響到自己的男朋友,讓他們也喜歡上腐,這同樣不意味著將男友變成同性戀。(圖為日本電影《我的女友是腐女》劇照)
一般認為耽美是一種純粹女性向的文類。雖然也有男性喜愛並閱讀耽美,但是總體來說,女性審美和身份統御著這類寫作的外觀,社群中少量的男性也往往會以女性的假名和身份在網絡上活動。喜愛耽美的男性以前被稱作「同人男」,最近也稱作「腐男」。都市傳說中認為腐男的性取向都不是傳統異性戀,但事實上和腐女一樣,腐男的性取向並不單一,異性戀、同性戀和其他性取向人士都存在。
隨著「腐女」一詞的流行,「腐」成為「耽美」的近義詞,並由此衍生出許多派生詞。「腐向」和「女性向」的構詞方式一致,原詞在日語作「腐向け」,是「面向腐女」的意思,即作品中含有男男戀情的內容。這個詞多出現在日語二次元網站(如圖片網站pixiv和視頻網站niconico)的標籤中,表示作品內容屬性,並也隨之進入中文語境,也成為中文網站的常用標籤。「腐」指代男男戀情時,並不具備「耽美」的嚴肅唯美的指涉,因此更加中性隨意,並微帶自我貶抑以自嘲和防禦的意義。腐女通常作為一個社群身份名稱,或者個人身份使用。但是「腐」也可以單作為形容詞使用,形容某種情節非常像男男戀情,或者形容某人的思維特別善於聯想這類情節。在某些特殊語境中,腐也可以作為動詞使用,指創作男男戀情故事的行為。
《EVA》中的渚薰和碇真嗣(燻嗣)之所以被戲稱為「日本國民CP」,多少也有官方全力賣腐的原因。劇場版《Q》的海報中燻嗣在星空下背靠背共聽音樂的構圖讓人浮想聯翩。
《EVA》官方授權的遊戲《碇真嗣育成計劃》後附彩蛋《渚薰育成計劃》,也插入了許多服務腐女的「賣腐」內容,連彈幕都紛紛表示不忍直視。圖中彈幕提到的「緒方姐」和「石頭」分別指代碇真嗣和渚薰的配音演員緒方惠美和石田彰,而緒方惠美本人也是腐女。
有一個特殊的衍生詞彙「賣腐」,描述的是一種在腐女文化CP文化流行的現狀背景下,利用耽美寫作和配CP的常用慣例和俗套,故意套用這些套路,表現基情以吸引腐女觀眾,創造關注度的行為。這些行為的實施者可能是電視劇電影動漫等媒體作品的創作者,也可能是明星偶像等名人,有時也可能是生活中的朋友。然而在賣腐的同時,幾乎沒有賣腐的人會承認暗示的同性情愫有任何落到實處的可能。例如某些電視劇中,會出現兩個男主角像未挑明的情侶一樣行事(如互相凝視,肢體上看似自然卻略有躲閃的碰觸,說一些曖昧的類似示愛的言語等),但這些角色從不會真正出櫃,有的甚至會和異性結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