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的兒童城市空間是兒童最基本的城市權利 ,涉及到兒童權益保障。另外, 以兒童為中心的公共空間,對人的本身發展、對社會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社會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能夠享有兒童成長公共空間,對孩子相互之間的交往極有幫助,也促進了家長之間的交往。此外, 孩子對城市歷史文化的認知、能否對城市擁有歸屬感,與城市是否具有一定的公共空間有關 。城市要用環境教育和影響孩子,促進人與空間環境關係的再生產,用公共服務的方式保障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目前,我國真正的兒童公園還很少,且往往是與綜合型公園共存,兒童活動環境設計不重視兒童行為與心理的需要,整體水平較低。營造優質的景觀環境有益於形成積極的兒童戶外活動氛圍,對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紅孩兒經典案例
東風渠兒童運動公園 | 成都
這是向大眾展示以汽車知識的主題公園,設計的概念是融入當地城市文化,打造國內獨特汽車文化主題樂園。從而打造出集標示性、主題性、展示性、趣味性、聯動性於一體公共兒童空間。
以各個時代的輪胎為設計靈感,與現在流行的兒童遊樂設備相結合,採用現代、簡潔、流暢的線條,打開空間,營造別開生面的活力、趣味的兒童城市公園。
外圍及地面模擬兒童駕校來呈現,主要目的是讓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又能學習到公共運輸的知識,增強場景的生動性,自帶「網紅」屬性,成為整個兒童公園的另一個記憶點。
▼鍛鍊孩子的感統能力包括反射、運動平衡以及輔助大肌肉和精細肌肉的發展
趣味的攀爬設施,整體的設計由不同坡度的爬網組成。不同的爬網坡度,提供了更自由的選擇,滿足不同年齡孩子的攀爬和休憩。
兩個樹屋,中間的攀爬橋梁將其連結,這個能量樹是專門為兒童探險設計的。用滑行下落作為令人興奮的方式讓兒童再次回到地面。
▼兒童嬉戲於「輪胎」之上
採用彩色橡膠地墊,既豐富兒童的色彩認知,也擁有良好的彈性減震防滑性能,降低危險係數,讓孩子們可以盡情玩耍。
場地內,利用高差,營造趣味微地形空間,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豐富空間變化。鼓勵孩子們在此探索學習,發揮他們無限的想像力。
紅孩兒遊樂的整體設計與現在流行的兒童遊樂設備相結合,突出設備的娛樂性、體驗性和互動性,激發孩子的天性,鍛鍊孩子的膽識,增進親情的融入。營造活力、趣味、創意空間,也鼓勵父母和他們一起互動,共同度過一段美好的家庭時光。
GOAL!甜蜜抱激
項目概況 | Project overview
此項目位於兒童活動空間位於一個 T字路口,毗鄰蒲江河,周圍被一片生態樹林環繞,左右兩邊靠近小區住宅和售樓部。「泛足球、大運動、新商業」做關於兒童益智的活動空間,打造一個專屬於蒲江獨特氣質的兒童遊樂場所。
設計主題 | Design theme
我們是以「GOAL!甜蜜抱激足球樂園」為主題,甜是指」熱情助陣,歡聲笑語」蜜是指「戰後喜悅,充實可愛」,抱是指「足球精神,團隊協作」,激是指「激情昂揚,奮力搏發」。我們將以偏趣味休閒的活動為主,設置特色滑梯、兒童鞦韆、趣味沙坑、蹦床、攀爬設施等,營造一場充滿浪漫馬卡龍氣息的足球空間體驗盛宴。
設計理念 | Design concept
在現代 ,各種卡通形象成為成年人對於兒童生活的主要聯想。紅孩兒遊樂認為,這種聯想是一種成年人的「大人」主義,而非兒童內心的真實訴求。兒童不應生活在成年人創造的夢幻世界裡,而應被提供一處自由、包容的場所。
▼整體平面
此項目核心的空間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並突出了所創建的「純玩」理念,這裡面的設施通過精心的設計可以靈活的適用於3-12歲兒童。並能夠適應各種學習階段的兒童安全地探索整個空間。
在對多個社區兒童空間進行調研與體驗後,我們希望摒棄目前各種具象生硬、過度裝飾、浮於表面且缺乏想像力的兒童空間設計手法,轉而從空間形態本身的趣味性出發,將整個空間本身打造成一個巨大的玩具,讓孩子們毫無束縛地、自發地去探索、發掘和創造屬於自己的趣味空間和生動體驗。
▼不同角度效果呈現
▼分區效果
兒童的年齡定義是0~12歲,他們每個年齡都有各自的特點。0-2歲,需要成人輔助活動,感知力強;3-5歲,在成人的看護下活動,喜歡模仿和體驗;6-7歲,成人視線範圍內自己活動,個體表達強烈;8-12歲,可獨立活動,積累文化信息。
在空間的不同領域進行設置限定,可引導孩子們自發地探索自由與隱私的界限,促成其個性的發展。多變的空間類型,不僅可為孩子們提供探索的動力,也豐富了兒童間嬉戲與互動的方式。
▼場景中設備材質
我們在選擇設備時,注重設施的整體製造材料,充分考慮其耐用性,與此同時,選擇設施的材料、加工處理方式與防腐材料應該慎重,並且不會危及兒童健康。
遊樂設施的器材在安裝與維護上確保所有的緊固件、接插件、覆蓋設備、齒形墊圈、自鎖螺母、活動關節上的五金構件、軸承或套管與掛鈎都處於最佳使用狀態。
同時避免在遊戲臺面、滑梯或臺階上使用金屬裸面。因為在強烈日光的照射之下,金屬裸面的溫度就會升的很高,在這種情況下容易造成接觸者嚴重燙傷,但如果在這些設施表面設置的是木質、塑料、有鍍層的金屬或其他材料,那麼其表面溫度就會有效降低。如果在滑床上、遊戲檯面上、滑梯或臺階上使用金屬裸面或塗漆金屬面,那麼這樣的金屬表面應調整到不被陽光終年暴曬的方向。
▼絢麗而不雜亂、豐富而有序的空間環境
雅安熊貓綠島公園
項目簡介:
熊貓綠島公園位於四川省雅安市新老城之間的水中壩島上,青衣江和周公河交匯於此,是集文化活動、休閒體驗、健身康體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也是展示雅安這座生態文明城市時代精神的「城市會客廳」,體現了雅安綠色發展、生態旅遊融合和國際熊貓城的發展定位和目標。
在熊貓綠島公園設計方案已經原則通過之後,紅孩兒遊樂設計技術團隊調整深化方案,專門為兒童設計一個用心的兒童樂園。
「熊貓主題親子樂園之所以能夠產生如此巨大的社會效益,正是由於它不僅從本質上體現了『城市為人民而建』的公益性,同時又代表了雅安的文化特色、地域特色,具有鮮明的符號色彩,足以成為雅安的一張靚麗名片。
設計思路:
眾所周知,雅安是大熊貓的故鄉,為此,設計師團隊在規劃設計兒童樂園時與城市發展定位相結合,以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為主題形象,不僅突出了雅安「熊貓家園」的文化底蘊,為城市形象宣傳起到了積極作用。
雅安熊貓主題親子樂園從公園標誌性構築物到地面鋪裝均結合熊貓元素進行設計,並體現在制高點、特色鋪裝、雕塑和LOGO等多處。其中,最醒目、最具標誌性的便是樂園中央的熊貓塔。該塔是集城市地標、觀光和兒童遊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功能塔,塔高20餘米,塔身分四層,每層設旋轉滑梯,與塔身成環抱狀。塔頂的熊貓頭和塔身均具有夜景發光變色效果,在燈光交替變幻中,讓人們樂在其中、流連忘返。
與此同時,設計方案還以雅安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環境為靈感,提煉竹林、森林、水潭、丘陵、山峰、河流等6種自然場景特徵為設計語言,通過小品、地形、水景、鋪裝紋樣等方式,模擬6種自然環境空間並植入特色活動項目,在熊貓樂園裡呈現出不同場景和活動空間,同時從「聲」「觸」「視」「體能」「方向感」和「平衡感」等方面讓孩子得到鍛鍊。
蛙鳴水潭
水面溢水池的方式打造水潭,通過誇張尺度的手法,帶來新奇變化的空間感受
丘陵迷宮
塑膠地形圍合迷宮空間,不鏽鋼板做成熊貓腳印的圖案,引導兒童穿梭路線。
勇者山峰
兒童攀巖牆、組合爬網、穿梭廊、山峰滑梯等等,激發兒童的勇氣和平衡感,增強體能和信心。
竹林傳聲
綠色不鏽鋼管高低組合,模仿曲徑通幽的竹林山谷環境,兩兩一組通過地下管道連接,形成傳聲筒裝置。互動有趣的聲覺體驗
無邊森林
圓木樁座椅與地面以彈簧相接,即是休憩的區域,也是妙趣橫生的遊戲區域,可以鍛鍊身體協調性與平衡感。場地兩次的不鏽鋼鏡面牆相對而布,將空間既違和又無線放大。
此外,熊貓樂園的設計也充分考慮了對兒童的全齡關懷,針對不同年齡兒童的身體條件和心理需求,分為0~3歲、3~6歲、7~12歲、13歲或以上幾個區域,強調空間的遊戲性、參與性和安全性,從遊戲智力、體能鍛鍊、心理建設、社交能力等方面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熊貓樂園的設計還充分考慮了兒童監護人對場地的使用需求,特別是學齡前兒童的活動區域。熊貓樂園在每個活動分區周圍都設置了林下休憩座椅,以方便家長輕鬆看護和陪伴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