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家除了討論杭州地鐵四期規劃外,還有一個關於「良渚要建設幹垃圾分揀中心的消息」也是傳的沸沸揚揚。
在杭州網絡問政平臺,搜索關鍵字「良渚」,10餘頁都是與此相關的提問和建議。
△問政平臺截圖
那麼,這個幹垃圾分揀中心到底會不會建?具體位置在哪?
帶著這些疑問,小編在官網查到了相關公示文件。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項目選址論證報告。
4月26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餘杭分局公示了《良渚新城杭長高速北側地塊選址論證報告》。
該地塊位於餘杭良渚街道東蓮村,杭長高速北側,用地性質規劃為環衛用地,容積率不大於1.3,建築密度不大於60%,綠地率不小於10%。
根據選址論證報告,項目總用地面積7.41公頃,總建築面積91940平方米,擬建幹垃圾分揀中心和配套用房等建築。
其中幹垃圾分揀中心建築面積80000平方米,建築高度15米。
辦公建築、展示建築、研發中心、數據中心、食堂、會議及培訓建築等相關配套建築面積11940平方米,建築高度21米。
地塊徵求意見截止時間為5月8日,也就是說目前已結束徵求意見。
為什麼會引發這麼多網友的集中關注呢?小編簡單的整理了一些網友意見。
1、項目體量較大,垃圾堆積可能會對水質和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2、項目距離良渚古城遺址較近,會影響景區形象。
3、項目離住宅區太近,周邊有萬科大溪谷、香格裡拉、七賢郡、錦雲坊、竹徑雲山等小區。
4、垃圾運輸車增多,會影響行人出行安全。
可以看到,很多附近的居民都擔心這個幹垃圾分煉中心會對其生活造成影響。
然而,一直以來,與處理垃圾相關建築的選址一直是老大難問題。建遠了,會給垃圾中轉帶來不便,建的近,又會引起周邊居民不滿。
為此,餘杭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分局也做了相關回復。
《良渚新城杭長高速北側地塊項目》目前處於前期選址論證報告審查階段,本次公示主要為徵求社會各方意見。
該項目建設內容所說「幹垃圾分揀中心」,幹垃圾指可回收物,即家庭產生類似廢紙箱、玻璃瓶、礦泉水瓶、可樂瓶、舊衣物、塑料盆、廢金屬等。
項目是對這些可回收物進一步分類,然後作為原料打包外運至下遊資源利用企業。本項目無就地再製造和深加工,不涉及垃圾填埋和焚燒,不涉及廚餘垃圾收集處置。
目前網友的意見已列入了公示期收集到的意見之中,餘杭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分局將儘快梳理匯總社會各方意見,下一步將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嚴格依法依規對選址論證報告論證審查,通過聽證會等方式進一步聽取專家和群眾意見後,再決定項目是否實施。
對項目後續進展情況,餘杭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分局將通過公告等方式向社會公開,確保審查程序公開透明。
看來,目前這個幹垃圾分揀中心還未確定是否實施,希望相關的部門能夠與群眾好好溝通,大家也要理性的看待這件事情,爭取早日解決問題。
返回杭州365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