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10月石林野生蘑菇上市時,「菌」變成了石林人對各種野生蘑菇的標準稱呼,琳琅滿目、風味各異的「菌」,是石林人慾罷不能的美味,也是他們與棲居之地聯結的自然密碼。
今年的夏天,雨水充沛,陽光充足,這對菌子們而言是極好的天氣,最有利於蓬勃生長。一場場大雨過後,潮溼陰暗的山林裡,在雨水的滋養下菌子紛紛從土裡冒出頭來,這就是石林人夏天必不可少的美味,雨季吃菌,是石林人約定成俗的一件事情,我們一起來看看最近市場上都有那些美味又常見的野生菌。
一、乾巴菌
乾巴菌生長於海拔600~2500米之間的雲南松、思茅松、華山松、馬尾松林以及松、櫟相混的樹林中。菌體較大,由許多分枝呈扇狀的裂片緊密連接組成,表面呈灰白色或灰黑色。
喜食之人稱其肉質脆嫩味美,不喜之人稱其一股黴味。由於難以實現人工養殖,故十分稀有珍貴。
二、雞樅
《黔書》有云:「雞樅,秋七月生淺草中,初奮地則如笠,漸如蓋,移晷紛披如雞羽,故名雞,以其從土出,故名樅。」
無論是燉湯還是清蒸,都能夠保留雞樅原始的鮮味。而讓每一個雲南人不能忘卻的,不是初戀,是油浸雞樅!新鮮的雞樅撕成絲絲,丟到加了鹽的油裡小火慢炸,雞樅裡的水分慢慢蒸發,香味被慢慢逼出來,這樣的美味能夠長久保存。
三、牛肝菌
牛肝菌有著圓滾滾的腦袋和身體,一般生長在慄樹下的矮灌木叢中,菌傘和菌帽都渾圓緊實,口感肥厚滑膩。
四、奶漿菌
奶漿菌最大的特點就是弄壞菌體任何一部分都會流出像牛奶一樣的白色液體,奶漿菌也由此而得名。
奶漿菌香味濃鬱,能增強人體抗逆能力,而且有紅和黃兩種顏色,吃過的人就知道紅奶漿菌的漿液要更多一些,也更好吃。
五、青頭菌
青頭菌因為「漂亮「的顏色,早些年都被當成是有毒菌不敢食用,近幾十年大家都知道了這是一種爽口又美味的菌子。
青頭菌在雲南野生菌尊卑體系裡算是一個分界線,地位在青頭菌以下的一般就被雲南人成為」雜菌「。
六、松露
近期,在龍園綜合農貿市場,以雞樅、牛肝菌偏多,少量青頭菌,奶漿菌、銅綠菌目前暫時沒有上市。
野生菌價格與往年相比有所上漲
乾巴菌價格在800元/千克左右
雞樅價格在500元/千克左右
牛肝菌價格150元/千克左右
松露價格10-400元/千克左右
青頭菌價格在100元/千克左右
野生菌雖好,但還是要注意。
根據云南省統計數據顯示,近五年來,雲南已有近千人因為食用野生菌中毒,其中132人死亡。
在此,我們也再次提醒:
1、不要採集和食用不熟悉的菌類。
2、不論是哪種菌子,都不要涼拌吃,一定要炒熟煮透;吃菌時不喝酒。
3、吃完菌後如有不適,如噁心、頭暈、嘔吐、看東西不明或幻視、幻聽等症狀,應立即前往正規醫療機構治療。
石林融媒
記者:堵紹娟
編輯:龍 園
責編:堵紹娟 李彥麟
審核:韓梅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