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特
「從1979年6月擔任民辦教師至今,我在教育戰線上工作了42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從1985年第一個教師節起,我已經過了36個教師節。年年教師節,個個皆不同,我從未缺席!」
南山區文理實驗學校(集團)總校校長吳希福深感擁有36個教師節的美好祝福,自己的從教生涯是幸福而充實的。
「1985年第1個教師節,那一年我 24 歲,興奮激動的心情記憶猶新,忘記了做老師的辛勞,只沉浸在無上光榮的世界裡。那年也留下了第一張和同事們的教師節「全家福」。」
「1996年的第12個教師節,我在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教學相結合的探索中獲得省級和全國科研成果獎,被評為小學語文特級教師。我忽然意識到,原來我也可以做一名好老師!那一年,我 35 歲,是當年全國最年輕的特級教師之一。」
「2006年的第22個教師節前夕,時任深圳市領導來到南山區大新小學看望老師和同學們,囑咐大家:『有教無類』是重要的教育原則,『高進高出』『高進優出』固然是本事,『低進高出』更是教育工作者能力和水平的體現,是真本事、大本事。教育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著眼於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做教師被肯定很快樂,那一年,我 45 歲!」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項目「我國學校教育創新」研究成果,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1年是第27個教師節。歷時三年,我的第三本專著《構築生命之基》出版。該書以『生命教育』為主題,闡述生命的不易、生命的珍貴、生命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我希望做一名學術型、研究型教師,要有厚度。那一年,我 50 歲。」
2015年初創時的文理實驗學校
文理實驗學校的籌備組
「2015年的第31個教師節,我似乎才開始創業,這一年,我受組織委派在南山北部地區,創辦一所全新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南山文理實驗學校,並在那裡度過了我的第30個教師節……那一年,我 54 歲。」
吳希福說,萬事開頭難,自己格外珍惜這個教師節,因為,那時在南山北部片區新創建一所品牌學校並非易事,何況南山教育對這所新學校寄予厚望。「特別是在當時交通、文化、教育相對落後的區域,有教師願意放棄現有的『舒適區』,和我一起去創業,需要足夠的勇氣、智慧、擔當和情懷。那些捨近求遠一起打拼的老師們,都是教育生涯中最讓我感動的人。」那年教師節,吳希福給學校的每一個教師都寫了一張個性化節日賀卡,表達他的感激與祝福。
從此,每一年教師節,吳希福都會給老師們寫賀卡送祝福。從最初的50餘張賀卡,到如今文理集團的500餘張賀卡,他堅持每一張賀卡都是自己寫好送到老師手上,他說這份「感謝」唯有用真誠的心與行動來表達。
「2016年第32個教師節。這個教師節,我除了給老師們寫賀卡,還給全體教職員獻花,特別把門衛保安、保潔阿姨、廚工師傅請上主席臺接受獻花,祝福他們像花兒一樣幸福。文理的每一位員工都值得尊重,他們也是『園丁』。」
在留仙學校,吳希福和籌備團隊度過了第33個教師節
「2017年,轉眼到了第33個教師節,這一年也很特別,我受上級委派,負責籌備留仙學校(後正式定為「深中南山創新學校」),在近乎不可能完成任務的情況下,確保9月1日順利開學。」吳希福說,做老師就是要服從安排,不負厚望。可是,在他忙碌的工作之餘,很多人忽視了,那一年他 56 歲了。
南山區文理實驗學校(集團)正式成立
「2018年第34個教師節,這是一個特別的節點,7月成立南山區文理實驗學校(集團),9月,我被評為深圳市『教書育人模範』。做老師,要不忘重託更應該珍惜榮譽。那一年,我 57 歲。」這一年的教師節,以吳希福事跡改編的微電影《選擇》在業內引發關注。
「2019年,第35個教師節,這一年發生了很多大事。中共中央國務院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南山區提出『創辦世界一流教育』;文理實驗學校(集團)提出『學習顧明遠教育思想,做教育家型教師』;教育扶貧攻堅戰中,文理集團與廣西德保南山小學結為「聯盟學校」……」吳希福說,做「教育家型」教師是每一個教師的畢生追求,每一個教師身上都有「教育家DNA」。
2020年,是吳希福的第36個教師節。年初,文理集團又添新成員「松坪文理幼兒園」,目前,文理集團已擁有六個成員校,600餘名教職工,9000餘名學生……
「過了這個教師節,我將年滿60,即將離開耕耘了42年的講臺,開啟退休生活!」吳希福說,這應該是他寫給老師們的最後一張教師節賀卡,他希望能把這份祝福送給家長、老師、親朋,也送給自己,讓教育的薪火相傳,共同打造深圳教育的美好明天。
(圖片皆為受訪者提供)
見習編輯 連博
(作者:讀特記者 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