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英國大學而言,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早已耳熟能詳。儘管沒有劍橋、牛津的歷史,但帝國理工在全球的知名度一點兒也不差。日前,帝國理工學院校長愛麗斯·加斯特(Alice Gast)率團訪華。陪同一起到訪中國的還有免疫學家瑪吉·達爾曼教授(Maggie Dallman)、數據科學家郭毅可教授和合成生物學家湯姆·埃利斯博士(Tom Ellis)等來自全球排名前十的大學中最具遠見卓識的專家學者。
據了解,目前有2000餘名中國學生在帝國理工學院就讀。除了英國本土的學生外,中國學生的人數最多。中國學生的申請數量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帝國理工學院校長愛麗斯·加斯特教授特別提到,「在帝國理工學院畢業的中國學生擁有一流的技能和創新性的思維,這是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學生發展成長所必需的。」因此,代表團將先後訪問北京、大連、香港和深圳,與申請帝國理工學院並致力於投身科學、技術、工程和醫藥領域的優秀中國學生面對面交流。
免疫學家瑪吉·達爾曼教授說:「無論青黴素還是石墨烯,無論全息技術還是希格斯波色子,這些偉大的科學發現告訴我們,要想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就一定要擁有創造性、創新性、適應性和開放性的思維。我們的教育就是為了培養這類人才,幫助我們的學生做好準備,用自己掌握的知識解決人類面臨的挑戰。」
據介紹,帝國理工學院是英國第一大對華學術研究合作夥伴。其中方合作夥伴主要包括華為公司、中國南車、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合作領域涵蓋了納米技術、生物工程、計算機技術、數據科學、先進材料、海上能源、環境工程和公共衛生等多個尖端科研領域。
加斯特教授說:「在與中國同事合作的過程中,我們共同研究如何通過合作產生實際的社會價值,我們能夠一起攻堅克難、應對挑戰,從氣候變化到讓大數據造福社會,從提升飛機火車的運行效率,到提供個性化的醫療衛生服務,雖然挑戰是艱巨的,但潛在的回報也是豐厚的。」
據悉,作為世界一流大學,帝國理工學院致力於開拓科學、醫學、工程學和商學領域的知識前沿,將科研發現轉化為實用技術,造福社會。現有在校生1.4萬人,教職員工7500人。本報記者 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