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之外,民宿如今正在成為更多旅行者尤其是年輕人青睞的選擇。近日,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住宿發展報告2019》顯示,公眾對共享住宿的接受度和消費意願越來越高。在政策利好及需求提升的雙向驅動之下,二、三線城市和特色旅遊城市的共享住宿市場加速崛起,其中熱門旅遊城市麗江2018年共享住宿間夜量增幅達到650%。
二、三線城市增量顯著
我國共享住宿市場規模在過去一年中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共享住宿市場交易額為165億元,同比增長37.5%,報告認為,這與國家對全域旅遊、鄉村旅遊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發展持續提升民宿用戶的體驗,以及公眾對共享住宿的興趣大增有著密切關係。
其中二、三線城市增長速度最為突出。麗江、秦皇島、桂林等地的特色旅遊城市爆發式增長,2018年間夜量增幅分別為650%、600%和300%。記者了解到,在小豬平臺,近年備受年輕房客歡迎的成都,6月份成都房源訂單量環比增長170%,其中,95後房客佔比接近七成,訂單的入住時間基本集中在暑期。
我國共享住宿已形成較為廣闊的供應市場。數據顯示,目前全國主要共享住宿平臺房源量約350萬個,覆蓋國內近500座城市,過去一年為將近8000萬名房客提供服務。但受整體融資環境趨冷的影響,去年主要共享住宿企業實現融資約33億元,較上年有所下滑。
共享住宿入行門檻低,相對自由,成為年輕人創業的重要選擇。數據顯示,主要平臺上「80後」和「90後」房東數佔比約70%。其中女性房東數量逐年升高,佔比接近60%。另外,隨著近年鄉村旅遊的流行,更多的農村青年也加入到民宿創業的隊伍,民宿預訂平臺小豬短租副總裁潘採夫稱,有許多來自鄉村的青年創業者在小豬平臺上成為成功的民宿主。
刺激傳統住宿業升級
從行業角度看,共享住宿對傳統的住宿服務業加快升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同時還帶動相關服務行業更快增長。數據顯示,2015—2018年我國共享住宿新業態的發展對住宿服務業年均增長的拉動作用為2.1個百分點。
此外報告認為,共享住宿發展水平是反映一個城市全方位發展重要的風向標。不僅對城市基礎設施和硬體投資有一定的拉動作用,也帶來了出行、住宿、餐飲、管家等服務消費需求的增長,更重要的是激發了當地特色旅遊、文化體驗等方面的消費。以小豬短租為例,其參與到成都的舊區改造項目中,將老舊住宅社區改造成現代化的本土文化體驗空間,打造了旅遊新地標。
報告預測,未來三年,我國共享住宿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50%左右的增長速度,平臺房源供給將更加豐富;中高端定位的民宿將成為平臺企業競爭焦點,這需要加快新興技術的應用。值得注意的是,共享住宿作為一種尚為年輕的業態,從監管實踐來看還是有不少亂象。目前共享住宿的監管尚未建立長效化機制,仍然面臨多頭監管、市場準入要求未能充分反映新業態特徵、數據共享機制不暢等問題。
潘採夫表示,儘管面臨挑戰,但行業團結一致的自律和創新,將推動共享住宿釋放其綠色經濟模式的真正價值。當前小豬短租已開啟用戶黑名單機制,並在國內主要城市與公安部門聯合舉辦房東培訓、向房東免費發放安全經營手冊。未來,平臺還將加強技術研發,啟用人臉識別門鎖、物聯網智能家居等手段提升住宿品質。
(責任編輯:張紫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