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境保護部辦公廳印發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2009-2011年)》(環辦〔2009〕56號),為舉辦好第一屆全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活動,制定本方案。
理論考試方案
(一)考試要求及重點內容
1.基本要求
本方案對考試內容的要求,分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個層次。
掌握:要求能運用所列技術方法分析和解決較為複雜的或綜合性的問題;
熟悉:要求對所列技術方法有較深刻的理論認識,能夠正確判斷、解釋、舉例、推斷,並能利用該技術方法解決相關問題;
了解:要求對所列技術方法的含義有初步的、感性的認識,知道該技術方法的內容,能夠正確複述、再現、辨認或直接使用。
本次考試重點在掌握和熟悉環境監測技術、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綜合評價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比武範圍
環境監測相關的質量標準,環境監測分析技術方法,環境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技術要求,環境監測數據綜合分析與評價技術方法。
3.重點內容
(1)監測分析技術方法
1)掌握採樣記錄的基本內容;
2)掌握實驗室基本知識;
3)掌握容量分析的原理及應用;
4)掌握氣相色譜(-質譜)法、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
5)熟悉水、氣、汙染源監測的布點、採樣、樣品保存及運輸;
6)熟悉原子螢光光譜法和離子選擇電極法的基本原理和應用;
7)熟悉應急監測技術方法;
8)熟悉環境監測數據處理方法;
9)了解土壤監測布點、採樣及樣品保存;
10)了解噪聲監測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1)了解固廢樣品和生物樣品採集要求;
12)了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液相色譜法和離子色譜法的特點和應用;
13)了解生物監測方法和生態監測手段。
(2)質量管理技術要求
1)掌握質量管理規章制度和基本要求;
2)掌握質量管理體系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
3)熟悉實驗室資質認定基本要求;
4)熟悉環境監測全過程中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技術措施和應用;
5)了解常用數理統計基礎知識。
(3)綜合評價技術方法
1)掌握水質監測、大氣監測報告的類別和特點;
2)掌握環境質量監測報告的基本內容;
3)熟悉綜合評價適用的相關環境標準;
4)熟悉應急監測報告的特點和應用;
5)熟悉環境質量綜合分析方法;
6)了解報告管理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7)了解環境監測報告制度的內容和要求。
(二)考試形式和題型
理論考試採用閉卷方式,考試時間為120分鐘。題型包括: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計算題和論述題等。
(三)評分方法
考試結束後,由專家委員會根據試題答案和評分細則,在監督委員會的監督下,對試卷進行統一評判。
(四)主要參考資料
1.我國目前現行環境監測相關標準和技術規範
(1)質量標準: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
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1996)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 15618-1995)
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2008)
(2)現行監測方法標準、規範和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技術規範
2.參考書籍
(1)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編委會. 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補版.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2)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編委會. 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補版.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3.
(3)《固體廢棄物試驗分析評價手冊》.第一版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2.
(4)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北京: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2007.
(5)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編寫組.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第二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4.
(6)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環境監測人員持證上崗考核試題集(上冊).第1版.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
(7)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環境監測人員持證上崗考核試題集(下冊).第1版.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0.
註:標準還包括其修訂單和補充說明;監測分析方法以國標方法為首選方法,但不作為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