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微信雲控灰色產業鏈:10個人操控300萬用戶

2020-12-18 快科技

「這套3500元的系統自帶的加粉功能也能解決:通過通信錄的手機QQ號導入,通過挖掘QQ群的群友QQ號、通過爬蟲挖掘行業網站比如阿里巴巴、工商信息網獲得用戶手機QQ號,通過隨機生成手機號……李明或許還未感知到他做的事情涉及灰色產業。」

上午9:00,李明(化名)準時出現在電腦前。一邊聽著許冠傑的《浪子心聲》,一邊熟練操作電腦上10個微信號在朋友圈裡發布溫馨的早安語錄:「成功在坎坷中孕育,我們既不能掩飾坎坷的痕跡,也不能忽略坎坷的存在」。

也許你已猜到。李明是微商,已經做了多年。他曾跟風賣過爆款酵素果凍,也曾被一些品牌坑過。現在,他看準二胎「風口」,在微信上賣某一品牌紙尿褲。

和以前單槍匹馬「殺熟」的方式不一樣,李明學會了使用技術。去年,他花了3500元(可使用三年)引入一套基於逍遙安卓模擬器開發的微信營銷系統,可以在一臺電腦上登錄並管理10個微信號。對於以前做微商最頭痛的的事情——客戶拓展,俗稱加粉引流。這套系統自帶的加粉功能也能解決:通過通信錄的手機QQ號導入,通過挖掘QQ群的群友QQ號、通過爬蟲挖掘行業網站比如阿里巴巴、工商信息網獲得用戶手機QQ號,通過隨機生成手機號……

各種獲取個人手機QQ信息的渠道應有盡有,無所不用其極。「輸入『媽媽』這個關鍵字,系統就會找到不同地區領域的媽媽QQ群,最後析出媽媽群中個人QQ號,導出來形成文本最後用來添加微信」。

成交量=流量x轉化率,這個公式在今天的微商這裡依然成立。

李明或許還未感知到他做的事情涉及灰色產業。在部署「微信營銷系統」之前,他通過私密渠道購買真實微信號,「30塊一個,養了2個月」。在這之後,通過軟體系統大量獲取他人的信息。

相比於李明的小成本投入,賣高端保健品的劉老闆想得通透些。

劉老闆引入一套規模達到200臺手機的智能雲控系統,造價大概為二十萬,將來可以換來100萬用戶。這套系統不僅可以篡改GPS把手機定位在全國各個地方,還可以將微信所有操作批量化自動化執行。劉老闆把那些手機的位置分別定位在二線城市的一百多個高級酒店,每個酒店1~2臺。在不同時間段,手機便自動執行添加好友任務:通過搖一搖和附近的人。

在劉老闆看來,定位功能已經把高端用戶篩選出來。所以,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把保健品銷售出去。這就涉及到那些微信號的布局。頭像、個性籤名、朋友圈照片動態、日常交流,這些都有可能成為促成一單生意的重要因素。

顯然,基於微信平臺進行商業營銷,是目前所有公司無法避開的一環,畢竟這是一個超過9億活躍用戶的平臺。5月17日,騰訊公布了2017年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微信和WeChat的合併月活躍用戶數達到9.38億,比去年同期增長23%。

在今年兩會期間,馬化騰表示,目前微信綁卡用戶已經數億,總體來說安全度還是值得信賴的;但唯一擔心的是,有一些社交詐騙。事實上,相比於詐騙犯罪行為,游離在邊緣的灰色產業離微信普通用戶更接近。

在上面的案例中,李明和劉老闆在產品方面尚未出現嚴重的偏差。但在很多情況下,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持住。

比如「色流」(色情流量):通過美女誘惑獲得的關注流量。在色流領域,最常見的變現是被拉入土豪群搶紅包、日常討紅包、黃色視頻付費等;灰色金融:通過朋友圈分享「月入一萬」、「今天輕鬆賺取數萬」吸引人們購買期貨股票;變相賣面膜:用1毛錢搶299元面膜,搶到後再支付20塊郵費,主要賺取快遞差價;變賣個人信息:填寫用戶信息即可獲得贈品,收集到的信息在黑市變賣;發展下線:通過很低的門檻發展出等級森嚴的代理機制;誇大效果的養生品、高仿的皮包……這種假冒偽劣產品、傳銷式的營銷一直活躍在朋友圈,微信群,公眾號。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灰色產業在微信平臺基業長青的原因除了平臺紅利驅動,還有與時俱進的技術支持。

應運而生的微信營銷技術

時下,有很多小團隊在微信運營時採用人工運營一機一號的方式。但對於以流量為生意的團隊而言,人工運營成本太高。為了以更低的成本大規模獲取用戶,將營銷號批量化操作,降低人工成本。市面便誕生了多種服務於此的技術。從主流來說,有三種技術方案可以實現:多開模擬器、群控以及雲控。

多開模擬器:業內也稱為雲控或者多開,這種技術可以將一臺越獄的iPhone/一臺電腦模擬出數十臺蘋果/安卓系統。舉一個例子,一臺手機上跑了三個微信。但在微信看來,它的三個APP分別裝在三個不同的手機中,一個電信版Phone 4s,一個是聯通版iPhone 5,還有一個移動版的iPhone 4。一般情況下,這種模擬器技術能讓一臺手機模擬出50個系統。

群控:一臺電腦通過USB Hub同時操控多臺手機。電腦與手機需要線連接,也因此,所有任務執行都是同時進行。目前USB協議最多支持127個埠,但為了穩定一般會控制100臺左右。

雲控:為了與模擬器的雲控區別開,雲控又稱為智能雲控。通過無線連接,電腦/平板/手機通過後臺發送指令到雲端,雲端的指令再發到手機群,繼而執行任務。理論上,一臺電腦可以控制上千臺手機。

相比於群控,雲控的好處是不同時執行任務,靈活度高,但成本高。不管是模擬器、群控還是雲控,這些技術的目標都是批量化操作,通過布局微信低成本獲得用戶和流量,進而實現推廣銷售以及其他活動。

一個具有多年網際網路經驗的從業者「巫哥」向獵雲網介紹道,多開模擬器目前已經被封殺的差不多,一般新號活不過2~3天。為了安全起見,多數微信營銷號採用雲控和群控技術,並以一臺手機一張SIM卡和一個微信帳號的做法來規避微信的封殺。

被封殺絕對是一筆大損失。如果採用群控,所有以前經營的用戶和數據都會丟失,與此同時,手機卡和微信號也被捨棄。但如果是採用雲控,用戶數據會被保存在雲伺服器上。在微信營銷者眼中,模擬器、群控和雲控有相應的價值點。「短時間內迅速大規模拉人到群裡,模擬器的本也回來了」。

「從去年開始,微信抓得很嚴,90%的群控都被封殺,但會玩的人概率會小一點。今年3月之後,越來越嚴,群裡一遍鬼哭狼嚎」,「巫哥」繼續說:「智能雲控也沒有逃過,不會玩的,封殺概率達到50%」。

有些諷刺的是,微信公眾號仍然有許多關於如何規避被封號的文章,比如《蘋果雲控微信分身會不會導致封號?》、《為什麼說雲控比群控更不容易封號?》。

微信營銷號批量化操作

針對目前封號的情況,多數微信營銷人士會尋求智能雲控方案解決問題。但智能雲控現在只能針對安卓4.0以上的系統開發,iOS系統開發難度大,相應的任務和功能通過部分插件完成。智能雲控的原理是修改安卓系統底層,獲得各種權限實現操控。由此,一臺安卓手機需要經過解鎖(也稱刷機)之後才能安裝雲控系統。

在獵雲網調查過程中發現,不少智能雲控銷售員是通過這樣的話術來誘惑購買:假設一個員工控制100臺手機,平均每天可加100個微信好友,100部手機每天就可加10000個好友,一個月就是30萬個。一個人一個月就能做到30萬微信好友規模。如果你有10個員工,一個月就可以做到300萬規模。「有了這個規模,你做啥都可以」。

一個月,10個人,1000臺手機,1000個微信號,300萬用戶,想想確實讓人激動。

但這就是一場貓和老鼠的遊戲。隨著微信團隊監督抓嚴、微信公眾號的打開率降低、微信群淪落成殭屍群,現在很多營銷團隊學會小心翼翼地養號,並注重布局朋友圈。在這個行業內,養號乾貨鋪天蓋地,各種秘籍分享,其基本原則是模擬真人操作。比如「不要用170號段的電話卡」、「一天添加好友不要超過30個人」、「完善個人資料」、「前15天不要大規模執行任務」、「把定位設置在各個地方」、「手機不要總是滿電」……最讓獵雲網聽到最哭笑不得的「秘訣」是:不定時遛手機,帶著手機走一圈,獲得運動步數。

在這些防封號的乾貨中,我們仿佛看到營銷團隊與微信之間不露痕跡的較量,但更多是在摸索微信超級平臺的邊界。

「水深不見底」的雲控行業

在百度搜索欄鍵入「微信雲控」,彈出487000個結果。大多數結果都是軟體或者方案銷售公司,比如微集控、北辰雲控、微連iOS雲控……他們當中的大多數都號稱技術自主研發,而且可以發展代理商,甚至是代理商發展代理商。

「巫哥」表示,市面上90%的雲控群控銷售公司都是代理商或者代工廠,真正的技術開發商並不多。群控開發商有2~3家,雲控2~3家,模擬器有幾家。但具體是哪幾家,每一個人都守口如瓶,諱莫如深。不過,一個與行業接近的匿名人士爆料表示,雲控源頭開發商是輝創,其開發的蟲蟲雲控是源頭,剩餘的眾多廠商均為代理。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輝創成立於2009年,在百度搜索和微博時代推出過相應的工具,比如針對SEO營銷推出的《蟲蟲營銷助手》。獵雲網(微信:ilieyun)通過客服聯繫到輝創,對方表示可以提供「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證明。

「我們公司是國內第一家做雲控產品,包括現在市面也沒有幾家獨立研發的 ,大部分都是代理商」,對方繼續說:「我們公司還設有3000臺手機(如果每個號都加滿共1500萬用戶)的粉絲工廠演示中心。自己都在用自己的產品做運營。」

儘管這個行業「井水深」,一時間分不清楚代理商和技術開發商,但云控系統的售價水平基本達成一致。

每臺手機安裝雲控軟體的價格是600~800元/年,第二年開始以20~30%計算。而手機部分則有多種選擇。第一,自己購買,但價格要在400元以上、內存2G存儲16G的安卓機。第二是,他們根據云控系統專門定製的安卓機,售價一般在600元左右。更多的是最後一種,採用性價比高的紅米4A。這樣計算下來,10臺雲控手機需要花費1.4萬左右。

營銷號爭議

雲控模式是否破壞了微信規則?某雲控團隊在與獵雲網交流過程中表示,不認為雲控系統破壞了任何規則。在他們眼裡,雲控系統只是一套工具,可以用來提高微信營銷的效率,把大量人工手動操作的事情變成批量化自動化控制,是「科技進步」的結果,只要銷售的產品是正規的就合理。和廣大消費者一樣,他們不喜歡商家無原則營銷,「把朋友圈、微信群弄得烏煙瘴氣」,最後反噬雲控行業的發展。

微信是否應該大規模存在上述被操縱後的營銷號?就此問題獵雲網向微信團隊詢問。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應。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微信平臺外,市面上早已出現針對QQ、陌陌、映客、花椒等平臺的雲控系統。

與微信和QQ營銷加粉引流變現不同,雲控系統運用於映客、花椒等直播平臺主要是實現主播關注、點讚、留言,而陌陌則是發動態、點點、自動通過關注、附近打招呼以及自動回復新消息等功能。

這一場貓和遊戲的鬥爭,或許永遠不會消失.....

相關焦點

  • 閒聊App涉賭內幕調查:用戶數百萬 內藏賭博群 專家揭秘灰色產業鏈
    棋牌賭博群  張倩遇到的「倍投」只是網賭行業的冰山一角,隱藏在閒聊平臺裡一條更大的灰色產業鏈是棋牌遊戲賭博。  根據澎湃新聞報導,今年11月安徽省肥西縣公安局在查處一起賭博案件時發現,網名「X」的嫌疑人王某某利用「閒聊App」在線上組織賭博活動,通過在App內建立賭博閒聊群,由其擔任群主。隨後,王某某邀集人員入群,以打麻將形式進行賭博。
  • 多款軟體內置後門程序 可監視並肆意操控用戶電腦
    截至目前,所收集的瀏覽器網頁記錄多與舉報投訴類和財經類網站相關,包括12315、新浪投訴平臺、同花順財經等,但不排除後續通過雲控下發收集其它瀏覽記錄命令的可能。此外,該後門程序投放的間諜木馬,還會利用用戶QQ登錄憑證,進入QQ空間竊取用戶的年齡、出生日期、性別等重要個人隱私信息並回傳至後臺,嚴重侵犯用戶隱私。
  • 微信朋友圈刷票灰色利益鏈調查:人工或機器刷票,可控制票數
    調查動機在微信朋友圈,每個人可能都遇到過好友「曬」出的投票連結,可以說是習以為常。不過,大家不了解的是,這種微信投票背後,還有一條灰色利益鏈。不知從何時開始,各種各樣的拉票活動成為微信朋友圈一大景觀。記者下載了其中一款App,其中一個投票標價為0.35元,300票打包起賣105元,買票數越多,單價就越便宜。App機器刷票如何操作?記者走訪了一家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四惠地鐵站附近的網際網路公司。負責該公司技術開發的工程師劉先生對記者說,「機器刷票主要是利用『蘋果牆』或『安卓牆』操控軟體,可以一鍵刷閱讀量、點讚、刷票等。
  • 掃黃打非辦約談各網站,起底「顱內高潮」 情色產業鏈:主播籤約300...
    但是,直播平臺對主播「一言一行」的監控難度之大可以想見,即便加上用戶舉報,也很難從根本上杜絕此類問題。  一晚10萬,籤約300萬  「偽ASMR」背後的灰色產業鏈  ASMR傳入國內至今不足5年,很多人對這個概念尚且陌生。
  • 棋牌類App灰色產業鏈揭秘 借第三方渠道收取賭資
    原標題:代理人員利用色情內容推廣借第三方渠道收取賭資  棋牌類App灰色產業鏈揭秘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看似普通的棋牌類遊戲,背後卻暗藏玄機,數量較大的棋牌玩家群和App推廣群支撐起一條灰色產業鏈。  棋牌類App裂變式推廣  在棋牌類App發展模式中,代理推廣是關鍵。  在朋友推薦和介紹下,郭雄成為一款棋牌App代理。
  • 揭秘高校付費「刷課」灰色產業鏈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上線慕課數量已達5000門,來自高校和社會的選學人數突破7000萬人次,逾1100萬人次大學生獲得慕課學分。然而,在線課程教學興盛的同時,高校付費「刷課」之風也逐漸盛行,甚至形成了灰色產業鏈,校園裡竟利用門類豐富的網課做起了刷課生意。
  • 公眾號刷粉、在線租人、直播打賞暗藏灰色產業鏈
    公眾號刷粉、在線租人、直播打賞暗藏灰色產業鏈 原標題:   支付、下單,不到兩小時微信公眾號閱讀量就能上漲1000……  「太快了,兩個小時就充好了」、「刷量還送點讚,物美價廉」……2017年1月,在完成交易後
  • 同微信解綁蘋果不怕,中國大陸產業鏈涉及300萬勞工!
    美國公司被要求,不能同微信進行任何的交易。 雖然距離這紙禁令的最終實施還有一段時間,但有個話題卻被炒得無比火熱,那就是蘋果手機是否不能再安裝微信了呢?如果根據禁令的書面意思理解,答案就是肯定的。
  • 揭秘微信裡的暴力與色情-揭秘,微信,暴力,色情 ——快科技(驅動之...
    「只要你搖一搖,80%搖到的美女頭像都是我操控的。」Y語調上揚。Y是一個微信生態中的灰色產業鏈中不能具名的神秘人士。在走訪這些人的過程中,除了驚訝於民間智慧強大的生命力外,也悲哀於這一場浩浩蕩蕩的金錢與人性之爭。當科技開始解構社會結構時,我們喜歡用「人性回歸」的美好來粉飾。
  • 揭秘外教產業鏈: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平衡遊戲
    然而,根據2019年外國專家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在我國任教的外教總數有100萬左右,合法持有相關證書的只有10%。一位行業人士對「深響」表示:「比例大概是這個,以外教為名頭講課的人恐怕會更多,線下外教市場可以說是亂象叢生。」
  • 你的微信可能被人操控了…
    也就是說,用戶在網上搜索什麼隱秘信息、去哪兒、何時何地開房、買了啥等這些信息,均被竊取用戶信息的犯罪團夥掌握。此案中,黑灰產團夥已經操控用戶帳號,進行微博、微信、QQ、抖音等社交平臺的加粉、刷量、加群、違規推廣,非法獲利,犯罪團夥旗下一家公司一年營收就超過3000萬元。
  • AR導航+手勢隔空操控 長安UNI-K智能配置揭秘
    網易汽車1月15日報導 今日,長安汽車通過在智能研發實驗室進行直播互動的方式,對UNI-K產品的智能配置進行了解讀,新車配備有全景導航、AR地圖、手勢隔空操控和科大訊飛語音交互系統等配置,用無縫式人機溝通模式打造全感官一體化智慧座艙。【加入車友群,添加官方微信:autolive88】
  • 1000萬流量預算的60%被內鬼、中介、羊毛黨吞噬,這條灰色產業鏈有...
    在這個灰色產業鏈中,這些流量中介,起到了一個重要的樞紐作用。他們對下,集結羊毛黨,號令千軍萬馬,幫助平臺刷量;對上,拉攏公司入局,並給予巨額返現。他們是流量灰產的推波助瀾者,是所有利益的匯聚之地。這條產業鏈的暴利,已達到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 揭秘網賺灰色套路:一人一天僅用一篇文章狂賺13萬
    在線賺錢行業也是如此,這讓很多人覺得它是一個灰色的奸商,一個數十億美元的產業鏈,往往每天賺取數百萬美元。H網絡每年創造數億美元。黑客劫持網站、竊取個人信息、易手,賺取了數千萬美元的利潤。新樣子興奮不興奮,做一個單身生活不用擔心啊。
  • 起底蘋果iOS代退款灰色產業鏈:手續費高達40%
    幫助有退款需求的用戶進行代退,已形成了一條灰色產業鏈。這些蘋果ios職業退款人是如何牟利的?關於這條產業鏈,又會存在哪些法律問題?他向法治周末記者介紹,用戶只需要向其提交在蘋果商店充值的Apple ID、密碼、聯繫方式以及歷史充值金額等個人信息,就能幫用戶從蘋果ios退款成功,一般退款在當天就可以返還到用戶充值的帳戶(銀行卡、微信或支付寶)。
  • 微信:2019年共封禁超300萬個惡意註冊違規帳號
    站長之家(ChinaZ.com) 1月9日 消息:昨日,微信安全中心發布了《關於嚴厲打擊惡意註冊行為的公告》。微信方面表示, 2019 年共計對 300 多萬個惡意註冊的違規帳號進行了處理,後續仍將持續進行嚴厲打擊。
  • 你的微信可能被人操控了
    如果你的微信、微博關注列表突然出現一堆營銷帳號,QQ突然被加進陌生群組,抖音莫名關注某網紅,也許黑灰產團夥已經操控了你的帳戶。近日,浙江紹興越城區警方成功偵破史上最大規模的數據竊取案,阻止30億條公民信息洩漏。
  • 揭秘「假靳東」背後的黑色產業鏈
    我們作為一個(正兒八經)的安全風控公眾號,在噓唏之後更關注的是,這幾百個「小靳東」到底從何而來,背後是否有產業鏈支持,假明星們活躍在哪些平臺,平臺安全團隊如何識別防控。從註冊帳號、任務分發,到執行任務,整個流程如德芙巧克力版絲般潤滑,將風控團隊按在地上摩擦,絲毫不留任何情面。接下來我們將深扒完的結果進行分享,以連續劇的形式揭秘這類黑產團夥幹了哪些壞事。
  • "傳真群發"曝灰色產業鏈 有公司被詐騙傳真騙走50萬
    記者調查發現,在猖獗的垃圾傳真背後,數以千萬計的傳真號碼被公開倒賣,「傳真群發」已形成一個龐大的灰色產業鏈。然而,各有關部門卻對其束手無策。  據統計,目前我國傳真機保有量已超過2000萬臺。然而,人們在享受通訊便利的同時,也在為日益泛濫的垃圾傳真而苦惱。  袁先生供職於重慶市一家事業單位,面對每天幾十份的垃圾傳真,這位資深通信技術工程師也一籌莫展。
  • 揭秘高仿奢侈品「全產業鏈」
    然而,如冰山一角,這款「香奶奶流浪包」背後,隱匿著一個更加不為人知的龐大產業鏈:「超A貨」。01揭秘「超A貨」在整個魚龍混雜的仿製/山寨/制假售假的灰色地帶,流通著各種「內涵豐富」的「行話」。原單某些品牌的中國代工廠在製作過程中收集「剩餘」的原料,仿製版型一模一樣的產品,美其名曰「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