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帶+外賣+輕堂食」走俏

2020-12-1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外帶+外賣+輕堂食」走俏

  11月4日,下午五點多,中山八路。天還沒黑,廣州恩洲大巷「東川飯局」的招牌已經亮起來了。油光鋥亮的燒臘,整齊懸掛在明亮的櫥窗,引人垂涎。飯點還沒到,就已經有不少街坊前來消費了。

  「給我斬一例燒鵝」「要一斤燒肉回去下酒」「來一個秘制叉燒飯,在這吃」……還有不少顧客,直接就用手指著看上的那塊,要師傅給切下來。

  僅僅半個多小時,這家店已經接待了上百名顧客,以至於門前暫停取餐的共享單車、電動車,都造成了小小的擁堵。該店的顧客群體包括下班族、學生、主婦、老人等,他們絕大多數都是斬料加餐帶回家的顧客,堂食的還不到10人。

  和東川飯局的熱鬧相似,在彩虹街道周門街,燒臘店「嘉鳴揚」的門口也排起了長隊。

  不到40平米的嘉鳴揚小店,6張桌22個餐位,座無虛席。而排隊斬料、打包外帶的顧客,更是直接從店裡排到了人行道上。

  主打外帶生鮮餃子的「粵餃皇」同樣生意火爆。在長隆南村,粵餃皇店內銷售的平均每斤20元的餃子云吞,一到晚上就賣得差不多了。這些爆火的門店都是以外帶和外賣為主,堂食所佔的比例較小。疫情發生以來,這種模式的餐廳發展迅速。

  例如東川飯局,此前2017~2019年三年時間才開店21家,但疫情後至今才幾個月時間就開了13家店; 嘉鳴揚,今年已開了7家,在疫情嚴重的四月份開店最多;另一個典型的品牌粵餃皇開店最多,今年已經開了40家。對比往年數據,各家開店速度都快了很多。

  除了這些廣州本地的品牌外,一些較為知名的連鎖餐飲品牌更是早已經開出了一批模式相似的門店。

  例如蒼井外帶壽司,主打外帶和外賣壽司,在廣東已經拓展了數百家門店; 獅頭牌滷味研究所,旗下專門的「打冷專用研究室」,是傳統滷味店的形象升級版; 以外賣起家的物只滷鵝,在品牌勢能起來後,將單一外賣模式轉變為了「外賣+外帶+堂食」的模式。

  北京老牌餐企紫光園,更是早就意識到了外帶模式的價值,其外帶檔口至今已經過幾次升級:從最初依附於餐廳的「獨立外帶窗口」,到獨立的檔口店、超市店,再到4.0版本的升級「精緻版」裝修獨立檔口店。

(文章來源:江蘇商報)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外帶+外賣+輕堂食」,這種小店模式火了
    它們模式輕、投入少、店型靈活、場景豐富,兼顧外帶、外賣和一點點堂食,疫情期間不但沒有受到嚴重衝擊,反而趁勢發展得更快了。  近期,紅餐網記者注意到,在紅餐網總部所在的周邊商圈,冒出了一批以外帶、外賣為主、外加一點點堂食的餐廳。  它們大多經營燒臘、白切雞、滷鵝、餃子等,生意好得不得了,每到飯點門前都排著長長的隊。
  • 15㎡檔口店坪效2萬,外帶+外賣+輕堂食,研滷堂的小店模式走俏
    它模式輕、投入少、店型靈活、場景豐富,兼顧外帶、外賣和一點點堂食,疫情期間不但沒有受到嚴重衝擊,反而趁勢發展得更快了。這種餐廳的模式究竟是怎麼樣的?未來是否還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帶著這些問題,筆者對多地進行了實地走訪。
  • 外帶與堂食合二為一,相輔相成
    餐飲業一直有一個刻板印象——線下堂食才是王道。
  • 美國麥當勞星巴克等逐步暫停堂食服務 僅可外帶外賣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美國麥當勞、星巴克等逐步暫停堂食服務,僅提供外帶和外賣為了防控新冠疫情蔓延,美國各大連鎖餐飲場所逐步關閉了堂食服務。3月16日,據外媒報導,麥當勞於本周一宣布,將關閉全美直營所有門店的堂食服務,並督促其經銷商也採取相同的措施,外帶、汽車取餐(Drive-through,顧客在車內點餐、取餐)和外送服務維持不變。
  • 外賣+輕食堂,這種小店模式未來一定會火
    01外賣+堂食的模式火了疫情之後火爆的門店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以外賣和外帶為主,堂食為輔助,這種模式在疫情後得到火爆迅猛的發展。根據觀察,顧客類型無論是上下班族、學生、主婦還是老人等,大多數在買餐時都會選擇打包帶走,外賣店的堂食人數數量很低。外賣店的所有流水基本都是來自於檔口,疫情下的餐飲行業,一家僅有12平方的外賣小店未必幹不過幾百平方的中大型餐飲店。
  • 外賣/外帶/堂食……鹿看餐飲門店「新物種」的5個變化
    比如在一個行政區內開四個200平的店,還是八個100平的店,還是兩「大」帶四「小」,形成整個區域的無死角覆蓋;再比如考慮客流動線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外賣小哥的取餐動線。服務重構:從單一到店消費者到全渠道消費者以前一個門店只需要服務上門的客人,現在則需要服務堂食+外賣+外帶(線上下單後即到即取)的不同人群。
  • 美國麥當勞、星巴克等逐步暫停堂食服務,僅提供外帶和外賣
    為了防控新冠疫情蔓延,美國各大連鎖餐飲場所逐步關閉了堂食服務。3月16日,據外媒報導,麥當勞於本周一宣布,將關閉全美直營所有門店的堂食服務,並督促其經銷商也採取相同的措施,外帶、汽車取餐(Drive-through,顧客在車內點餐、取餐)和外送服務維持不變。
  • 只準外賣外帶,不準堂食!江山小型餐飲業復工了
    按照《江山市各類餐飲單位疫情防控要求告知書》上的要求,目前復工的小型餐飲業只準外賣、外帶,不準堂食。據統計,從1月30日至今,市場監督管理局共督查各類餐飲單位1043家、網絡訂餐外賣平臺配送點2家。美團外賣江山地區負責人介紹,為防止騎手與商家、顧客的直接接觸,他們為騎手送餐都制訂了嚴格的操作守則,騎手不進入商家店內,只能在商家特定區域取餐,為顧客提供「取餐送達無接觸」的配送服務。
  • 元旦當日北京老字號餐廳外賣、半成品訂單走俏
    新京報訊(記者 王萍)1月1日,新京報從北京多家老字號餐廳了解到,今年元旦,除了堂食,市民熱衷於打包、點外賣或者購買半成品菜餚。據新京報記者了解,元旦當日,鴻賓樓、烤肉宛、烤肉季、砂鍋居、柳泉居、峨嵋酒家、曲園酒樓、西來順、玉華臺等老字號的打包、外賣訂單都相當走俏。
  • 東莞暫停餐飲服務單位堂食 可外賣或打包外帶
    2月11日晚,東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關於疫情防控期暫停餐飲服務單位堂食的通告》,禁止一切聚集性用餐活動。 通告稱,東莞所有餐飲服務單位(不含單位食堂)暫停提供現場就餐(堂食、桌餐),可採取外賣或打包外帶的方式提供餐飲服務。 同時,切實加強食材來源監管。所有餐飲服務單位必須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制度。嚴禁採購、加工製作野生動物、活禽和不明來源的其他食品,強化肉類產品檢驗檢疫合格證明查驗,確保所經營的食品來源可溯、合法合規。
  • 鄭州餐企復工,外賣、外帶助快餐類「回血」七成
    鄭州餐企復工後,外賣、外帶等形式對主打單品及快餐類企業助力較大河南商報記者王訪賢/攝  河南商報記者郝楠楠  2月17日開始,鄭州各類餐飲店就已正式進入外賣復工階段。外賣所產生的效益,只能夠彌補人工和食材成本,水電、防控物資,房租等成本計算下來,單店月均虧損5萬~8萬元。」馮太祥說。  亮點  「外帶+外賣」助快餐類恢復七成營業額  隨著復工的逐步推進,對主打單品、快餐類品牌來說,外賣、外帶的陸續恢復,能讓品牌儘快「回血」。
  • 又到扎堆小龍蝦的季節,今年龍蝦愛好者選擇堂食,還是外帶?
    現在小龍蝦上市,堂吃50一斤,外賣52一斤,買三送一,微商圈四點半出鍋,6點半就預定完了,如果是吃貨,那預定一定要及時。雖說疫情阻擋不了龍蝦愛好者,但疫情當前大家也不敢堂食,基本外賣或者外帶為主,這也少了一個堂食的氛圍。
  • 疫情之下,以前靠外賣外食生活的年輕人,現在變成了這樣
    肺炎疫情一波波來襲,以前熱衷外食的年輕人們,現在都得乖乖待在家靠自己。在某些地區,餐廳暫停營業,外送服務也尚未復工,那些以前在巢穴深居簡出的獨居青年,現在也不得不重回天光,解決每日飽肚問題。懶惰小廢物,變成料理有為青年有的人家裡沒有廚房,有的人家有廚房但一年開火次數手指頭算得出來,有的人一年365 天靠外賣外食續命,有的人光靠茶水間微波爐就能茁壯成長。
  • 餐廳堂食關閉不用愁,教你快速上線自營外賣,到店外帶!
    疫情已經持續了近兩個月,全國新增感染人數逐漸減少,除湖北外,很多省市的企業已經陸續開工,返城人數也逐漸增加,但很多餐飲店堂食還是不得正常開展,外賣需求激增。在這樣的形勢下,大部分餐飲店都在積極尋求紓困之法,通過發力線上外賣展開自救。
  • 年夜飯,外帶外賣「火」起來
    夜上海最奢華的3888元12人套餐,帶落地窗景觀,也訂完了。南京大牌檔的年夜飯甚至有4888元套餐。多數餐廳除夕當日並不支持單獨點菜,消費者只能選擇套餐,也不能用優惠券。堂食不僅價格高,而且有限時規定。比如,小廚娘淮揚菜第一輪規定是傍晚5點至晚上7點,第二輪是晚上7點到9點,「到點了就要趕人了」。港麗也分兩輪,第一輪價格稍便宜些。
  • 這家咖啡館靠外賣+外帶自救
    作者|國君 -01- 疫情期間,營業額翻了3倍 模式:外賣+外帶,確保無接觸 配送:跑腿送,更注重顧客心理安全 外賣停了如何配送? 「1月份一天的跑腿費在160元上下。疫情期間,多地外賣已經暫停,外賣通過跑腿平臺閃送,為客戶送咖啡。」心靈的安寧咖啡館表示。
  • 火鍋外賣越來越走俏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除了到火鍋店吃,蚌埠街頭的火鍋食材超市越開越多,加入火鍋外賣大軍的品牌也越來越多,而外賣到家的火鍋業態讓人覺得「吃火鍋」變得簡單又方便,給吃貨們帶來更多的選擇,「宅家吃火鍋」在今冬更火了。小區門口就有食材超市「偶然間發現,小區門口居然開了個食材超市,裡面賣的火鍋食材應有盡有。」
  • 外賣成最大贏家?日本4月外食收入創最大降幅,快餐業僅損失15%
    共同社消息,日本食品服務協會25日公布4月在外就餐銷售收入(以全店為準)較去年同期下滑39.6%,創1994年有可比數據以來的最大降幅。報導分析,這主要是由於實施疫情防控政策後,日本餐飲業停業,縮短營業時間。
  • 自炊和外食、外賣
    自炊可以講究到的程度,大佬、土豪們吃料亭也許輕鬆到位,庶民的外食和外賣可做不到。便利店的食品保存時間較長,為此防腐添加物不可避免,這些也在島國人民的挑剔範圍。我有個同事說他的熟人,一個年輕小夥,第一次離家獨立生活,天天吃便利店,一年後居然患上痛風。這是個例,也許生病的原因另有所在,但由此可知人們對長期依賴便利店食品是自帶警報裝置的。
  • 長春:婉拒「堂食」!請選擇打包或外賣
    抱歉,疫情期間本店不做堂食,建議您選擇打包或者外賣。>上面有一條拉鏈或者開有一扇小窗戶供顧客或快遞小哥取餐店內除了廚房有點忙碌外就餐區都是空空蕩蕩的為了讓顧客放心消費一些商家還創新經營模式,大廚教做招牌菜一張安心卡,產品可溯源等服務肯德基推出「無接觸式點取餐」肯德基已經開門迎客門口張貼著「佩戴口罩進店通知」和「只提供產品外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