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滿6個月後開始添加輔食,但是給寶寶添加輔食後,有些媽媽想給寶寶嘗試不同的食物,想知道寶寶多大時可以給吃麵條,今天就這個問題,與大家一起科普一下。
開始嘗試輔食的寶寶,還不能很好的吞咽固體食物,所以最初的輔食應該為泥糊狀的。
我們小時候最初的輔食可能就是米湯或糊糊等含有一定澱粉的食物,但這些輔食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要。所以,需要給寶寶嘗試強化鐵的穀類、肉泥、魚泥、豆腐等富含鐵的輔食。
通常,我們把強化鐵米粉作為第一種輔食,如嬰兒米粉、嬰兒燕麥粉,因為寶寶在6個月後可能消化澱粉類食物了,穀類食物相對容易消化,也容易製作。
寶寶吃麵條的好處
從營養角度來說,麵條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能補充奶粉或母乳餵養所不足的那部分營養。從寶寶腸胃功能來說,一歲以下寶寶的腸胃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給寶寶食用的食物應當是容易被消化吸收的。麵條細軟,容易消化,特別適合作為寶寶的輔食。從寶寶機體發育來說,吞咽和咀嚼是一項技能,需要後天的訓練才能獲得。
幾個月的寶寶可以吃麵條?怎麼吃?
一般情況下,寶寶輔食添加順序應為穀物—蔬菜—水果—動物,也就是說,寶寶6個月添加輔食後,7個月左右就可以食用麵條了。
8個月寶寶推薦吃顆粒面
嬰兒顆粒面,適合8個月左右,能吃碎粒狀食物的寶寶。
8個月以上寶寶吃蝴蝶面
嬰兒細麵條和蝴蝶面,要求有一定的咀嚼能力,比較適合8個月以上寶寶。
10個月左右寶寶吃嬰兒意面
卡通造型面和意面由於要做成一定的造型,還有原料也不同,所以一般會偏硬,比較難煮,對咀嚼能力的要求更高。適合10個月左右的寶寶。
煮之前最好先用溫水或涼白開泡一下,等面變軟一點再煮,會更容易煮軟。
1歲左右的寶寶吃蔬菜汁麵條
當寶寶大約1歲左右,就可以自己動手吃蝴蝶面,也可以用蔬菜汁和面做成彩色麵條,讓寶寶在吃的時候有更好的視覺體驗。但一定不要切得太長,避免噎著寶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為了寶寶營養攝入均衡,需要給寶寶安排多種食材,包括肉類或蛋類、蔬菜、水果等。
編後語:在寶寶7個月左右就可以給寶寶吃麵條了,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個時期寶寶的牙齒沒有完成長出來,咀嚼能力也是有限的,需要將麵條煮得爛一些並將其雜碎後才可以給寶寶食用,這樣才能讓寶寶吃得下去,同時也利於消化。
童芽:專注母嬰健康服務,《新生兒嬰兒護理養育指南》出品方,喜歡文章的家長們請關注、點讚、分享,也歡迎留言分享您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