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5月6日訊 在2020年「五一」假期,有人「生命不止腳步不停」,趁春光正好遊祖國山山水水,有人宅家太久外出購物的洪荒之力已無法按捺,瘋狂買買買,逛吃逛吃……不過,無論用什麼方式過好這個假期,買書、吃飯、購置服裝、旅遊、文化、體育等日常消費的方方面面,不少人都享受到了「消費券」帶來的「真金白銀」的實惠。
1.38億、3000萬、2600萬、2000萬……國內疫情形勢漸趨穩定以來,山東多地發放的消費券衝上「風口」。 在疫情給各行各業帶來衝擊的大背景下,山東多地乃至全國眾多大中小城市紛紛開出「惠民消費券」。惠及領域涉及餐飲日用、文化旅遊等方面。給百姓創造實惠和刺激消費方面,山東可謂是卯足了勁兒。
惠及全省「超大額」消費券來襲 買書逛景區體育健身應有盡有
猝不及防的疫情給旅遊業發展帶來巨大挑戰。為應對衝擊,4月25日,第四屆山東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季提前啟動。今年消費季,山東省市縣三級,落實1.38億元資金發放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券,補貼範圍涵蓋文創產品、文藝演出、旅遊景區、特色旅遊路線等20多個領域。具體來說,市民領取到的消費券,可以在分屬旅遊、文藝演出、圖書報刊、影視音像、數字文化、文創衍生、文化娛樂、體育健身、傳統工藝、藝術培訓、文化用品和文化體驗等產品和服務範圍內選擇使用。
此外,五一假期第一天,山東省體育惠民消費券(試點)發放工作正式啟動。預計發放500萬元政府補貼消費券,首批消費券在5月1日至5月30日持續進行。政府給予財政補貼的同時,平臺也需持續創新消費體驗。換句話說,在讓老百姓得到實惠與便利的同時,也要讓企業在艱難與創新中找到出路,推動體育產業回暖向春。
多城「真金白銀」助消費市場「回春」
除了省級層面的給力舉措,為了刺激消費市場「回春向暖」,山東各地也紛紛推出千萬元消費券。買衣服、吃飯、買書、旅遊等,消費前先領券,似乎成了一股熱潮……
3月19日,濟南市財政安排文化旅遊扶持專項資金1億元,統籌用於扶持文旅企業渡過難關、促進文旅產業振興。此外,面向旅遊景區、旅行社、影劇院、演藝場所、書店等文旅企業推出2000萬元惠民消費券,拉動文旅消費。
4月6日,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發布假日簡報,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態勢持續平穩向好,市民遊客出遊意願逐漸提高,親子遊、踏青遊成為主流,假日旅遊市場正逐步回暖。首批110萬元惠民消費電子券,不到2天時間就被領取完。
除了上述惠民活動,為提振餐飲休閒消費,4月21日,濟南再次宣布,開展「春暖泉城、安心消費」系列促消費活動,引導餐飲企業為復工企業提供配餐服務,開展讓利優惠、會員積分和發放餐飲消費券,推動餐飲住宿消費快速回補復甦。安排2000萬元資金支持民宿業發展,打造「泉城人家」民宿品牌。持續開展文化和旅遊消費季活動,推動農商文旅融合發展,策劃推出一批農產品採摘體驗點,活躍假日消費。
緊隨濟南之後,越來越多的城市掏出真金白銀,加入「撒錢」行列,消費券的發放形式、適用範圍更廣——
比如:「2020青島百日萬店消費季」活動中推出的「365萬張惠民券」於4月4日正式開始發放。包括商超便利店、百貨、餐飲、文旅四類,連續發放13周。另外,青島西海岸新區向市民發放總額度1.5億元的健身消費券,進一步恢復和提振消費市場活力。
4月10日,淄博市由市財政出資2000萬元、中國銀聯山東分公司注資200萬元,以消費優惠券的形式在中國銀聯雲閃付APP平臺發放。
威海投入財政資金1000萬元用於補貼電子消費券,4月17日起開始投放,三輪活動針對的商家和投放資金各有不同。4月17日至5月5日為第一輪,主要在受疫情影響較重的餐飲行業開展,共投放消費券15萬份,總額300萬元;第二輪在5月份舉行,在餐飲、景區、文娛、體育健身等行業開展;第三輪在6月份舉行,在生活服務業領域開展。兩輪活動將投入財政資金700萬元以及上一輪由於消費券逾期未使用而沉澱的資金。
泰安計劃投放1000萬元消費券。為促進消費加快回補、消費潛力有效釋放,提振全市消費信心,推動服務業健康發展,泰安市於4月下旬開展「春暖花開·暢享泰安」促進消費活動,用於「美食」「暢遊」「樂購」「愛家」消費,計劃持續至6月30日投放共1000萬元消費券。
4至5月份,聊城將發放兩輪惠民消費券。發放的消費券為電子消費券,金額共計1000萬元,分為購物消費券、餐飲消費券兩種類型。活動共分兩期進行:第一期活動時間為4月27日—5月6日,第二期活動時間為5月14日—5月24日。所有在聊人士,參加活動主體範圍包括所有符合消費券使用條件的,在聊城市註冊登記的銷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都可以領取消費券。
4月25日,菏澤市舉行「2020牡丹之都消費季」促消費活動啟動儀式,通過雲閃付APP累計12次向菏澤市民發放總價值1200萬元的消費券,每人每次最多可領取50元、20元、10元消費券。預計將有力拉動菏澤市30億元消費規模,全面激發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除了以上城市,德州、日照、濱州、東營、煙臺等城市自4月來也分別宣布,向社會投放1000萬-3000萬不等的惠民消費券,領域同樣涉及文化旅遊、餐飲等方方面面。
到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超過40個城市和地區發放消費券,發放金額超過50億元。有專家表示,消費券發放的最大意義在於加速消費者信心回歸,釋放了積極的信號,同時促進了線下商戶經營與個體就業,起到加速線下消費回暖的作用。不過,促消費、擴內需不能只關注短期的消費回補,更要打好「組合拳」,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多方位拉動消費。
雖然五一假期即將結束,但消費券熱潮還在繼續,愛逛愛吃愛玩的你,消費前別忘了先領券。(楊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