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份是一座山城,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山上,因為其背山臨海依山而建的層層疊疊的建築而獨具特色,又有《悲情城市》和《千與千尋》兩部文化氣息濃厚的電影為其背書而受到諸多遊人的喜歡。
九份概括起來是兩橫一豎三條道路,豎的一條是豎崎街,豎崎街是一條長長的窄窄的登山階梯,掩映在層疊建築中和無數的紅燈籠下,這條道路也是《千與千尋》取景原型地。
「一豎」為豎崎街,是登山階梯路從九份派出所開始到九份國小截止,有約三百級臺階,九份派出所旁位於登山階梯前小平臺左側,再左側為遊客中心,遊客中心有工作人員和洗手間,有幾張椅子平時無人可小坐休息。
道路另一側有一隻大貓,好像新北比較喜歡貓,九份附近還有一個以貓為賣點的猴硐貓村。
拾階而上道路比較狹窄,至第一個小平臺前並無看點,左側有些樹木,抬頭看道路幽深通向未知的地方。
第一個小平臺處有兩家小小的文創和陶藝小店,很有些特別和小清新的氣息。
再繼續攀登到「一豎兩橫」的第一橫-輕便路,上到輕便路的平臺經常會看到一隻狗狗,狗狗後腿有一隻瘸了,通常都會懶洋洋的趴在道路中平臺上眯著眼睛看來來去去的人。
輕便路以住家為主,雖然狹窄但是可以通車,左側通向公路,右側通向小小頌德公園,途中可看到有一個廢棄的礦洞。頌德公園雖然極其小但是一處還算不錯的觀景臺。
輕便路住家不多然而幾乎都有種花草或綠植,看起來也是有些小情趣。
豎崎街與輕便路的交匯處是一個小平臺,小平臺上掛滿了紅燈籠,這裡有臺灣第一家的電影院-昇平戲院,由此可以看出九份金礦鼎盛時期的規模,雖然小蔣時期這裡關閉了礦洞,但是估算這裡仍然有大概200噸的金礦資源。
這裡傍晚時分比較好看,亮起的紅燈籠映著有些斑駁的老舊建築和尚未黑下來的灰色或藍色天空有些迷幻的氣息。
輕便路再往上可以看到大大的招牌阿妹茶樓,阿妹茶樓是《悲情城市》的拍攝地之一。店內有很多《悲情城市》的劇照和海報,店內可以隨意進入拍照,但是不要過分影響店家正常生意。九份的人大部分很隨和,偶爾也有過分的我記得阿妹茶樓斜下方有一家就有些讓人生厭。
阿美茶樓下有個坑道芋仔番薯,「芋仔」是指日本投降後跟隨國民黨來臺的臺灣稱為外省人,而「番薯」指本省人,因為臺灣形似番薯而日據時期臺灣人吃不起大米常以番薯為主食。其實不管外省人還是本省人都是中國人,不過是移民早晚而已,穿過這個礦坑柳暗花明也是一家茶樓,這家茶樓餐桌是縫紉機,我記不太清有次在泰國還是馬來也有個餐廳是縫紉機的餐桌的。
芋仔番薯前有個雕塑展示的是礦工挖礦的情景。
再繼續向上是第二橫的基山街也就是九份老街,這裡就比較熱鬧了,人來人往摩肩接踵的,也有幾家不錯的特色小吃,這個單獨再講。
豎崎街與基山街的交口標誌是小師父的餐館。
從路口向上是最後一段到九份國小,這一段人會相對少一些,這段有家「阿柑姨」芋圓,芋圓是九份最知名的特色小吃,幾乎每個臺灣夜市都有九份芋圓的攤位。而九份最有名的是「阿柑姨」和「賴阿婆」。
阿柑姨門面不大,點好芋圓可以內用或外帶,內用區靠窗可以看到山城和大海,可以清晰的看到基隆、野柳的曲折海岸和基隆嶼。
這裡還有家泥人吳是臺灣首創的鬼臉博物館,看一看那些形態各異的鬼臉也是大開眼界。
道路盡頭即是豎崎街終點九份國小,這裡就更沒有遊人了。
國小前有條更小的一橫侖頂路,侖頂路向左可以上到聖明宮福山宮,向右可以下到基山街金山巖位置,道路更加狹窄坡度很大要注意安全。
九份的夜景很美但是拍照位置還是要細細選擇,有些拍照地點比較陡還是有些危險。
如果拍阿妹茶樓的山城夜景最佳地點是對面海悅樓的樓上那會很有千與千尋的觀感,當然最好消費一點上去拍的也安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