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9天的抓捕行動,江西入室殺人犯曾春亮正式落網,這也讓大家都鬆了一口氣,據悉曾春亮是騎著摩託車經過被民警攔下的,當警察詢問是否是曾春亮,他還能淡定回答「是」。根據目擊村民回憶曾春亮落網現場摩託車塑料桶內有一把錘子和一把尖刀,如果此次警方未能抓住曾春亮,後果真是不敢想!那麼曾春亮為什麼要殺這麼多人呢?曾春亮和被害人什麼關係?曾春亮是報復社會型人格嗎?曾春亮事件始末曝光
曾春亮落網現場:帶尖刀錘子騎摩託車衝卡被抓
今天下午4點18分,犯罪嫌疑人曾春亮騎著摩託車經過該處被民警攔下,民警詢問其是否是曾春亮,對方淡定回答「是」,隨即民警將其控制。
目睹抓捕過程的村民表示,曾春亮衝卡後,被民警在後面追,前面的民警堵住公路,曾春亮停下摩託車,雙手舉頭。當時,騎摩託車的曾春亮將一把鋤頭放在摩託車前的塑料桶內,警方將其當場控制。
曾春亮摩託車塑料桶內有一把錘子和一把尖刀。此外,一名村民處獲得的現場視頻顯示,身著黑衣、留有光頭的犯罪嫌疑人曾春亮被警察扣住雙手,一雙黑鞋擺在一旁。嫌犯心思縝密,手段兇殘
嫌犯曾春亮曾兩次入獄,這次出獄僅三個月就因仇視社會犯下命案,他是抱著以死之心去對抗追捕的,身上還攜帶有兇器,所以對參與追捕的民警及群眾來說,嫌犯是極其危險的,所以在搜捕過程中會步步為營,不斷縮小他的生存空間,雖然時間上搜捕會久一點,但是最大程度的保證不會再出現人員傷亡。
在8月8日作案後,大部分的警力都集中在外部森林等地去搜捕,可是嫌犯卻出人意料的遣返回村裡,竟在村委宿舍睡了一晚,可想而知嫌犯一點不慌亂,懂得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心思縝密,有著很強的反偵察能力。
曾春亮為什麼要殺這麼多人
8月8日,離第二次出獄還差2天就滿3個月,曾春亮卻又犯下了「兩死一傷」刑案。
8月8日早晨7時許,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山碭鎮山碭村,康萌(化名)的母親被刺死在廚房,在二樓睡覺的父親被錘擊頭部後去世。7歲的侄子也被錘擊頭部,至今昏迷。家中監控鎖定,行兇嫌疑人便是隔壁村的曾春亮,他曾因為盜竊罪兩次入獄,2020年5月12日才出獄。
據悉案發17天前,7月22日,曾春亮到康萌父母家行竊被撞見,他刺傷康萌的哥哥後逃跑。曾春亮逃跑前威脅康萌家人,如果報警就殺他們全家。此後,康萌的家人三次報警,但嫌疑人一直未能被抓捕。8月8日,兇案發生後,警方發出懸賞公告,嫌疑人仍在逃。
出獄88天又犯下兇案,曾春亮經歷了什麼?工業園上班覺得工資太低 朋友介紹工作又說太辛苦
曾春亮入獄前,山碭鎮經商的居民陳先生就認識他。這次出獄後,曾春亮回到了山碭鎮,陳先生和他也有過一段時間的交往。
他和曾春亮再次相遇在6月份左右,「他剛剛出獄不久,聽說他弟弟當時給了他幾萬塊錢。」陳先生在與曾春亮的交往中得知,曾春亮出獄後也試圖找過工作謀生,但不管是朋友介紹的還是自己找的,都沒有進行下去。曾春亮的第一份工作是和弟弟一起去工作,在一個工業園,幹了幾天曾春亮就不幹了,「說是工資太低,只有1000多元,不夠自己的日常開銷。」
陳先生分析認為,因為曾春亮犯過罪又坐了很長時間的牢,「身份的原因導致他很難找工作。」陳先生的朋友也給曾春亮介紹過工作,但是要去寧波。「他都沒去看一眼,就說做不了,他說吃不了這個苦頭。」
會跟著朋友蹭飯 有人會調侃他的犯罪經歷
在鎮上,陳先生和曾春亮吃過幾次飯,「在飯局上,他不是很內向,是比較開朗的,也很願意和人交流。」
談到曾春亮的習慣,陳先生說,他平時抽菸,不怎么喝酒,「抽菸一般也就是十幾二十塊的煙。」談起日常在鎮上的表現,陳先生覺得,曾春亮看上去挺正常,和朋友在一起會打打小牌,一起在飯店吃吃飯,「都知道他才釋放不久,都讓他跟著蹭蹭飯。」
對於曾春亮曾經的服刑經歷,陳先生說他們不會主動提起,「我們都知道他十多年前犯法的事情,他自己不提,我們平時吃飯打牌的時候也不會談起這個。」但是,偶爾吃飯的時候,還是有少數人會打趣,「調侃他幾句,問他從監獄裡出來了。」陳先生印象比較深的是,7月22日,他和朋友看到曾春亮的手臂受傷了,有朋友就當場調侃過他,「問他是不是又到哪裡偷了東西,手臂傷成這樣,他回答說是騎摩託車摔的,比較淡定。」
案發後,陳先生才知道,曾春亮是和受害人康女士的哥哥搏鬥後,手臂受了傷。
常住在鎮上一旅店 犯案前因不肯出示身份證被拒
曾春亮到鎮上玩的時候,從6月7日開始,在鎮上斷斷續續住了一段時間。
7月22日後,犯罪嫌疑人曾春亮在第一次入室後,仍經常在山碭鎮上出沒。當時,陳先生和朋友都不知道曾春亮又犯過案。「後來我們猜測,可能是他弟弟給的錢用完了,他又不願意去工作。」
陳先生最後一次見到曾春亮是8月7日,他們在同一家早餐店相遇。「7月22日到8月7日,我出差了,就不知道他的具體行蹤了。」
不過,陳先生從一個開酒店的朋友那得知,8月6日晚,曾春亮想要入住朋友在鎮上的酒店,酒店前臺辦理住宿手續時,發現曾春亮手上有一個刀疤,就讓他出示一下身份證才能辦理入住,「他說身份證不在身上,沒帶。」然後,曾春亮就騎著摩託車離開了,摩託車行駛的方向正是他的老家厚坊村。
反社會的變態人格 在監獄服刑時的教育改造很重要
針對曾春亮的兩次入獄後,再次涉嫌犯下「兩死一傷」兇案,北京大學心理系教授沈政認為,這種經常犯罪的人,大多存在人格發育不完善。「有一種特別的人格特點就叫做反社會的變態人格,對於社會規則,他並不遵守,可能他從小時候就喜歡惡作劇、捉弄人,給人造成痛苦。」
沈政說,對於具有反社會變態人格的人,社會上給他一定的生活條件,一個穩定的工作和保障,有吃有穿有住,能夠通過正常的勞動得到足夠的工資,那麼他在犯罪後,能改造得比較好,就不會再做出犯罪的事。「如果上面的條件不能滿足,他改造不好,原來犯罪的一些心理和性格、一些人格的特徵就會表現出來,就會發展為累犯。
沈政提到,監獄裡服刑時的教育改造很重要,但社會上也應該有專門的教育系統,像曾春亮這樣的人員被刑滿釋放以後,社會上的一些機構也應該對他進行教育管理,「比如說社區居委會就可以加強業委會的工作,對這類人員進行管理,居委會也可以考慮要增加這麼一個環節。」
盜竊演變成命案,沈政分析認為,這與曾春亮多次入獄,重新犯罪又被撞見有關,讓曾春亮心理產生了巨大壓力。「每次在監獄裡生活不自由,受到限制,要被改造,要勞動。然後他又是慣犯再犯的話,要被從重處罰,這個原因導致他很害怕再次入獄,所以得知報警後,可能就產生了報復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