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林區西林小學教師王曉麗育人案例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學校教育,學校教育沒有家長的配合和支持,也難以進行,家校合作正在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話題,重視家校合作是全面提高我們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
在我的工作中,就有兩個和家長共同轉變孩子的事例,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日常生活中,「撒謊」行為往往為人所不齒。但有些時候,一個善意的謊言卻能改變人的一生。
劉鵬是我們班的小淘氣包,每天都是小錯不斷,對於他,我真是頭疼的厲害。可是我依然沒有放棄對他的轉變,我通過尋找孩子閃光點做文章,可是這個小傢伙每天竟一個閃光點也找不到,無奈,我和他的媽媽商量出一個辦法,那就是共同「說謊」。一天班會課,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對這個孩子說:「老師昨天聽你媽媽說,你吃蛋糕時先給媽媽吃,又幫媽媽掃地、刷碗,真是孝順的孩子,老師就喜歡孝順的孩子,更相信孝順的孩子會是遵守紀律的孩子。」在他臉上我看到一絲笑容,我一看有門,在數學課後,我又悄悄地對表現和平時沒多大變化的他說:「老師看到你這節課,比以前聽課認真了許多,要是你以後課上能回答對一個問題,老師就給你發顆五角星,加油啊孩子!」他畢竟是孩子,一誇就高興了,連續兩次善意的謊言,他有了一點的改變,於是我就經常誇他,還降低標準為他發星,孩子漸漸地開始學本分了,後來還主動要求晚上放學留下來讓我考他詞語,他說他想得個大獎狀回家給媽媽看,我則不失時機地向他提出更高要求,讓他幫助別人,為班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幾句善意的謊言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增強了他的自信心,讓他的學習興趣有了明顯的提高,成績也突飛猛進,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他的媽媽看到他的進步,激動得流下了幸福的眼淚。正是由於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才使這個孩子從落後到積極向上。
對於特殊家庭的孩子,我們要特別關注他們,讓所有學生都享受到陽光雨露的滋潤和溫暖。
我們班有一個叫王瑩的小女孩,她長得又黑又瘦,學習成績差,而且上課又不愛回答問題,同學們也總是嘲笑她。剛接這個班的時候,我沒太在意,可時間久了,這個孩子經常請假不來上課,我總覺得有些奇怪。有一天我突然聽說她要休學不念書了,這下我著急了,於是下班後我打聽到了她家的住處,就去了解一下情況。到了她家,我看到她的母親躺著床上,她在一邊給母親餵藥,看到這一幕,我的眼睛溼潤了,經過了解,她的母親患有心臟病,父親在她3歲的時候就狠心地拋下了她們母女兩個,一走了之。為了給母親治病,家裡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而且還欠了一大筆債。母女倆每個月靠著幾百塊錢的低保生活金維持著生活,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整天吃著饅頭和鹹菜,有時一個月也吃不上一頓肉,因此她比同齡的孩子整整矮了半頭。孩子每天放學回家既要照顧媽媽,又要做家務,對於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說,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有很多次王瑩都不想上學了,要留在家裡照顧媽媽,可媽媽說什麼都不同意,要讓孩子繼續上學。我知道了她家的情況後,給她們母女買了一箱牛奶和一些水果,又給孩子買了一套新衣服。我回到學校後,向校長反映了這一情況,校長馬上掏出了200元錢讓我交給王瑩同學,而且還發動全校師生為王瑩同學捐款捐物,讓王瑩家渡過了難關,又重新回到了學校。
我發動我班級的孩子積極幫助王瑩同學,同學們把自己的壓歲錢拿出來,買了最好的本和筆送給了她,他們還自發成立了幾個小組,每個周末去王瑩家打掃衛生,給王瑩輔導落下的課程,班級形成了一股團結互助的良好風氣。
我知道王瑩喜歡畫畫和摺紙,可家裡困難買不起畫筆和紙,於是我就把我家孩子的畫板、鉛筆和素描紙送給她,讓她好好練習,孩子很感動,特意畫了一幅畫,還折了許多玫瑰花送給我,每當下課,她都會圍在我的身邊,給我揉揉肩,捶捶背,表達自己最純真的感情。
在我擔任班主任的20年中,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我相信,傾注了心血澆灌的花,必定會迎著朝陽而燦爛,面對可愛的孩子們,讓我們多去關心一下孩子的家庭生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針對不同的孩子採取不同的策略,我相信,孩子一定會有所改變,家長也願意配合我們的工作的。
(來源:金林區文明辦)
【來源:伊春文明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