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駒代表了一個搖滾時代!

2021-01-08 小點子大健康

永遠不要低估死亡對一個人的神化作用。

其一是增加曝光量。保羅沃克的死對《速7》票房的帶動作用自不用說。MJ死之前,雖然已經是世界級巨星,但在中國主要還是歐美愛好者聽,MJ死後,上至50歲大媽,下至10歲小學生都知道有這麼一個世界流行天王,都出於好奇聽他的幾首歌。黃家駒也是同理,原先很多不知道的人也會開始知道。有人會說先接觸歌曲才知道他死了,但你要考慮到這點,如果他沒死,你可能連他的歌都接觸不到。你之所以能鋪天蓋地的聽到他的歌曲,正是因為許多緬懷的人在放。PS:以MJ為例,只是為了說明死對曝光量的提升。事實上對MJ這種身前已經稱神的人物來說,死帶來的效益反而有限。相同的道理還有鄧麗君。

其二是增加神秘感、傳奇性,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黃家駒不死,他就一定能創作出更多高質量的歌曲?在信仰粉眼中或許如此。但事實上世界上許多創作型歌手創作的巔峰之作都是在20-30歲之間。

以創作天王周杰倫為例,他的創作能力在華語樂壇歷史上是最頂尖的。即使是這種鬼才,在30歲以前產出九張高質量專輯後,也不可避免的在30歲後下滑。

可見黃家駒即使不死,也未必就能在原本的基礎上更進一步,但剛好隕落,反而給人無限的遐想空間,粉絲就會自己在腦海中憑空意淫出一個沒死後的黃家駒稱霸樂壇的情景。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時的beyond也只是第二梯隊的水準,尚未躋身第一梯隊。很難想像一個過了創作高產期的歌手能如粉絲意淫的那樣完成從二線到稱霸的飛躍。

其三是死者為大觀念帶來的道德上的優越感。黃和beyond後來跑去日本發展,以網絡現在這麼多黑子和仇日者來看,如果黃還活著會發生什麼?如果沒成功,他們可能被人黑成漢奸,活該沒紅。如果成功,依然可能被黑成漢奸。參考圍棋第一人吳清源。但是因為黃家駒的死,傳統死者為大的觀念讓他避免了那些網絡暴民粗俗的抹黑,反而因為死亡帶來的傳奇性使他受到了暴民們的吹捧。

從吹捧的角度看,死使無腦吹佔據道德制高。參考beyond現在被他的一群信仰粉捧成世界四大樂隊,連葉世榮都成了亞洲第一鼓手。如果換成一個活人恐怕早就一粉頂十黑了。但是對於黃家駒,路人是避之不及的,因為一旦有人站出來質疑其真實性,就會被b鬥士扣上不尊重死人的帽子。人人在死人為大的觀念下自危,不打擊吹噓,這種無腦的吹捧自然廣而傳之。

說白了,這種文革式的反智思維源於什麼?b鬥士無腦吹捧的自信源於哪?——黃家駒的死讓他們佔據道德制高點,然後他們就可以隨意扭曲事實。

如果黃家駒還活著呢?形象高度、知名度下降,作品評價有下降風險,跟風狗、信仰粉數量會銳減,影響力難以延續。而這恰恰是黃家駒被吹捧的重要因素。缺了死亡帶來的形象升華,死亡提升的知名度,缺了死後多出的跟風狗和信仰粉,黃家駒和beyond無非就是和他同時代的其他歌手、樂隊的軌跡一樣,慢慢過氣。

所以如果黃家駒還活著,缺了死亡加成的黃家駒會普通過氣歌手一樣被世人遺忘。而按他生前的軌跡,他的地位會遠不如周華健、齊秦等,beyond的地位不會比草蜢之類的好多少,更別提被b鬥士拿來和鄧麗君、周杰倫、羅大佑、李宗盛這些華語樂壇金字塔最頂尖的人相比了。

首先,作為一支粉絲們經常認為「亞洲第一」的樂隊。我們看看他們會獲得怎樣的國際地位。

他們在組隊早期(八十年代中期)風格偏向硬搖滾 及少數簡單的重金屬風格。從曲風上來講比歐美要落後了10-20年,這方面大牛一幫一幫的,這種風格在日本都有太多牛人技術完爆beyond,比如beyond成員很喜歡的聖飢魔II樂隊(粉絲對我這個推斷不滿意也沒辦法~你強行說beyond比聖飢魔II水平高,恐怕beyond成員都不會開心)就連beyond的分支樂隊高速啤機都在這方面放開了拳腳超過了beyond本身所以83-86這幾年,beyond別說在國際上,就連香港都算不得成功(畢竟同風格下甚至比不過黃貫中的樂隊)

實際上,比較金屬、硬搖滾之類對速度、技巧要求非常高的風格,beyond根本拿不出手,隨便對比下就知道了。所以我們就不要拿beyond的這個方面來對比了,這顯得有點欺負人。

我們再看beyond後來的表現:1987/1988兩年都有在正式籤約的情況下發布唱片《亞拉伯跳舞女郎》《現代舞臺》,如果說beyond成員真正想玩的音樂應該就是這種了,所謂的Art Rock,藝術搖滾(也叫前衛搖滾)。本身這個風格是非常有技術難度的,一個音樂人喜歡這個風格可以說是非常有眼光的,而且尤其是亞拉伯跳舞女郎這張做出了中東音樂的特色。但也到此為止了而且,雖然黃家駒在這個時期影響不小,但劉志遠的鍵盤才是更搶眼的存在,beyond樂隊編曲的細緻之處基本全都體現在劉志遠的鍵盤身上,再就是黃家強的bass,黃貫中的吉他solo……黃家駒的節奏吉他所佔比例其實是非常小的。

藝術搖滾這個風格可是誕生於60年代末!Pink floyd樂隊早在1970年就做出了《Atom Heart Mother》專輯,受過學院派訓練的yes樂隊也1972年就發行了《Close To The Edge》這樣的神磚,整個70年代就是藝術搖滾的巔峰時期,超過beyond水平的牛人數不勝數。尤其是 1969年King Crimson就發行了《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專輯,我想已經不用多解釋了king crimson這張專輯的地位了,總之 beyond樂隊到這個時候的成就放在世界範圍內根本是不夠看的。比藝術,肯定是比不過英美的大牛們了(同樣 pink floyd樂隊也是黃家駒的偶像,欣賞不了pf樂隊的beyond粉絲們啊,你們還是naive)

然後……88/89兩年,劉志遠和黃家強鬧矛盾,找了個藉口退出了beyond樂隊,然後對於自己所喜歡的藝術搖滾beyond已經放棄治療了一直到1993年都持續在這個狀態中。他們在這時候開始注重流行市場,創作了完美貼合卡農和弦的 口水歌《真的愛你》好吧,這首歌主題很好。但是卡農和弦聽多了真的會吐,所以這首歌對於銷量的作用來說就是能夠紅極一時,但想千古留名還是難了點。(當然,後來被死亡光環加成,所以現在還有人聽)這個時期的beyond當然還是有很多其他成果的。比如為《忍者神龜》配音參演《開心鬼救開心鬼》、《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客串《豪門夜宴》、黃家駒參演《籠民》

相關焦點

  • beyond樂隊算不算真正的搖滾?爭議或許和黃家駒為何日本遇難有關
    歷史上第一首被打上搖滾烙印的作品是美國的白人音樂家Bill Haley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錄製的《整日搖滾》(Rock Around the Clock),這哥們從長相造型上來看一點不搖滾,穿西裝打領帶頭髮亮的蒼蠅上去也會打滑,就一個周立波的造型,和今天長髮披肩一身金色皮革造型顯然不是一回事,但是那卻的確被認為是搖滾的雛形歌曲。
  • 致敬搖滾樂隊beyond,黃家駒的作品百聽不厭,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說起beyond打小兒喜歡聽搖滾的北京孩子都不陌生,而beyond的實力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一系列經典作品至今被無數人穿傳唱,所以今兒個就跟大伙兒聊聊記憶中的beyone樂隊和主唱黃家駒相信北京人都還記得,八十年代那會兒beyond樂隊橫空出世瞬間就紅遍京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展現出了樂隊的實力,同時也迎來了無數搖滾樂迷的追捧,不可否認的是beyond創作出來的作品都很有深度
  • 黃家駒一個歌手有什麼值得這麼多人去崇拜的?
    要說有哪個歌手的作品被翻唱的次數最多,我想只有黃家駒了,有什麼理由讓張學友、陳奕迅等六十多位歌手明星,其中不乏有歌神級別的去唱家駒的歌。先說說對家駒歌的一些看法,小編也是家駒的多年粉絲了,每次聽到家駒的歌都會有種熱血沸騰、志氣待發的心情,這也是喜歡的原因。
  • 紀念黃家駒的歌,那麼他的哪些歌值得我們紀念呢
    這首歌的創作目的非常的簡單,就是為了紀念和懷念黃家駒而創作的。這首歌是由單行線譜曲、作曲,Sanmuel填詞的。歌詞都是由Beyond的歌曲名所組成的,是一首非常具有代表意義的懷念黃家駒的歌曲。而歌曲的演唱者黃藝明除了是黃家駒的粉絲,還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黃家駒的模仿者,黃藝明的聲線和颱風都和黃家駒非常的相似。另外《尋覓理想》也是由黃藝明演唱的,來懷念黃家駒的一首作品。
  • 黃家駒情懷
    在華語歌壇,有兩個人去世後比生前更受歡迎,一個是張國榮,一個是Beyond樂隊的黃家駒。但不同的是,黃家駒沒有莫裡森放浪形骸的一生,可以拿出來說道的內容不多,他只是一個堅持音樂理想的人,卻悲劇性地成為娛樂的犧牲品,這是娛樂至死的最好例證,但這個悲劇的結局似乎也不能支撐歌迷們一如既往地喜歡Beyond。讓九泉之下的黃家駒感到欣慰的是,這20年來,Beyond仍保持著與日俱增的吸引力,比很多活著的人更受歡迎。甚至,今天的「90後」受父輩們的影響開始接受並不屬於他們這個時代的Beyond。
  • 黃家駒:「原諒我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
    每個時代都有相應的代表人物,音樂也好,時尚也罷。要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最頂流的文化應該就是搖滾文化。然而說起搖滾音樂的靈魂人物,非黃家駒莫屬。1979年,黃家駒的鄰居搬家走後留下一把木吉他,17歲的黃家駒把它撿回家,並摸索著彈起來,沒想到這一彈,就徹底著了迷。
  • 為什麼黃家駒在樂壇是獨樹一幟的存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但是誰也沒想到就是這樣的一個音樂人一支音樂團隊立志要改變香港樂壇,給音樂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可塑性,一掃樂壇翻唱之風。雖然說黃家駒不是搖滾的鼻祖,但是真正讓搖滾被香港大眾市場所接受的卻是黃家駒,畢竟搖滾不是香港本土起來的音樂,太超前,讓當時普遍的香港大眾難以接受,太多的玩搖滾的樂隊都是地下樂隊,純粹喜歡而已。但是在黃家駒不斷的改良和創新下,終於找到了能讓香港大眾所能接受的搖滾音樂。
  • 流行搖滾第一人楊臣剛"蛻變"專場
    2011年草莓音樂節,我們心目中的那位「網絡歌手」楊臣剛,終於按耐不住被壓抑的搖滾情懷,華麗轉身,用重金屬的方式演繹了他的代表作《老鼠愛大米》,用顛覆的方式將他多年積累的搖滾情懷發洩出來!霎時,整個草莓音樂節的現場沸騰了!千萬名歌迷被他的音樂震撼了!楊臣剛用他的表演贏得了搖滾樂迷的包容和支持,贏得了現場觀眾發自內心的掌聲,成功地完成了從「網絡歌王」到「流行搖滾第一人」的華麗轉型!
  • 27年前,黃家駒意外從3米高臺墜落,留下三個字令人心痛
    每一個時代似乎都有一個代表的人物,如果回想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最頂流的文化應該就是搖滾文化。那個時候人們對搖滾的狂熱,就像如今說唱歌手對HIOHOP音樂的熱愛,傳承的是一個精神,一種文化。如果說到搖滾音樂的靈魂人物,那應該就是非黃家駒莫屬了。
  • 黃家駒是死後封神?這是對經典的褻瀆,也是其井底之蛙的體現
    黃家駒,一代搖滾巨星,搖滾天團beyond的主唱、靈魂人物,華語樂壇傳奇性人物,無數人的精神偶像,影響力延續幾代人長盛不衰。他創作的眾多經典歌曲膾炙人口,魅力延續至今,至今仍然在很多場合和渠道流傳,歌迷可以從中感受黃家駒的歌曲帶給我們的那份滲入心扉的感動,並抒發內心那份濃鬱的情感。
  • 黃家駒:成名和離去都是意外,唯理想永恆
    2020年6月10日,黃家駒若仍在,58歲的他或許仍能和兄弟們站在臺上,一起高歌一曲《光輝歲月》。但人生沒有如果,那個創造了時代的人,已經離我們遠去太久太久,其中已經跨越了世紀,也成了無數人心中抹不去的遺憾。
  • 天嫉英才 黃家駒 傳奇的人生 香港時代背後的故事
    一九六二年,黃家駒出生於香港九龍的一個普通家庭。小時候的他對於音樂接觸甚少。然後十二歲那年。當家駒在電視節目中聽到,英國搖滾人物大衛包威演唱的。 一九八四年事時,年輕的他。一瞬間被深深震撼。那時候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男孩會成為香港樂壇的傳奇。一九八三年香港吉他雜誌舉辦了一次比賽,家駒找來了鼓手葉世榮和另外兩位朋友。
  • 原來黃家駒在80年代已經是一個潮男代表,戴耳環和刺青!
    1983年黃家駒和其弟弟黃家強、葉世榮、黃貫中(朱茵老公)組成了beyond樂隊!在1986年劉志遠加入,然而沒過多久劉志遠因為學業而離開了樂隊!beyond由當時一個無人問起地下樂隊變成紅遍兩岸三地的明星組合!不得不說他們的確有著不容置疑的實力!
  • 黃家駒,還活著
    58年前的6月10日,黃家駒出生在一個香港的普通家庭中,作為家中第4個孩子,他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以及一個弟弟。這家人並不富裕,九龍深水埗一間30平米的小屋,這一家七口一住就是十幾年。黃家駒(左)與葉世榮(右)在當時,比賽隊伍大多是翻唱,鮮有樂隊具有原創能力,而黃家駒卻堅持要做創作型樂隊。年少氣盛,他給樂隊取名「Beyond」,翻譯過來就是「超越」的意思,代表著他們想要超越一切樂隊的決心。他們確實也做到了。
  • 唱《海闊天空》的黃家駒,31歲在日本意外去世,家人獲賠百萬美元
    黃家駒大姐是音樂愛好者,在姐姐的影響下,黃家駒自幼就喜歡音樂。他成長的時候,「搖滾變色龍」大衛·鮑伊如日中天,黃家駒不可避免的接觸到了他的作品並為之著迷。那個時候,黃家駒就開始自己想辦法買來布料,模仿搖滾歌手做一些當時看上去是奇裝異服的衣服,享受著屬於他自己的搖滾快樂。
  • 【吉他譜】黃家駒《喜歡你》
    喜歡你 簡介: 《喜歡你》是中國香港搖滾樂隊Beyond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曲,由黃家駒作詞、作曲,Beyond編曲,收錄於Beyond1988
  • 世界級偶像,黃家駒樂壇之路坎坷,走紅後卻遺憾離世!
    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只要瞥見黃家駒這3個字,口中就會自動哼起那句「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這首海闊天空給了許多陷入低谷的人,重新站起來的力量,別人翻唱,他原創,別人流行,他搖滾,他就是自帶BGM的男子黃家駒,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黃家駒的故事。
  • 黃家駒逝世25周年,追憶1988年BEYOND北京演唱會
    今天,6月30日,是香港搖滾樂隊BEYOND的靈魂人物黃家駒逝世25周年,如同15年前去世的張國榮一樣,家駒自從25年前逝世後,年年都有大批的粉絲進行懷念。今年,也是BEYOND樂隊第一次踏足大陸,在北京首體召開《超越大地》演唱會的30周年,1988年10月15日、16日兩天,他們在北京連開兩場大型演唱會,這也是第一支搖滾樂隊及第一個香港藝人在北京首體開的專場演唱會。時間已經過去30年了,當年在首體現場觀看BEYOND演唱會的人大概也都年過50了吧,還會記得當時的情景嗎?
  • 亞洲鼓王回憶搖滾往事:許巍的成功標誌著中國搖滾時代的轉變
    如此激動興奮的語氣當時嚇到了黑豹,一個來北京旅遊的普通日本遊客竟然自詡日本第一鼓手?誰會相信他說的話?大家都以為他是一個神經病,一個莫名其妙的人。不過堅持的Funky也得到了去黑豹樂隊排練室參觀的機會。那時候黑豹在某大學租了一個小小的排練室進行排練,他們排練的時候Funky就在旁邊默默的邊聽邊寫譜子。
  • 黃家駒的一生是怎樣的一生?
    1962年,黃家駒出生在香港一個普通的家庭,一家七口人住在只有30平米的房子裡,名副其實的草根。祖祖輩輩都沒有一個玩音樂的人, 從小也沒有受到音樂的薰陶。要不是姐姐痴迷大衛鮑威,很難說他能不能走上搖滾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