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分享了酵素皂製作方法,但是有些酵友反饋制皂會失敗,尤其是大批量製作的時候,失敗率較高。可能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這些:
1、皂液部分凝固,成絮狀,很多油脂沒有皂化完成;
原因:油鹼配比不正確,或者中途加熱溫度過高
2、皂液提早凝固,來不及入模就已經結塊;
原因:入模時間太晚;
3、皂液不凝固,一直呈液體狀態
原因:水的用量偏多,或者溫度太低
4、皂色不均勻
原因:添加的酵素渣用量太少,或者攪拌不均勻
5、入模以後析出大量液體
原因:選用了無法皂化的礦物油脂,如白油。
6、成皂太軟
原因:油脂軟硬度配比不合適
這裡根據我制皂的經驗,總結了以下幾個容易忽略並可能導致制皂失敗的問題,供大家交流討論。
1、配料精準
酵素皂原料的配比,需要嚴格按照計算好的數量稱量。儘可能準確,而且越精確越好。雖然這樣追求準確的稱量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但是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計量準確才是保證制皂成功的前提。
2、溫度控制
酵素皂製作溫度一般需要控制皂40-45度之間。如果超過50度,皂凝固時間會加快,容易導致製作失敗。而且鹼和油混合以後,溫度會進一步升高,會導致皂裡面的甘油成分破壞,制皂的品質會下降。
如果溫度低於40度,皂液凝固時間加長,需要攪拌很久才可以凝固入模。所以,控制溫度也是製作皂的一個關鍵。
一般,鹼水降溫較快,油降溫較慢。所以,加熱油脂的時候,不易讓溫度太高。一旦達到40度就可以立即停止降溫。
3、攪拌時間
關於攪拌時間,只能是大概,沒有固定時間。因為每次油鹼混合時溫度有差異,氣候溫度有差異,選用的油脂有差異,製作的量有差異,導致攪拌的時間度不一樣。到底多少時間為宜,需要根據皂液的濃稠度來判斷。
當油和鹼水混合以後開始攪拌,皂液開始明顯變濃稠的時候,開始加各種粉末狀的配料,繼續攪拌均勻以後,開始加入酵素液和酵素渣。酵素液和渣可以分批加入,也可以一次性加入。一次性加入的時候,皂液會快速凝固,這時候要提前做好入模準備,以免提早凝固無法入模。
4、入模時間
通常以攪拌器能寫出8字為準。但是也要根據制皂量來進行調整。如果製作15公斤以上,需要提前入模。因為15公斤皂液,分別導入15個模具中,需要一定的時間。可能到最後幾條,皂液已經非常濃稠。如果入模時間太晚,可能皂液來不急入模,就已經成固體狀態了。
5、酵素皂的味道
我們製作的酵素皂不加香精,所以是油脂的原味。由於製作過程中,會添加各種不同的酵素液,酵素與皂液混合以後,會產生一種特有的味道。習慣了香精的朋友,會覺得味道很奇怪。甚至認為是否皂以後發生酸敗?因為酵素皂製作過程中,沒有添加任何新鮮的水果,所以肯定不會有酸敗的情況。酵素皂雖然少了一點香味,但是多了一份古樸與自然,也不失為一種原生態。
6、天氣溼度對皂的影響
南方氣候潮溼,尤其是連日下雨的天氣,皂做好以後表面會吸附很多水分。這樣的天氣會增加制皂的難度。潮溼的表面,會破壞皂的賣相。也讓包皂無法進行。下雨天氣,保持室內足夠的乾燥度,也是製造成功的關鍵環節。
製作手工酵素皂,每個人遇到的問題可能都不一樣。歡迎大家多嘗試。失敗是成功之母,堅持製作、使用純天然的酵素皂,為改善我們生活的環境和皮膚的健康,多奉獻一份力量。
歡迎添加木本水源個人號:mubensy 關注我吧
☀ 定期推送酵素知識,交流酵素話題,分享酵素產品,結交全國酵友,線下活動信息等諸多優質內容,最專業的酵素交流分享平臺!添加微信號mubensy領取試用!
長按本圖識別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