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軒軒是個3歲的小男孩,和大多數男孩子一樣,軒軒平時也很是調皮,總喜歡跑來跑去的,基本上很少能看到軒軒安靜的樣子。
這天,軒軒在玩耍的時候,一不小心就磕到了自己的鼻子,瞬間鼻血就流了出來,而且出血特別多。這可把軒軒媽媽嚇壞了,急忙幫著孩子處理,但弄了好一會兒,軒軒的鼻血還是沒有止住,一直在流,而且軒軒還說頭暈。
這下,媽媽徹底慌了,趕緊帶著孩子去了醫院,在路上,媽媽為了讓出血少一點,就一直讓軒軒仰著頭。
結果到了醫院,雖然經過醫生們的救治,可最終還是無力回天,軒軒沒有搶救過來。媽媽悲痛不已,同時又很不理解,為什麼一個流鼻血就要了孩子的命?
醫生事後解釋:本來一個流鼻血是不會致命的,可是孩子一直在保持仰頭的姿勢,導致血液逆流到孩子的喉嚨,孩子是被嗆身亡。媽媽聽後後悔不已,原來孩子的離去,竟是因為自己處理不當造成的。
對於小孩子來說,出鼻血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由於小孩子活潑,很容易讓自己的鼻子受到外傷,或者是由於氣候、疾病的原因,都會讓孩子出現流鼻血的情況。
孩子鼻子出血,千萬不要這樣做:
(1)仰頭?錯!
寶寶鼻子出血後有些家長會慌張讓寶寶仰起頭部,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
我們常說耳鼻喉科,為什麼把耳鼻喉設置成一個科室,這是因為這三個部位是相通的。
仰頭的姿勢不但不會止住血,反而會讓鼻血流進食管,刺激胃黏膜,引起嘔吐,還有誤吸引起窒息的風險。
(2)直接塞紙團?錯!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出鼻血的時候,就會隨便地團個紙團塞到鼻子裡,但這樣的做法也是錯誤的。
過硬的紙團可能會引起黏膜損傷,如果攜帶細菌還容易引起感染。
(3)舉手?錯!
記得小時候,鼻子出血就會有大人告訴,哪個鼻孔出血就把哪個胳膊舉起來,就會把血止住。
其實這些都是無稽之談,都不能迅速、有效地止血。
孩子流鼻血的正確處理方式:
孩子出現流鼻血的狀況後,首先家長和孩子都要保持鎮靜,然後讓孩子的頭部微微向前傾,捏住或者壓住出血的一側鼻翼,堅持10-15分鐘,也可以酌情延長時間。
如果寶寶過於小,或者哭鬧不配合按壓,而出血也不是太多的情況下,家長可以用清潔的棉球塞入出血的一側鼻腔。
但棉球的深度要把握好,掌握在2釐米左右即可。棉球的大小也要掌握好,過小起不到按壓的效果,過大不容易塞進鼻孔,寶寶也會不舒服。
注意:在按壓的過程中,不要每隔一段時間就放開檢查,這樣會起不到止血的效果。
另外,家長也可以冷敷寶寶的前額、後頸等部位,促進血管的收縮,來達到減少出血的作用。但冷敷的時候不要用冰塊接觸寶寶的皮膚,以免引起凍傷。
經常出鼻血的孩子家長應該帶到醫院去做檢查,確定出血的原因,從而及時地進行治療。
一旦出現以下一些情況要立刻帶孩子去醫院:
1. 孩子流鼻血後長時間不能止血;
2. 孩子的皮膚出現慘白;
3. 孩子流鼻血的同時還伴隨其他部位的出血;
4. 孩子流鼻血的同時還伴有外傷或者是頭部出血;
5. 孩子的精神狀態出現異常;
流鼻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傢伙要根據出血的原因、出血部位,處理方法也有講究,處理不當會加重病情,甚至發生危險。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護,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護芽媽媽,伴您在育兒路上,給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麼煩惱,歡迎發來私信,望我能給您帶去靈感和寬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