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精裝4冊)

2021-02-19 紅太陽論壇


說文 唐抄本

中國文字相傳是黃帝的史官倉頡造的。這倉頡據說有四隻眼睛,他看見了地上的獸蹄兒鳥爪兒印著的痕跡,靈感湧上心頭,便造起文字來。

文字的作用太偉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聖的工作。但是文字可以增進人的能力,也可以增進人的巧詐。倉頡洩漏了天機,卻將人教壞了。所以他造字的時候,「天雨粟,鬼夜哭。」

當然這是民間傳說,識字需要字書。相傳最古的字書是《史籀篇》,是周宣王的太史籀作的。這部書已經佚去,但許慎《說文解字》裡收了好些「籀文」,又稱為「大篆」,字體和小篆差不多,和始皇以前三百年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簡直一樣。所以現在相信這只是始皇以前秦國的字書。「史籀」是「書記必讀」的意思,只是書名。不是人名。 

關於作品名稱的來源,許慎對此的解釋是:倉頡開始造文字時,大概是按照萬物的形狀臨摹,所以這種圖畫似的符號叫做「文」,這以後,那形與形,形與聲結合的符號便叫「字」。「文」,就是描繪事物本來的形狀,「字」的含義是說滋生,繁衍。

《說文解字》雖說只是一本字書,但卻是學習篆書者不可跨越的鴻溝。書寫與鐫刻漢字,就要弄懂漢字的形、音、義,特別是對漢字的字形有精確的把握,而《說文解字》正是認識漢字、書寫漢字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的工具書。

當今學習書法的人士很多,但大部分都基於對於書法本身技藝的鑽研,比如筆法、結體、章法這些因素。誠然,書法的技巧是很重要的,但促成書法進步的唯一卻不僅僅是技藝。

書法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中國文字的演變史。中國文字歷經甲骨、金文、小篆、隸、草、行、楷諸多的演變,其每一個字包含的歷史文化信息極其豐富,這也是中國文化區別於世界上其它文化的一個重要表象。歷史的階段不同,文字的特徵也不一樣,作為書寫,更是一直處在不斷地發展中。

我們可以根據《說文解字》保留的篆書和古義,認識和研究甲骨文和金文。《說文解字》著錄下小篆,我們才可據小篆與甲骨文、金文相對照,認識甲骨文、金文,若無篆書就難多了。因此,可以說,《說文解字》是溝通古今文字的橋梁,是辨識古文字的「階梯」,認識了解中國古代文字,對於研究整理先秦文字、學習先秦書法有著重要的意義。

當年弘一法師在廈門南普陀寺對弟子們講課,其中有一堂課專門講到寫字的方法,大師說:

我對於發心學字的人,總是勸他們:先由篆字學起。 

 

為什麼呢?有幾種理由:

  

其一:可以順便研究《說文》,對於文字學,便可以有一點常識了。因為一個字一個字都有它的來源,並不是憑空虛構的,關於一筆一划,都不能隨隨便便亂寫的。若不學篆書,不研究《說文》,對於字學及文字的起源就不能明白——簡直可以說是不認得字啊!所以寫字若由篆書入手,不但寫字會進步,而且也很有興味的。 

其二:能寫篆字以後,再學楷書,寫字時一筆一划,也就不會寫錯的了。要曉得:寫錯了字,是很可恥的——這正如學英文的人一樣,不能把字母拼錯一個。若拼錯了字,人家怎麼認識呢?寫錯了我們自己的漢文字,更是不可以的。我們若先學會了篆書,再寫楷字時,那就可以免掉很多錯誤。此外,寫篆字也可以為寫隸書、楷書、行書的基礎。學會了篆字之後,對於寫隸書、楷書、行書就都很容易——因為篆書是各種寫字的根本。

漢字合體字的組成部分。舊稱左為偏,右為旁。今泛稱合體字的左右上下任何一部分為偏旁。唐 顏真卿 《幹祿字書序》:「偏旁同者,不復廣出」。

部首,為許慎首創。他在《說文解字》中把形旁相同的字歸在一起,稱為部,每部把共同所從的形旁字列在開頭,這個字就稱為部首,所以部首本身也是獨立的漢字。

部首是學習漢字必須的一步,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你一定碰到過這種題。

偏旁中有著字義。認識了「日」和「目」之後,就能分辨「晴」和「睛」,「太陽出來了,所以是晴;我們用眼睛看,眼睛又叫目」。以此類推,學生認識了訁,就理解了「請」;認識忄,就理解了「情」……

聰明一點的學生,給他一個看到「疒」,就能夠想到這個字是跟病痛有關的了。比如下面這道題

部首是學習漢字必須的一步,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你一定碰到過這種題。

學習偏旁部首,除了認識筆順和辨識生字之外,還有包括查字典在內等作用,所以偏旁部首在語文的學習中還是非常重要的。

小編推薦,在漢字的歷史上,一部不可忽略的巨著——《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精裝版(全4冊)

原價:696.00元/套

 粉絲回饋價:228元/套

  小編提醒:

1、如果收到的物品您不滿意,可聯繫寄件人處理;

2、7天內可與寄件人協商退貨,15天內仍為您保留換貨的權利;

3、全國包郵,貨到付款,敬請放心購買。

4、新疆、西藏請勿下單,請諒解。

  購買方式: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填寫姓名、電話、收貨地址即可下單,這邊會儘快發貨,貨到付款。

相關焦點

  • 說文解字:強
    有人把「強」拆開成弓和雖,但《說文》中,強,寫成:強 ,是弘+蟲。前段時間,我買了一套《漢字樹》(全6冊,廖文豪著)。把漢字變成思維導圖那樣的樹狀結構來解析,這點子不錯,贊!可惜在第3分冊以後才有了分冊的檢字表,整套書竟然沒有提供完整的檢索表!查找不便也就忍了,其中某些字的解釋疑點很多,明顯缺乏說服力,則是硬傷。
  • 說文解字:說說琢,琫,瑞,覆這4個字
    我國十三億人,漢族佔90%以上,一部分少數民族也說漢語、用漢字。說文解字:說說琢,琫,瑞,覆這4個字。1.琢,說文解字。《說文解字》釋作:「治玉也。」意思明白,就是加工玉石。古時對於不同的器物,加工方式是不一樣的,比如《詩經》裡就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毛傳》解釋為:「治骨曰切,象(象牙)曰磋,玉曰琢,石曰磨。」
  • 徐鍇與《說文解字系傳》
    徐鍇平生著述甚多,今僅存《說文解字系傳》40卷,《說文解字韻譜》10卷。父卒時,徐鉉八歲,徐鍇才四歲。其母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擔起了教育兒子的重擔。《宋史》卷四四一載,徐鉉十歲能作文,鍇也很小就負文名。其母要求極嚴,使他們從小養成了刻苦讀書、嚴謹治學的習慣,為學業有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說文解字「蘭亭序」
    【深圳商報訊】(記者 穆硯 通訊員 黃新良)近日,廣州美術學院書法歷史與文獻學碩士、南粵印社副社長、召南詩社社員葉煉勇應邀來深,在「說文解字——中華經典古詩文公益課堂」上,為市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書法與文學的欣賞課,帶著現場聽眾領略了《蘭亭序》書法的精妙、細細品鑑了文章義理的悠遠。
  • 說文解字「家」是什麼?
    而我們今天說文解字要來看看家和牢和安的區別,為什麼家字下面是一隻豬?牢字下面是一隻牛?說文解字離不開引申,因為甲骨文傳承到現今的簡體字有大大好幾千年了,因為沒有斷層,所以文字是有生命力的,當下的解字也容不了我們生搬胡來,卻不能自以為是!
  • 說文解字:慈
    (原標題:說文解字:慈)
  • 說文解字:說一說並,交,奶,群,道,苦,這6個字
    文字很美妙,文字很偉大,今天說文解字:說一說並、交、奶、群、道、苦這6個字。1.並,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把「並」解釋成並排、並列的意思,說這個字「從二立」,它由兩個正面站立的「立」組成。2.交,說文解字:本意為交叉,引申出」交往、相交「兩腳相交叉,先看「交」。《說文解字》:「從大,象交形」。這個字的正面和「大」很像,但「大」是站起來兩隻腳張開、伸開正面的人形。那正面站著,兩隻腳把它交叉一下,把右腳放到左腳的前面,這樣站著顯得比較婀娜多姿,這就是「交」。《說文解字》「交,交脛也」,把小腿交叉起來。
  • 說文解字:說說行,正,足這3個字
    說文解字:說說行,正,足這3個字。1.行,說文解字。《說文》:行,戶庚切。人之步趨也。從彳、從亍。凡行之屬皆從行。像道路中十字路口的形象摹畫。道路都是長條形,不好準確表達,因此以『十字路口』表示四方通行的道路。
  • 說文解字:說一說牛,半,目這3個字
    說文解字:說一說牛,半,目這3個字。1.牛,說文解字。《說文》:牛,語求切。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牛』是古時人們早期馴化的大型牲畜,為人類的生活貢獻肉奶皮革,同時又是農田耕種時的好幫手。
  • 許慎的書名為什麼叫「說文解字」?
    文字漢字學的鼻祖許慎寫了一部千古不朽的名著《說文解字》,為什麼叫「說文解字」?「文」與「字」有什麼區別?許慎自己就有明確的解釋:「獨體為文,合體為字。」因為這一幅幅像畫一樣的「文」不能分解,只能說其形與義,所以叫「說文」。「解字」「字」就不一樣了,《說文解字》分析說:「字,乳也。從子在宀下,子亦聲。」
  • 說文解字 | 百足之蟲(上)
    「說文解字」欄目旨在結合文字學知識和當下漢字應用現象兩個方面,來探討漢字的源流和規範。該欄目文章兼具學術性、趣味性和實用性。
  • 孫詒讓與「唐寫本」《說文解字·木部》殘卷
    孫詒讓在小學方面的傑出貢獻與其在版本鑑定等方面的修養是分不開的,這從他對《說文解字·木部》殘卷的辨偽上可以看得出來。 《說文解字·木部》殘卷,是當時與孫詒讓關係密切的著名版本鑑定家莫友芝的一個大發現。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號郘亭,貴州獨山人,工於版本辨偽。
  • 指尖上的「漢字王國」——《〈說文解字〉同源字新證》出版暨數位化《說文解字》平臺上線啦!
    小喵看了《〈說文解字〉同源字新證》,實在太高大上啦!試用了數位化《說文》平臺,「漢字王國」實在太神奇啦,小喵的眼裡都是星星!好東西要大家分享,抱走不謝喔!《說文解字》不僅是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字裡行間更閃耀著思想和文化的光芒。作者許慎被讚譽為「五經無雙」,他將9353字歸入540個部首,構建起一個秩序井然的「漢字王國」,這個王國直到今天還散發著巨大的魅力。
  • 說文解字(三):文字的易讀性
    by Timo Kuilder六、字間距字間距可以製造出閱讀文章的韻律感。不同的字體有不同的默認字間距的的設定,同一套字體裡面,不同字的字間距也不同,以外文來說,「W」和「I」的字間距相差很大。如果不是有特殊的要求,一般對某套字體的字間距不做調整。
  • 說文解字:偷、盜、竊區別是什麼?
    偷:是一個形聲字。(這裡有必要解釋一下什麼叫形聲字:形聲字是由兩個文或字複合成體,其中的一個文或字表示事物的類別而另一個表示事物的讀音。)所以看回偷字,它是從人,從俞,俞亦聲。在《說文》裡面,偷的本義是苟且的意思!
  • 2020臺灣說文解字:亂
    ▲釋字:「亂」,字義為罔失法度,若合成語詞,其意也多屬負面,如亂政、亂鬨鬨、亂七八糟。 臺海網12月2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連金/文 網絡圖)再過數天,2020年就將過去。回顧盤點臺灣島內這一年來,連任的民進黨當局陷入執政亂象,人事爭議不斷,弊案爆發,從頭亂到尾。當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民進黨卻政治掛帥,大搞「雙標防疫」,導致防疫錯漏百出,害苦百姓,累及民生百業。
  • 說文解字:水、沝、淼、㵘,一篇文章讀懂古人造字智慧!
    確實我也想不懂,就類似於為什麼:一是一橫,二是二橫,三是三橫,四開始就不是四橫的道理一樣(不過這個道理我還懂,在下面那篇文章有介紹到),現在我們簡單從字義解釋上看看沝,淼,㵘四個字的含義,然後再說文解字,幫大家理清!
  • 說文解字:上,止,正
    說文解字:《易經》的上、止、正《易經》廣大精微,無所不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呂氏春秋》),這兩句話大家非常熟悉。大到沒有外面,夠大的吧!小到沒有裡面,夠小了吧!這樣廣大精微的一本書,很多人都會覺得很難讀,難記,難懂,難應用。
  • 說文解字丨土的皮,水的骨頭,都是個啥?
    歷史上就有很多關於解字的逸聞趣事,這其中最搞笑的要數「全民男神」蘇東坡揶揄王安石曲解字義的故事了。王安石和蘇軾都是北宋時的詩文大家。王安石在當宰相理政之餘對字源學興趣滿滿,逢人便講。但王安石解釋字源只管從字的意義上找點趣談,有時就難免望文生義,牽強附會。有一天,蘇東坡問王安石,我的「坡」字怎麼解?王安石說:「坡不就是土之皮嗎?」蘇東坡笑道:「照你這麼說,那滑字就是水的骨頭了?」王安石無言以對。蘇東坡眼珠一轉,又問道:「那你知道『鳩』字為什麼是九隻鳥嗎?」王安石一聽來了精神,趕緊請教。蘇東坡笑道:「《詩經》有言:鳩在桑,其子七兮。七個兒子,加上它們的爹娘,可不是九隻鳥嗎?」
  • 說文解字12:造字方法之指事
    指事字是一種抽象的造字法,也就是當沒有、或不方便用具體形象畫出來時,就用一種抽象的符號來表示。大多數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添加、減少筆畫或符號。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指出,指事的含義即:「視而可識,察而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