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三大「特產」,咖喱,恆河水,苦行僧。其中最讓遊客好奇的,是印度的苦行僧。因為他們為了信仰,一生都活在苦難中。那麼苦行僧的生活究竟是怎樣的呢?
中國也有一句古話叫「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在印度的苦行僧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的宗教信仰告訴他們,在人間經歷的種種苦難,神明都會看在眼裡,這樣他們在死後,才能順利進入天堂。為了表達他們內心的虔誠,他們把自己的欲望壓縮到了極致,吃飯睡覺恐怕就是他們一生唯一的欲望了。
雖然我們看到的苦行僧,都是衣衫襤褸,骨瘦如柴。但是他們在印度的地位,其實非常高。在印度,能夠全心全意為信仰服務的,只有最高種姓的婆羅門。而苦行僧的地位就僅次於他們。雖然經歷著苦難,但是能換來人們的尊重,這可能也是他們願意成為苦行僧的原因吧。
苦行僧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信仰。先不說他們的信仰對不對,起碼他們的意志力還是非常值得我們欽佩的。
苦行僧這個職業,只在印度存在。在如今的社會上,誰會沒事瞎折騰自己。但是我們想要成為苦行僧也很簡單,只要不工作就好了。印度的社會能夠接受這樣職業的存在,有的網友可能會說,他們的社會開明,不會入侵人民信仰的權利。但是換個方向思考,現在好像是信仰阻礙著國家的發展吧。
苦行僧認為世間疾苦,嚮往天堂。但是天堂這種東西,虛無縹緲。為什麼就不能直接把自己的生活的世界打造成天堂呢?與其說他們是脫離世俗思想的高人,不如說是一群不思進取的「累贅」。印度本來就不是一個發達的國家,然而國民還整天做著死後的天堂夢。難道印度超級大國的夢想,要讓這個國家到了天堂才實現嗎?
對此各位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