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候的「旱極」:阿塔卡馬沙漠,曾經連續91年滴雨未下

2020-10-18 地理沙龍

氣候是指一個區域大氣物理特徵的多年長期平均狀況,與我們平時所講的天氣不同,天氣是短時間的大氣狀況,而氣候是指某地長時間的、穩定大氣狀況,時間尺度多以月、季、年或數百年為單位。衡量一個區域的氣候狀況,往往用氣候要素來衡量,包括氣溫、降水、光照等氣候要素,任何一個區域的氣候我們都可以用這些要素來描述。

阿塔卡馬沙漠沙漠

比如,我們的首都北京屬於溫帶季風氣候,我們可以這樣描述北京的氣候特徵: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雨熱同期。世界那麼大,不同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不同、洋流不同,從而塑造出了不同的氣候特徵。有的地方高溫、有的地方極寒、有的地方多雨、有的地方少雨,也會造就出一些區域極端的氣候特徵。

阿塔卡馬沙漠位置圖

說道乾旱的氣候,我們馬上能夠聯想到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熱浪滾滾的撒哈拉沙漠是不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呢?答案是否定的,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位於南美洲,是位於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馬沙漠地區,位於安第斯山脈和太平洋之間,一個狹長的區域,南北延伸約1000公裡,總面積約為18萬平方千米。

乾旱的阿塔卡馬沙漠

阿塔卡馬沙漠主體位於智利境內,也有少部分位於秘魯、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等國。阿塔卡馬沙漠屬於熱帶沙漠氣候,終年高溫乾燥,這裡年平均降水量少於0.1毫米,曾經在1845年至1936年的91年間滴雨未下,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造就了最惡劣的自然環境,那麼為什麼一個臨近太平洋的沿海地區氣候會這麼幹旱呢?

阿塔卡馬沙漠沿海地區

一般來說,陸地上降水的水汽大多來自海洋,所以大部分地區的降水都是由沿海向內陸遞減,那麼為什麼阿塔卡馬沙漠離海洋這麼近,卻沒有得到海洋的水汽呢?造成阿塔卡馬沙漠極度乾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該地區地處南緯18至28度之間,在大氣環流因素中常年受到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不易成雲致雨。

阿塔卡馬沙漠氣候成因

其次,在大氣環流因素中,阿塔卡馬沙漠地區還會受到東南信風的影響,但是由於地處南美大陸西岸,東南信風風向由陸地吹向海洋,形成離岸風,使得海洋的水汽無法到達陸地,反而使得海洋的水汽遠離陸地。再次,阿塔卡馬沙漠太平洋沿岸流經強大的秘魯寒流,在寒流對氣候的降溫減溼作用下,使得當地氣候更加乾旱。

阿塔卡馬沙漠

阿塔卡馬沙漠地區氣候如此的乾旱,但是也並非是一個不毛之地,阿塔卡馬沙漠中有超過200多種花,大多數都是此地區特有的物種。在很多時候,這些花的種子都處在休眠之中,在等待雨水的到來,等待綻放的時機,2015年的厄爾尼諾現象給當地帶來了一場超乎以往的大雨,沙漠土地裡休眠的各種花朵種子瞬間發芽、生長、開花,在沙漠中綻放。

世界「幹極」開花

相關焦點

  • 阿塔卡馬沙漠:曾連續91年不下雨,一百多萬人喝水全靠一張網
    在這樣的條件下,很多驚險的景區不斷出現,一些比較原始的景區也有人挑戰,而沙漠就是被挑戰最多的一個區域,尤其是有特點的沙漠。阿塔卡馬沙漠就在南美洲西海岸,它的總面積大約為18萬平方千米,主體在智利境內,剩下一部分在秘魯、玻利維亞和阿根廷境內,是世界上最為乾燥的地區之一。阿塔卡馬沙漠的年均降水量少於0.1毫米,甚至出現過連續91年不下於的現象,被很多人稱為世界「幹極」。
  • 【高考地理每日一題】阿塔卡馬沙漠
    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上著名的沙漠之一,有豐富的鳥糞、硝石等資源。阿里卡為智利最北端的海港城市,人口約為18.5萬。南美洲西部的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地區之一,平均年降水量不到1mm,被稱為世界的「旱極」。然而,「旱極」卻並不缺「水」,只是它以霧的形態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 最「貧瘠」的沙漠,91年沒下過一滴雨,卻在某夜晚開滿了鮮花
    事實上,世界上有大量的乾旱地區,位於西亞和中亞以及非洲部分地區,由於缺乏降雨,成為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之一,淡水資源十分匱乏。但要說最乾旱的地區,絕大多數人還是會想到沙漠,遍地黃沙的荒涼景象就是最好的體現。說起來這也沒有錯,大部分沙漠降水都很稀少,但也不是絕對的,有一些沙漠其實降水並不少,比如西北的毛烏素沙漠降水並不少。
  • 世界旱極400年沒雨,最像月球,當地人不知雨傘雨衣為何物
    智利是世界上最苗條的國家:南北長4300公裡,東西平均寬度卻只有200公裡。在這個窄成一條線的國度,由西向東縱向排列著兩道地形截然不同的山脈——海岸山脈和安第斯山脈,兩座山之間便是世界旱極阿塔卡馬沙漠的核心區域。為什麼叫旱極?有兩種說法。
  • 美國NASA確定:世界上最乾旱沙漠變綠了!
    比如說地球上有一年能下2萬毫米以上降雨的「世界雨極」,也有幾十年不下雨的「世界旱極」,這個地方就在南美洲西海岸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被譽為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之一。難以想像,這片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居然臨海,沿著太平洋東南部的海岸線延伸,這是因為沙漠坐落強大的秘魯寒流旁邊,降溫減溼,而且持續高壓區也會阻擋風暴進入該區域,還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脈阻擋水汽從亞馬遜雨林輸送,導致這裡成為「世界旱極」,也被稱為地球上最接近火星氣候的地方。
  • 在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裡,一夜之間荒漠開滿了鮮花
    早在200多年前,歐洲探險家來到阿塔卡馬沙漠,就注意到一個不同尋常的現象——阿塔卡馬沙漠的近岸地區瀕臨海洋,時常會籠罩著一層雲霧,被當地人稱為「卡門卻加」。雲霧往往意味著降水,但是在阿塔卡馬沙漠,他們連續幾個月都沒見過下雨天,淡水資源也少得可憐。
  • 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來尋找世界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區
    從氣壓帶的角度來看,一般來說低壓(赤道低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控制的地區,多盛行上升氣流,容易成雲致雨,降水豐富;而高壓(副熱帶高氣壓帶、極地高氣壓帶)控制的地區,多盛行下沉氣流,不易成雲致雨,降水較少。其中,在赤道低氣壓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下,分別形成了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氣候類型,那就是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
  • 為什麼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不是世界上最大的荒漠?
    從年降水量的角度來看,荒漠多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地區,有些地區的年降水量甚至只有幾十毫米,更有甚者在南美洲西側的阿塔卡馬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足0.1毫米,曾經連續91年滴雨未下,被稱為世界「幹極」。
  • 世界氣候「雨極」:印度乞拉朋齊,一年的降水是北京42年的總和
    氣候是指一個區域大氣物理特徵的多年長期平均狀況,與我們平時所講的天氣不同,天氣是短時間的大氣狀況,而氣候是指某地長時間的、穩定大氣狀況,時間尺度多以月、季、年或數百年為單位。衡量一個區域的氣候狀況,往往用氣候要素來衡量,包括氣溫、降水、光照等氣候要素,任何一個區域的氣候我們都可以用這些要素來描述。
  • 【心情地理】-荒漠天際-阿塔卡馬沙漠
    世界「旱級」—阿塔卡馬沙漠      阿塔卡馬沙漠是智利北部的乾旱地區,介於南緯18°-28°之間。南北長1000-1100千米,絕大部分在安託法加斯塔和阿塔卡馬兩省境內。氣候—卡門卻加霧—捕水神器      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在最好的情況下其降雨量也很少,而在最壞的情況下這裡幾乎沒有什麼降雨
  • 秘魯寒流:世界上最強大的補償流,深刻影響沿岸地區的地理環境
    洋流和行星風系從氣候角度來看,寒流對於沿岸氣候具有「降溫減溼」的作用,對於南美洲西側地區來說,秘魯寒流的減溼作用是十分顯著的。首先,由於秘魯寒流的影響,使得南美洲西側的熱帶沙漠氣候往低緯度地區延伸到赤道附近。其次,秘魯寒流使得沿岸沙漠地區的降水極為稀少,使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成為了世界上最為乾旱的沙漠,曾經連續91年不下雨,年均降水量僅為0.1毫米,被稱為「世界旱極」。
  • 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智利擁有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
    東同阿根廷為鄰,北與秘魯、玻利維亞接壤,西臨太平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國土面積756715平方公裡。智利擁有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漁業資源。是世界上銅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又是世界上產銅和出口銅最多的國家,享有「銅礦王國」之美譽。境內的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旱極。此外,它還是世界上唯一生產硝石的國家。
  • 【地理視野】熱帶沙漠氣候是如何形成的?世界上最美的8大沙漠,附世界上各個沙漠的成因,給你列舉全了!
    由於降水稀少,動植物難以生存,地表植被稀疏,形成荒漠自然帶,只不過熱帶沙漠氣候位於「熱帶」地區,溫帶沙漠氣候位於「溫帶」地區。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區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區和亞洲的西亞地區。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溫帶沙漠氣候分布區位於亞歐大陸的內部地區。那麼,形成這兩個地區降水稀少的原因是否相同呢?
  • 「荒漠明珠」伊基克:智利港口城市,一座號稱400年沒下雨的城市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壁畫之都」墨西哥城:西半球最古老城市,也是美洲人口最多城市,今天我們把目光從北美洲南部的墨西哥,向南跨過中美地峽,來到南美洲的西海岸,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來介紹來介紹城市系列的第三十五篇:「荒漠明珠」伊基克:智利港口城市,一座號稱400年沒下雨的城市。
  • 問答 |如果世界上一百年不下雨,會有多少生物能生存下來?
    大氣降水是地球水循環的一個環節,地球上的水處在永不停止的循環運動之中,水循環的環節包括蒸發、水汽輸送、大氣降水、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蒸騰等,地球水循環的能量來源主要是太陽輻射能。所以,只要地球能夠源源不斷地接收到來自太陽的輻射能量,那麼水循環就會繼續,因此世界上一百年不降雨是不可能的。
  • 世界上這麼多城市,你覺得哪個城市的日照時間最長?
    世界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圖可能有人會覺得,位於高緯度地區的城市,擁有極晝現象的城市,是不是日照時間最長呢?日照時間和緯度有沒有關係呢?這樣一來,日照時間的長短就和當地的降水和天氣情況有關係了,比如位於歐洲西部,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城市,如倫敦,由於終年受來自海洋的盛行西風帶控制,氣候終年溫和溼潤,多陰雨天氣,日照時間就短,光照條件就很差。
  • 世界上最神奇的工作,在沙漠裡張開細網,捕捉的卻是無形的霧氣
    導語:世界上最神奇的工作,在沙漠裡張開細網,捕捉的卻是無形的霧氣。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在我們的印象中,沙漠就是降水很少的地方,南美洲的阿塔卡馬沙漠就是一個典型。這裡被稱為世界的「幹極」,年降水量少到只有0.1毫米,更是有將近100年沒下過一滴雨的極限記錄,但自從人們發明了一種特殊工作以後,這裡的水資源緊缺情況被大大改善。
  • 【玩轉地理】熱帶沙漠氣候是如何形成的?世界上最美的8大沙漠,附世界上各個沙漠的成因,給你列舉全了!
    由於降水稀少,動植物難以生存,地表植被稀疏,形成荒漠自然帶,只不過熱帶沙漠氣候位於「熱帶」地區,溫帶沙漠氣候位於「溫帶」地區。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區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區和亞洲的西亞地區。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溫帶沙漠氣候分布區位於亞歐大陸的內部地區。那麼,形成這兩個地區降水稀少的原因是否相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