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2016年之後,教育部收緊保送政策,2020年,高校完全取消自主招生考試,高校的特色招生方式改為了強基計劃,從表面上看,似乎競賽政策在逐漸降溫。然而與此截然相反的卻是,廣州各大學校的特色班級和訓練營項目卻依然開展的如火如荼:HF的奧班、大先班;SS的南山班招生人數不減反增,ZX的金秋營、LZ的科創營、GF的冬令營也都在近兩年陸續開展,為什麼這些高校的特色班招生行為看起來和高考政策「背道而馳」?背後有什麼深層次的含義呢?
今天,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銀牌獲得者、深耕競賽教學多年、準確把握高考與競賽趨勢的柳星辰老師為大家介紹一下現階段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先修」這件事。
主講老師:競賽專家柳星辰老師
01先修的目標究竟是什麼?
以往我們說到先修,目標莫過於競賽保送,或者大幅度的自主招生降分,然而現在隨著競賽保送名額的縮減和自主招生的取消——轉變為強基計劃,很多家長開始心生疑問,究竟是否還應該繼續進行先修,關於這點,我們要從短期、長期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①短期目標:
中考進入名校特色班
現階段廣州各大名校的特色班,尤其是指HF的奧班、大先班考試,其考試的主要覆蓋內容及難度都是遠遠超過了中考難度,而SS的南山班考試及ZX的金秋營考試,難度也是在中考基礎上有比較明顯的提升,如果想要進入這些特色班級,那麼就必然需要提前進行學科的先修學習。而進入這些學校特色班的目的不僅僅是取得競賽保送的資格,實際上對於這些特色班級,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上,學校也是有著明顯的傾斜,這些特色班的學生即使參加高考也會取得遠高於普通班級的平均成績。
下圖為2019年高考廣州各校不同班型的錄取比例,可以明顯看出特色班型的錄取率遠高於平行班。
不完全統計
②長期目標:
衝擊高聯,取得強基計劃優勢,獲得高校優先培養權
眾所周知,每個學科都要對應的高中生奧林匹克競賽,而在競賽中取得優秀成績可以獲得高校的保送資格,而保送名額其實近些年已經基本穩定,對於化學學科來說,每年全國所有省份總共的保送資格大約為50人左右,具體到廣東省,每年一般只有1-4人有機會獲得直接保送的資格,因此競賽的另一個主要目標就是很多家長甚至老師都還搞不清楚的「強基計劃」。
在這裡首先對很多家長還不甚理解的強基計劃進行一下解讀。2020年開始高校正式取消了自主招生,改為強基計劃,那麼究竟何為強基計劃,和自主招生有何區別?
可以看到,自主招生的順序是先降分後高考,學生可以在自招考試之前把精力基本全都投放到競賽的學習中,如果取得了保送資格或者降一本線錄取資格,那麼「隨便學學」就可以錄取心儀的大學,如果是降分資格的話,再用剩下的時間來衝刺高考。而強基計劃則完全不同,強基計劃的資格獲取有兩種方式:
①獲得任意學科競賽的金牌或銀牌,無視高考成績破格獲得強基計劃校考資格,但高考成績仍然重要;
②在高考綜合成績達標(750分滿分的省份,達標線大約為高考錄取線下20-30分)的基礎上才能獲得校考的資格。
獲得校考資格之後,結合高考成績佔85%加校考成績佔15%的比例按照排名進行錄取,下表是清北2020年強基計劃最終錄取學生中具有競賽背景的學生比例。
(江蘇省為第一批新高考試點省份,且率先公布了2020年高校強基計劃錄取名單,故以此為例)
可以看到,具有競賽背景的學生比例極高,超過了90%,這是因為清北的強基考試難度基本達到了各科競賽全國賽以上的難度,而校考的分數折算成高考分數大約相當於132分,也就是說高考差距在50-60分的情況下,競賽與非競賽生仍然可能會因為校考的結果導致最終錄取結果的倒轉。而對於強基計劃和競賽保送錄取的學生,高校都計劃採取小班授課的方式進行重點培養,目標是將這些具有學科特長的學生真正培養成國之棟梁,下圖中北大甚至為強基計劃安排了七年博士畢業的定製培養方案,特別優異的學生甚至可以6年完成博士畢業。
對於其他高校,雖然強基計劃中競賽生佔比沒有清北那麼高到離譜,但仍有半數強基計劃的生源擁有競賽背景,因此競賽對於強基計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想要在強基計劃中取得好的成績,擁有較強的競賽功底是很重要的一大前提。
02先修的優勢何在?
如何選擇先修時機?
通過之前的內容我們已經知道,目前的競賽生仍然要重視高考成績,但是對於優秀的學生而言,這是否意味著我們不急著太早學習競賽內容了呢?恰恰相反,我們反而應該更早的學習各科的競賽內容,這也是為什麼各大廣州的高中都在近幾年陸續擴大特色班人數的原因,具體分析如下:
①更大的選擇權
通過上述內容可知,現在通過直接競賽獲得保送資格相對困難,競賽更主要的是獲取強基資格的一條途徑,而如果到了高三孩子仍在備戰競賽的基礎知識(這裡邊的相當大一部分內容已經遠超高考難度),對於高考的複習就必然會帶來一定副作用,而這樣二者不可兼容帶來的結果很可能是競賽和高考都沒有獲得理想的成績。因此現在競賽想要出成績,反而是越早越好,最好在高一或者高二就取得省級的獎項,獲得強基計劃的知識儲備,然後在高二高三階段全力衝刺高考,最後在高考成績理想的基礎上,獲得名校強基計劃的特殊培養權。而對於特別優異的學生,比如高一就獲得了省一等獎或者高二獲得了省隊資格的學生(但未獲得保送資格),可以在最後兩年全力衝擊一下保送資格,如果未獲成功,那麼手持金牌/銀牌也可以破格進入強基計劃的校考,只要高考成績維持在一定水平,就有很大機會通過強基計劃進入高校。
②更精準的個人定位
一個孩子是否對一門學科具有強烈而持久的熱情以及相對優秀的天賦,通過短時間的學習其實是無法準確看出來的,因此更早的先修可以給予老師、家長和孩子更多的觀察時間和機會。由於競賽的學習其實難度會遠遠超過同齡的孩子,因此如果不是抱有較大的熱情和具有一定的學科天賦,想要取得優秀的成績必然存在較大的困難,因此先修就是提供了更多的試錯空間。如果孩子在這個學科上確實比較適合,那麼就可以持續進行學習,衝擊我們上述提到的各種目標,而如果孩子在學科學習上並不是特別感興趣,那麼就可以更早的將精力投入到其他學科或者回歸中高考體系的學習,通過中高考爭取考上心儀的學校。
03化學與數學物理之間有什麼關係?
那麼回歸到化學學科的學習上,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仿佛化學與數學、物理與生俱來就是綁定在一起的,那麼這種綁定的原因何在?化學的學習真的完全依賴於數學物理的學習嗎?這一點要從聯繫和差異兩方面來分析:
聯繫
數學是理科學習的基本工具,而化學是對於數學工具的合理運用。例如初中數學中很難的一部分內容——函數圖象,在化學中也是會經常使用到的,並且中高考中每年都會佔據一定分數。因此,數學的學習有利於化學計算和圖像題的分析,而化學的學習又可以對數學內容起到鞏固作用。物理與化學的關係更為密切,二者之間存在大量的學科交叉現象,例如物理的熱學,氣液固三態變化過程中的吸放熱現象,在化學中是直接作為已知條件來使用的,所以數學、物理、化學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相輔相成,數學、物理成績優秀的孩子往往化學成績也會比較優秀。
差異
這是否意味著學習化學必須依賴於數學與物理呢?其實也未必。也有很多數學和物理成績一般,但卻通過化學單科的優異成績取得自招甚至保送資格的例子,究其原因,是因為數學和物理相對來說更強調計算,而化學更強調應用。化學題目中必然會出現與實際工業生產及實驗室製備相關的題目,考察的內容往往是孩子們對於知識原理的理解程度,強調計算量的題目反而較少。因此,數學、物理成績一般的學生也可以在化學上取得優秀的成績。
課程介紹
具體到樂學培優初一化學興趣小組的課程,
首先是從課程安排的角度,安排了實驗演示和學生動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對於危險的化學實驗通過視頻進行講解,讓孩子們了解到學習化學的樂趣;
其次是每節課安排小測,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定期進行反饋,適當安排課後的動手作業,並與家長溝通孩子在課後對於化學學科是否仍具有自主探究的學習興趣;
最後是定期安排綜合性測試,階段性的評估孩子們的學習結果,以及靈活安排後續授課的進度,以適應孩子們的學習情況。
據了解,樂學教育集團旗下有樂學培優、樂學高考、樂學在線、樂學學習中心、新意新象等5大品牌事業部,針對全國不同年齡、不同地域、不同學習需求的孩子,提供從少兒到高中全年級全學科的線上線下一站式教育培訓解決方案,總部位於北京。自2014年成立至今,集團始終堅持「用愛改變教育」的辦學理念,以學生需求為先,以社會責任為重,為學生解決一切學習上的難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