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7 13:11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郭婧 通訊員 樓航燕
提到旗袍,人們便會和「江南女子」「東方文化」這些詞聯繫在一起。倘若讓外國藝術家設計旗袍,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自2017年起舉辦的「杭州全球旗袍日活動」一直深受關注,其中一項重頭戲便是旗袍展。從2018年開始,中國絲綢博物館共邀請全球24個國家及地區,共計100名設計師及團隊參與到全球旗袍邀請展之中來。
繼「山水」「慶典」主題旗袍展後,「如詩:2020全球旗袍邀請展」如約而至,「有形有韻有意境,如風如月如詩篇」的40餘件旗袍作品在10月16日揭開面紗。
記者 郭婧/攝
記者 郭婧/攝
在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看來,這個展覽的意義在於創新一條傳承的路子,讓來自全球各地的設計師結合自己的背景、歷史進行旗袍創作,呈現的效果會出人意料。比如開幕式儀式上特別陳列的三件旗袍,左一為中國設計師在英國老師指導下完成,正統的制式卻用大膽的透視面料進行呈現,傳統的中國紅勾勒出抽象的圖案;中間這件東西合璧的設計曾獲選2018年「杭州旗袍」,出自一位生活在法國「絲綢之都」裡昂的設計師之手,水墨畫般的圖案源自她在杭州拍攝的西湖風光照片,絲綢和毛氈也進行了巧妙結合;右邊這件,印度紗麗的元素很好辨認,紗麗運用的刺繡工藝則與中國關係密切。
如你所見,這個展覽便是要向觀眾展示傳統旗袍新的可能性,為傳統旗袍在未來的傳承提供新的思路。
記者 郭婧/攝 特別陳列的三件旗袍
本次全球旗袍邀請展以詩為主題,詩歌的意境揉進了設計師的創作理念,通過結構、色彩、面料等呈現。展覽第一單元名為「九州風雅」,取自《詩經》,詞魂詩骨,自古最是風雅。設計師以中國詩歌、詩文為設計靈感,為旗袍賦予千年風華。
部分展品介紹:梅花(Plum Blossoms)–施善贏(Shih Shan-Ying)
施善贏是一位建築營造博士。這件作品取自宋代王安石的《梅花》,縱橫交錯的粗細線條,透過分切的手法來展現線條與人體之間的光影變化,同時搭配具象但帶有粗糙雪花質感的梅花裝飾。設計師想藉此隱喻高風亮節之人即使處在艱困的環境中,仍能堅守自我的高潔品格。
梅花 中國絲綢博物館供圖
記者 郭婧/攝
第二單元從中國詩歌延伸至世界詩歌,名為「七海羅曼」,音譯自英文單詞romance(浪漫),在大航海時代七海即為世界。儘管世界各地有著不同的歷史文化,但浪漫卻是多數詩人不變的情懷,本單元的旗袍便體現了各國設計師最本質的浪漫詩意。
部分展品介紹:完美一舞(THE PERFECT DANCE)- Svetlana Gromik Venger
Svetlana Gromik Venger出生於烏克蘭,後移居西班牙。她是一名自學成才的紡織藝術家,喜歡把羊毛和其他紡織材料混在一起,以獲得新的紋理和樣式。中國旗袍有著極簡主義的優雅和豪門的貴氣,而西班牙的弗拉門戈裙則是一種富於表現和激情四射的華麗。這兩種民族服裝和文化本來鮮有共同之處,而在設計師的作品中,她將兩種文化融合在一種製作工藝中來實現這一目標。這件設計很好地體現了中西文化和諧互補。
完美一舞 中國絲綢博物館供圖
最後一單位為「八方風尚」,不論是詩歌還是時尚,都在溝通和交流中發生了融匯與改變。本單元的旗袍聯結時尚與詩意,以個人藝術特色表達心中的詩情畫意,或標新立異,或精緻繁雜,或樸實無華。
部分展品介紹:諧振(Resonance)- Dafna Stoilkova
Dafna Stoilkova是時尚、紡織品設計師和繪畫藝術家,她常常通過對結構和材料的實驗,來探索構造、功能以及感知之間的關係。諧振系列以「對立成諧而成詩」為題,簡單明了的圖案與複雜多樣的質感之間達成的平衡讓旗袍散發著前衛的美感。被雷射技術切割出的剪影結構,也透露出永不過時的古典之雅。互補色的選擇為了重點表現兩件旗袍「相對相立卻又相輔相成」的特徵。
諧振 中國絲綢博物館供圖
諧振 中國絲綢博物館供圖
展覽將從10月16日持續至明年。
16029114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