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1233支社會實踐團用青春告白祖國

2020-12-14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舉國抗疫,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結合時代主題,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社會實踐以「行萬裡路,知中國情」為主題,以屬地實踐為原則,全年組織1233支實踐隊伍,10500餘人分布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抗擊疫情的中國力量」「學四史,守初心」「勞動教育」「聚焦上海新經濟」等開展主題社會實踐。交大學子在實踐中立體感知扶貧脫貧的偉大成就,以實際行動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深刻認識抗擊新冠疫情的中國行動和中國經驗,厚植愛國主義情懷。通過主題鮮明、內容充實、富有成效的實踐活動,湧現出了一批優異的實踐團隊,在各級賽事中,取得耀眼的成績。

在2020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大賽中,交大六個參賽項目全部入圍決賽,最終獲得4個特等獎中的3個,並獲得2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三年內兩度捧得「知行杯」。由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胡昊老師指導的實踐團隊,自「知行杯」設立四年以來,連續四年獲評特等獎,創造歷史。

11月22日,在2020年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總結展示會上,上海交大「畫好民生幸福同心圓——長三角區域協調發展路徑探尋」實踐團在現場分享了實踐成果與感悟。

在上海市人民建議徵集高校實踐項目推介會上,交大六個「知行杯」獲獎團隊分別作成果報告,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青年委員等進行面對面交流,共同為社會發展和城市治理建言獻策。

決戰扶貧攻堅,交大青年在行動

這個夏天,大批交大學子結合專業所學,在西部、在農村、在基層的廣闊天地作貢獻、練本領,用腳步丈量祖國的大地,投身強國偉業。在西藏拉薩、寧夏銀川、雲南普洱、四川樂山、貴州黔南等扶貧最前線,都有交大學子的身影。

脫貧致富靠發展,發展先行是交通。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交通扶貧可以使貧困地區儘快告別「出行難」的問題,「三下鄉」社會實踐全國優秀團隊「交通拓寬致富路——探訪中西部省市『交通+』扶貧新模式」實踐團,先後探訪東中西部6省10市,累計調研21家單位,借鑑東部地區交通發展的先進模式與經驗,探索總結出中西部地區「交通+」扶貧5大模式。將學科知識理論與行業實踐認知相結合,因地制宜探索「交通+」扶貧新模式,以實際行動參與交通強國建設和脫貧攻堅戰。

 

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昊教授帶領實踐團赴中冶華南建投公司調研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學校各實踐團深入廣闊的西部地區,從科技、人文開發和制度優化等角度,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農業與生物學院「滇南馥鬱雲果香」實踐圖在雲南普洱開展野生果樹資源及果業發展調研

農生學子結合園藝學專業,針對交大對口支援的雲南省鎮沅縣水果產業開展實踐調研。團隊採集並梳理40餘份特色野生果樹資源,建立一套全新、科學、合理的《葡萄一年多季栽培管理手冊》、《葡萄病蟲害防治辦法》以及《柑橘栽培管理手冊》;通過葡萄栽種技術革新及柑橘品種升級,助力當地產生直接經濟價值3.25億元。實踐團同時在當地建立市級專家工作站並形成上海交大-雲南普洱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與鎮沅縣建立長期合作機制,農科學子為當地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持續助力。

法律學子深入民族地區,從民族地區財政轉移支付出發,以馬邊彝族自治縣脫貧攻堅中的財政績效為中心,關注財政轉移支付帶來的「輸血」「造血」功能,在馬邊當地進行了實地調研。團隊整理馬邊脫貧攻堅的歷程與成果,將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在脫貧攻堅中的系列問題總結為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的「收」「支」「管」三方面,相關建議方案已報送至四川省財政廳、馬邊縣委、縣政府和財政局等部門。

設計學子關注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傳播,深入調研了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地區——非遺資源豐富而分散的貴州黔南與黔東南地區、葫蘆產業亟待轉型的山東聊城東昌府區,涉及9項國家級非遺、7項省級非遺。團隊通過調研、梳理、分析、研究與設計再造,發揮設計扶貧的力量,提高非遺產品價值,擴大市場,拉動就業,激活產業,促進鄉村經濟更高質量地發展,傳播傳承優秀中國鄉村精神文明。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賦予上海新時代人民城市建設的新使命。「畫好民生幸福同心圓——長三角區域協調發展路徑探尋」實踐團緊扣「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和「人民城市建設」城市使命,聚焦一體化背景下長三角地區的發展不平衡問題,通過實地走訪以「一嶺六縣」為代表的長三角欠發達地區,提出四大瓶頸問題及相應針對性解決方案,探尋區域均衡發展路徑,助力人民城市建設,是目前上海市唯一連續四年問鼎「知行杯」特等獎的團隊。

此外,還有三分之二的就業實習實踐團和行業實踐團結合科研工作、專業前沿和特長,帶著任務、帶著本領,去西部、去基層施展才華,歷練自我,為決勝脫貧攻堅匯聚交大青年的智慧和力量。通過對重點單位的深度走訪,全方位解行業企業,不斷加強就業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了解祖國的方方面面,零距離了解行業和中西部地區就業環境,更多的學生立志投身行業報國,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雲端開課,講好抗疫中國故事

在交大,社會實踐是一門全體本科生的必修課,共分基礎類課程、講座類課程和社會實踐三部分,共32學時。

6月8日起,2020年《新時代社會認知實踐》課程雲端開課,學指委處班子成員、院系黨委副書記、機關和院系思政教師共同組成授課團隊,分20個教學班,為3408位學生講授社會實踐理論課程。受到疫情影響,課程均採用Zoom線上授課,師生共同探索雲端互動新模式。學校精心組織「基礎類課程」的集體備課,統一課件PPT和課程講義,共分三講,為同學們講授社會實踐概述與選題、策劃與實施、方法與總結轉化,重在強化對學生參與實踐的選題、立項、實施、總結等方面的具體指導,結合脫貧攻堅、抗擊疫情等時代主題,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實踐選題,不斷增強理論課程有效性。

同學們在實踐地參加生產勞動

同學們在家上網課期間居家勞動

將勞動教育融入實踐教育,不斷豐富課程內涵。今年,學校繼續完善《新時代社會認知實踐》課程建設,將課程育人、實踐育人兩個維度有機融合,在實踐的過程中,同學們主動參與社會調研、田野調查、實操實訓、教育實習、採風創作等。通過加強專業教育中勞動技能訓練,增強學生參與勞動的自覺性與主動性。結合同學們不能返校在家上網課的特殊形勢,鼓勵同學們在課程學習期間,居家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適時融入勞動實踐等內容,讓馬克思主義勞動觀,通過實踐教育進課堂、進頭腦。

集結金牌講座,講好抗疫中國故事。在講座類課程板塊,學校要求每名選課學生需要在一年的時間裡,打卡聽完至少6次專題報告會。今年實踐課的「講座類課程」菜單更加豐富、貼近現實。疫情期間,上海交通大學援鄂醫療隊、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張錄法、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衛生政策聯合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趙大海、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瞿贊等先後「雲端」開課,講解疫情發展趨勢,引導師生感知中國抗擊疫情的偉大成就。上海交通大學援鄂醫療隊為交大師生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雲端思政課,帶同學們走近戰「疫」第一線,思考交大學子應有的擔當與作為,激勵同學們立志篤行,砥礪奮進。

交大青年講師團雲端分享

此外,課程教研組加強資源整合,網羅各學院金牌講座,加入講座類課程列表,國務學院開展「新冠疫情與城市治理」系列公益講座,為同學們帶來特殊形勢下對於國家與社會治理的新思路;學校在全校招募組建青年講師團,46位朋輩導師為全校同學帶來戰「疫」雲分享系列講座,以同輩人的所思、所做、所感、所悟,給交大人開設了別開生面的榜樣課堂,充分發揮雲端第二課堂育人實效,反響熱烈。

「知行杯」特等獎項目、國務學院「抗疫鬥爭中的社會治理優勢」實踐團從「疫情防控治理」和「基層抗疫故事」兩方面作為著力點開展實踐調研。

採訪者與受訪者合影(部分)

在前期共召集200位特殊時期學習、生活、奮鬥在湖北一線、抗疫一線的交大學子,調研訪談家鄉身邊的抗疫人物,形成《我身邊的抗疫故事》文集,累計訪談社會志願者39人,醫生55人,護士32人,基層幹部24人,學生志願者13人,教師6人,警察9人,共形成178份訪談記錄,並以音頻形式上線喜馬拉雅電臺,面向全國聽眾發布,累計收聽近12萬次。

在暑期,實踐團以上海和昆明的社區為重點,對覆蓋全國11個省直轄市的35個社區、224位基層社區幹部進行了為期50天的調研,通過蹲點調查、幹部座談、問卷調查及實地考察,深入總結抗疫鬥爭中社區治理的優勢經驗,為黨政部門優化社區疫情防控和常態化社區治理提供支持,形成了累計42萬餘字的調研報告,以調研為基礎形成的《總結經驗、用好社區抗疫工作紅利,提升常態化防疫治理能力》專報被採納為「報送全國政協單篇。」通過社區防控中的感人事跡、先進經驗的講述,增強了實踐團成員對基本國情的認識,提升在校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理解和認識,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與文化自信。

「大實踐」育人格局,屬地實踐有保障

三全育人,多維度感知新時代。今年,上海交大繼續打造「大實踐」育人格局,以黨建為核心,以就業為牽引,加強統籌,設計「黨建專項實踐」「就業引導實習實踐」「行業教育社會實踐」「通識實踐」, 四大板塊覆蓋各年級學生,引導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學生多次參與實踐,不斷豐富實踐體驗,涵養學生行業報國志向和家國情懷,打造實踐育人價值引導鏈。

「黨建專項實踐」板塊 ,學生黨員和學生骨幹以學生黨支部為單位整建制與基層單位結對共建,全校20個院系參與,組建45個項目,屬地開展社會實踐+線上交流研討。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為主題,深入基層、深入行業,在實踐中涵養家國情懷、培養學術志趣、踐行黨員責任、砥礪奮鬥品格,樹立遠大理想和使命擔當。

「就業引導實習實踐」板塊 ,全校組織多支就業實踐團,近百餘位老師參與指導,關注疫情防控環境下的就業形勢,其中走訪滬上30+國家關鍵領域重點行業企業,涵蓋十餘個院系,幫助同學們認準職業生涯方向,把個人選擇與時代發展緊密結合,在擇業就業的過程中,為國家和人民做選擇。

「五問月宮」行業教育實踐團在海南文昌現場觀摩嫦娥五號發射任務

 「逐夢航天」行業教育實踐團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觀摩天問一號發射任務

交大學子走進國家關鍵領域重點企業,開展行業教育社會實踐

 「行業教育社會實踐」板塊 ,組織大一、大二、低年級研究生走進專業對口的國家關鍵領域重點行業企業,85支行業實踐團通過企業參觀、校友訪談、行業發展講座等,加強行業體驗,形成對所學專業的立體化認知,反哺專業科研學習,培育學生專業認同感和行業報國情懷。

「通識實踐」板塊 ,同學們著重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抗擊疫情的中國力量」「學四史,守初心」「勞動教育」「聚焦上海新經濟」等開展主題社會實踐,以國情調研、社會服務、掛職鍛鍊、暑期支教、「三下鄉」等多種形式走向社會,尤其走向國家中西部地區,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服務人民、奉獻社會。

上海交通大學自2009年以來,將實踐課作為通識必修課列入本科生教學大綱,2018年起推進實踐課程改革,將實踐課《新時代社會認知實踐》建設成為一門2學分,36學時的思政必修課。全員育人,引入多方師資力量,共同上好思政必修課,全過程育人,提升理論課程對學生實踐教育的指導引領,全方位育人,豐富多樣的實踐形式讓這門思政課不再枯燥,真正發揮好課程思政對學生的價值引領。

 

屬地實踐,動態安全管理,實踐保障有力。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社會實踐工作以保證學生健康安全為首要前提。學校高度重視埠外實踐團隊的安全保障工作,依託校內「交我辦」手機APP,通過手機定位功能、安全預警功能,實施對每位參與師生的健康、出行安全日報,釐清人員臺帳,對參與實踐學生所在地、身體健康情況、出行情況進行精準、動態掌握。

在校內,組織實踐部學生骨幹成立「思思熱線」暑期實踐安全值班室,由安全聯絡員每日一一對接分組實踐團情況,實施午檢晚檢制度,牽起在外實踐團隊的「風箏線」。設置社會實踐緊急聯繫電話,第一時間掌握並應對突發事件,明確院系暑期社會實踐安全工作聯繫人,校院兩級聯動保障學生安全,並根據地方實時疫情形勢動態,快速響應,及時調整工作部署。依託校內社會實踐安全系統,暑期實踐中,安全值班室共排查學生達82000餘人次,報送43期安全日報,確保學生社會實踐「零事故」。疫情防控慎終如始,以保證學生健康安全為首要前提,學校加強服務保障,為沒有返校的實踐團寄送實踐物資和應急口罩,確保了今年暑期實踐安全、有序。

遠在騰格里沙漠的環境學院「綠格」公益實踐團收到學校寄來的實踐物資

學校一系列社會實踐項目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中新社、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報、中國青年報頭版等中央媒體,青年報、東方網、上海教育電視臺、上觀新聞、上海熱線等滬上媒體,齊魯日報、雲南日報、鳳凰網、搜狐網、騰訊新聞等地方媒體,多次報導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學生社會實踐工作。

關鍵時刻站得出,攻堅克難拿得下。在疫情防控期間,交大學子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躬行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在艱苦奮鬥中砥礪意志品質。在未來,期待更多的交大學子走出校園,與國情相系,與時代同行,紮根祖國大地,發揮青年力量,用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735支暑期社會實踐團用青春告白祖國
    記者今天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該校今年暑期有735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超過7200人分布到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開展不同形式的屬地實踐活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總體形勢下,今年的暑期實踐組織嚴格按照共青團中央、共青團上海市委的相關規定要求,屬地實踐,就近就便,加強動態安全管理。近30位教師為3408名本科生開網課,講座類、勞動類課程凸顯價值引領。
  • 「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讓青春向山向海」,上海交大735支暑期社會實踐團用青春告白祖國
    暑假伊始,上海交大2020年暑期社會實踐正式啟動,全校735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超過7200人分布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開展不同形式的屬地實踐活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總體形勢下,今年的暑期實踐組織嚴格按照共青團中央、共青團上海市委的相關規定要求,屬地實踐,就近就便,加強動態安全管理。
  • 華東師範大學主題社會實踐青春分享會舉行 青春告白祖國
    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將小我融入大我,用青春告白祖國,9月29日晚,華東師範大學主題社會實踐青春分享會在中山北路校區科學會堂舉行。華東師大學子樹立實踐出真知、實踐育人才的信念,滿懷赤子之心,紮根中國大地,用實踐回報社會,用實踐建設祖國。
  • 上海交大「行業教育實踐團」把思政微課帶出教室
    9月22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航天報國」實踐團組織150名2019級新生赴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錢學森圖書館,把「行業教育」思政課帶出教室,讓新生在了解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的同時,學習體會錢學森精神、明確使命擔當。
  • 青春告白祖國系列活動在上海交通大學全面展開
    日前,隨著上海交通大學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與2020級新生入學,一系列以「青春告白祖國」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廣泛展開。校黨委書記、校長、名師紛紛向同學們發出了用奮鬥的青春報效祖國的倡議。
  • 北京郵電大學舉行「青春告白祖國」社會實踐示範宣講展示活動
    來自我校8支社會實踐團隊及第九屆研究生支教團新疆分團的代表,分別從「情懷祖國」「根植沃土」「致敬先賢」三個主題依次展示。經濟管理學院「重走初心之路,勇擔時代重任」社會實踐團兩年來紮根井岡山、延安等紅色沃土,調研國情民情,用雙腳丈量土地,用汗水致敬青春;研究生支教團新疆分團以點滴之間的收穫展現了我校學子貫徹脫貧攻堅、維護民族團結的決心和勇氣;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情系貴州」紅色築夢之旅社會實踐團以精準扶貧、感悟西部國情為契機,引領廣大學子築牢愛國情懷,投身新時代祖國建設;研工部「宣講新思想
  • 上海交大推進行業教育引領學生行業報國
    ,紮根專業學習,勤學為國,立志用奮鬥的青春告白祖國。所以我們實踐團一起策劃了這次以「逐夢藍天」為主題的微思政課,第一站便是錢學森圖書館。」課後,同學們在錢學森廣場排出「70」的隊形,喊出「逐夢藍天,航空報國,用奮鬥的青春向祖國告白」的心聲,共同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
  • 與祖國同行,同濟學子「奮鬥獻禮華誕,青春告白祖國」
    9月20日晚,同濟大學「青春告白祖國」主題社會實踐報告會在逸夫樓一樓報告廳舉行,全校師生代表莊嚴而又熱烈的喊出屬於同濟的青春誓言。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徐建平教授發表講話,勉勵同濟學子要積極投身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動實踐中,不忘初心,弘揚家國情懷;牢記使命,擔當時代責任;躬行實踐,創造輝煌成就,將遠大理想與紮實奮鬥聯繫起來,以真才實學服務人民,以創新創造貢獻國家。
  •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學生社會實踐總結大會舉行
    學生處處長侯士兵介紹了2020年學生社會實踐的總體情況。今年,學校以「行萬裡路,知中國情」為主題,在疫情動態防控的背景下,全年組織1233支實踐隊伍,10500餘人分布全國各地屬地實踐,共有576位教師參與指導工作。
  • 暑期實踐歸來話感悟,中大舉行「青春告白祖國」主題活動
    報告會現場(央廣網發 校方供圖)央廣網廣州9月27日消息(記者鄭澍)25日下午,中山大學在廣州校區南校園小禮堂舉行「青春告白祖國」主題活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會。據了解,今年暑期該校50多支隊伍共2100多名學生到廣東省和祖國各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八支實踐隊伍參與了本次社會實踐報告會。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中山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立已逾二十載,一批批同學們奔赴祖國西部,為西部山區的孩子們打開知識的窗口,助力西部教育事業發展。
  • 今天,為交大這1233顆最亮的星點讚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舉國抗疫,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結合時代主題,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社會實踐以「行萬裡路,知中國情」為主題,以屬地實踐為原則,全年組織1233支實踐隊伍,10500餘人分布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抗擊疫情的中國力量」「學四史,守初心」「勞動教育」「聚焦上海新經濟」等開展主題社會實踐。
  • 和交大一起奔跑,用青春告白祖國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一二九...
    作為第48屆校運會的延續,12月5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一二九」冬季長跑活動在閔行校區舉行,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偉明與近3000名師生一起,用一次冬季健身長跑活動紀念「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八十五周年,勉勵廣大師生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更加堅定理想信念,砥礪家國情懷,「和交大一起奔跑
  •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與3000名學生一起校園跑,用青春告白祖國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和交大一起奔跑,用青春告白祖國。」10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與3000多名上海交大師生一起,以一場健身長跑活動,歡慶國慶中秋佳節。圖片來源:上海交通大學據了解,本次上海交大校園跑分為2.5公裡「歡樂跑」和5公裡「競速跑」。
  • 上海交通大學2020年本科生開學典禮舉行以青春告白祖國 以誓言開啟...
    以青春告白祖國 以誓言開啟未來上海熱線訊,9月13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舉行2020年本科生開學典禮。校黨委書記楊振斌,校長林忠欽及全體校領導,導師代表、學生代表及全校4000多名2020級本科新生,在閔行校區霍英東體育中心等20多個會場及線上平臺,以青春告白祖國,以誓言開啟未來,共同見證大學生涯開始的莊嚴時刻。開學典禮通過人民日報客戶端、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頻、交大官方微博、抖音、快手、B站、百度百家號、class in等平臺進行中英文雙語視頻同步直播。
  • 北大馬院研究生講師團:講青年所講,用青春告白祖國
    北大馬院研究生講師團:講青年所講,用青春告白祖國 2019-09-27 0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交大735支暑期社會實踐團出徵
    上海交通大學2020年暑期社會實踐正式啟動,全校735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超過7200人分布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開展不同形式的屬地實踐活動。學校積極與地方政府、國家重要行業企業接洽聯絡,加大力度建設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推動常態化、深度社會實踐。&nbsp>
  • 北大中樂學社: 以音樂作伴,用青春告白祖國
    編者按:年少有夢,青春激揚。萬千學子深情告白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北京大學七個優秀社團以年輕的聲音,說出內心的熾熱。北京大學自行車協會,將熱忱投入城鎮鄉野,用車輪丈量神州大地,用「青春告白祖國」。北京大學(學生)綠色生命協會用熱愛認識自然、用實踐感悟生命、用青春告白祖國。
  • 「青春告白祖國」實踐育人報告會舉行,多個集體和個人獲2020年暑期...
    「青春告白祖國」實踐育人報告會舉行,一批暑期社會實踐先進集體和個人獲表彰 來源:校團委   時間:2020-12-21  瀏覽:
  • 實踐奉獻勇擔當,交大青年再出發
    開一次團會,讀一本經典,這是今年社會實踐的新要求,劉昊峰所在的「愛駐夕陽」團隊選擇了《之江新語》等書籍,以期豐富自身關於民生問題的理論知識。在今年暑假,像劉昊峰一樣參加社會實踐的同學還有不少。儘管疫情初息,洪汛又至,西安交大青年的實踐腳步卻依舊不止——近5000名同學,組成584支團隊,在政務見習、脫貧攻堅、西遷精神、返鄉調研、雲實踐等不同主題實踐中活躍著他們的身影。
  • 天南海北校友大合唱,北交大、北科大、甘肅政法來接力|青春為祖國...
    拉歌視頻中,一位位北京科技大學校友的臉龐出現在鏡頭中,世錦賽冠軍、中國女子鉛球領軍人鞏立姣,「蛟龍號」海試現場總指揮劉峰,上海校友會,甘肅扶貧師生……一批又一批的北科學子用歌聲表達愛國愛校之情。畢業生錢寶說:「我將要到鞍鋼工作,將學識奉獻基層,致力於國家基礎建設,以科技報國,用青春助力鋼鐵強國夢,是我無悔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