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買房或是租房時,又沒有被坑過呢?買房和租房的坑是很多的,許多人不同程度的承受過一些坑,尤其是購房小白,以及剛畢業出來工作的人,對市場完全不了解,很容易被坑住。其實坑別的還沒有什麼,主要是一些費用不明不白地交了,或是浪費掉幾個月租金之類的,那就不划算了。
作為一個剛畢業沒幾年的人,曾因為考研需要,在學校周圍租房住了一年多。房子是公寓類型的,就在學校後面,很多大學生都在那裡租房。剛開始不了解,也問了不少人那裡的租金之類的,但是等到租進去之後,還是發現自己太年輕了。
房子是公寓類型的,自然水電費是按照商業用水用電來計算的,那個時候沒有問這一點,也不知道具體一度電多少價位合適。後來住了一個月後,發現水電費加起來超過了600塊,也就是兩百塊錢只夠用10天的,對於一個學生來說,這個消費實在是太大了,於是換了地方住。
因為不懂,所以被坑了,這種經歷相信很多人都有。也怪自己不懂水電費的用費標準,所以白白送掉了那麼多錢。那個時候是夏天,用水用電也比較多,但是一個月600塊錢水電費,還是遭不住。水電費算是租金支出和物業費之外的支出了,相信大家都更喜歡民用水電的標準,而近日看見的一則消息,也讓筆者大吃一驚。
一位女士新家還沒有住人,就產生了800多元的水費了。問題是家裡根本沒人用水,且沒有水管接進去,水費是如何產生的呢?最後發現不管用沒用水,水錶都是一直在轉的,這就很奇怪了。唯一的解釋就是水錶有問題,去找物業物業也不太管用,看來真的是水錶的問題了。
水錶有問題的情況,相信也有人遇到過,要麼是水錶本身的問題,要麼被人做了手腳。其實筆者發現,大家多少在水電費上面,在買房或是租房的時候遇到類似的問題。不了解水電費的收費標準?或是不知道一些細節,水管都沒有卻產生800多水費,一個月電費600塊,買房租房細節要知道。買房租房沒注意3個細節,白白花掉巨額水電。
細節一:居民用電和商業用電標準不一樣
如何區分居民用電和商業用電呢?通俗的理解就是,居民用電一般屬於城鄉居民家庭用電,不以盈利性質為目的的用電。而屬於商業經營目的的,比如一些寫字樓的用電,是典型的商業用電。如果你買房是買在住宅小區的,那房子一般是居民用電。
居民用電比商業用電會便宜很多,因為地方的不同,收費標準不一樣,但是居民用電一般是6毛或是不超過1塊錢一度,而商業用電一般是1塊多一度,商業用電一個月超過幾百塊很正常,居民用電即使是在夏天,可能一個月也用不了一百塊。
細節二:房子類型不一樣,水電標準也有所不同
如果不知道怎麼區分,知道房子類型就行了,比如住宅區,商品房一般是居民用電,而商業區,公寓房、商住房、商鋪、寫字樓一般是商業用電。
細節三:定期檢查水電錶十分有必要
這個也是告訴很多剛買房或是租房人的細節,有必要常常檢查水電錶的走勢情況,這樣是防止別人做手腳。
長期堅持創作不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大家點個讚,以示鼓勵。喜歡我就關注一下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