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帶您腦補一下咱遼寧博物館那些事兒
東北首家博物館已有百歲高齡
瀋陽市博物館年內將有實質性動作
詹洪閣展示東三省博物館展覽券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而博物館則是能夠感知城市靈魂的窗戶。博物館不僅講述著城市的過去,也連接著今天和未來。透過博物館,我們能清晰地觸摸這座城市的脈搏,感受到它的心跳與情感。您知道83年前中國有哪些博物館?作為東北人,您知道東北第一家博物館在哪兒嗎?咱瀋陽的第一家博物館又是哪兒?今天是第41個國際博物館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為您獨家解密遼寧博物館那些事兒。
遼寧省博物館是新中國第一座博物館
5月17日,歷史文獻收藏家、資深博物館學者詹洪閣向本報獨家曝光了一本珍貴歷史文獻——1934年出版的《全國文化機關一覽》,書中收錄了當時全國的博物館、圖書館、大專院校和文化研究機構。當時,博物館在中國剛剛興起,書中收錄了當時國內已開館和正在籌建的14家博物館,分別是中央研究院天文陳列館、中央博物院(籌備中)、天津市立美術館、北平天然博物院、北平研究院博物館藝術陳列所、北平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西湖博物館、河北第一博物院、河南博物館、南京古物保存所、震旦大學博物院、歷史博物館(籌備中)、嶺南大學博物館。其中,中央博物院、北平天然博物院和北平故宮博物院都是國立的,而當年的北平天然博物院就是現在的北京動物園。
詹洪閣表示,由於當時東北已經淪陷,因此這本書中並沒有收錄東北地區的博物館。而很多遼寧人都不知道的是,東北地區建立最早的博物館是旅順博物館,旅順博物館於1917年4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今年剛好迎來它的百年誕辰。瀋陽的第一家博物館則是1926年創建的東三省博物館,或許大家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不過要說出它現在的名字,在瀋陽無人不知,因為東三省博物館就是瀋陽故宮博物院的前身。當天,詹洪閣展示了東三省博物館的首批展覽券,票面上字體為綠色,展覽券的標價是奉天大洋五元。
新中國成立後,國內的博物館才逐漸發展起來。其中,遼寧省博物館是新中國第一座博物館。
瀋陽目前擁有各類博物館40家
對於個人來說,博物館可能是「性價比」最高的課堂,代表日常生活之外的「詩與遠方」;對於一個國家,博物館是人文精神的培育者、民族文化的傳承者,代表著一種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文化力量。記者從瀋陽市文廣局了解到,目前,瀋陽全市擁有各類博物館40家,其中,既包含瀋陽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張氏帥府博物館這樣的國有博物館,也包括會計博物館、古生物博物館、兵器博物館等政府機構和高校創辦的專題博物館。此外,還有一些由個人創辦的民間博物館,如瀋陽古舊鐘錶博物館、廣告博物館、飲食文化博物館等。
去年,全市各博物館推出展覽百餘個,其中引進展覽與交流展覽近40個。通過「百萬市民走進博物館」文化惠民活動,帶動615萬人次走進博物館,其中免費參觀人數達315萬人,均比「十一五」末期增長一倍以上。
在採訪中,詹洪閣向記者透露,目前,紅塔遼寧菸草有限責任公司瀋陽捲菸廠正在籌建一個捲菸工業博物館,遼寧廣播電視臺則在籌建一個廣播電視博物館。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已建成和正在籌建中的博物館中,最引人關注的當屬正在籌建中的瀋陽市博物館。目前,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只有瀋陽和長春沒有一個涵蓋本地區從古至今全部發展內容的博物館。根據去年發布的瀋陽「十三五」規劃,瀋陽市博物館將利用原遼寧省博物館改造而成。對此,市文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這件事情還在溝通中,預計年內將有實質性動作,而帥府紅樓群將隨之一起回歸。記者了解到,西院紅樓群是張氏帥府中規模最大、房屋最多的建築群,佔地11017平方米。這裡曾為遼寧省圖書館使用,1997年,遼寧省文化廳遷至西院紅樓群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