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筆行書基本筆畫的寫法
鋼筆行書的點畫寫法,儘管來自於毛筆行書,但用筆遠比毛筆行書簡單,它不強調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回鋒收筆的法則。此篇文章分為兩個章節,下面我們先說前四個部分,後四個部分請關注下篇。
(一)點
1、帶勾點 是由點帶出勾挑,如「不」字,目的是牽引下一字。寫法是先順勢寫長點,用筆要由輕而重、由左而右,勾時再用力頓一下,然後迅速向左下勾出。帶勾點要有一定的彎勢,不能生硬僵直;線條要遭勁流利,不能軟弱遲疑。
2、帶下點 是指上下兩點一筆帶下,如「淤」(於)字。寫法是落筆寫上點,用力頓一下,再提筆寫下點,最後再用力頓一下,迅速勾出。上點略側,下點稍平,上下點之間,用一細細的牽絲相連。使上下連貫、粗細分明,有形態、有動勢。
3、帶右點 是由左點帶出右點,如「以」字。寫法是用筆輕落重按先寫左點,然後提筆寫右點,略頓一下用力向右上趯出,趯勾要短小。寫帶右點時左點要大右點要小,如兩點差不多大,就缺少變化。
4、合二點 是指左右兩點相呼相應,如「六」字。寫法是輕落重按寫左點,然後用力向右上勾出,再順著勾勢寫右點,最後用力向左下撇出。合二點雖然中間沒有牽絲相連,但要一氣呵成,左點與右點之間應左高右低,遙相呼應。
(二)橫
1、下勾橫 是指橫畫下面帶勾,如「然」字。「然」字下面本來是四點,現改寫為一橫畫,是採用了草書寫法。寫法是落筆略頓,再向右寫橫,至末端用力折筆向左下勾出。
2、上挑橫 是指橫畫上面帶挑,如「古」字。寫法是在寫好一橫後,再用力一頓翻筆上挑而出.上挑橫與下勾橫不同處是末端收筆的方向不一樣,前者上挑,後者下勾;上挑是為了順勢寫上畫,下勾是為了開啟下筆。
(三)豎
1、懸針豎 是指豎畫下面尖尖的如針倒懸,如「半」字。寫法是落筆略頓,接著由上而下、由重而輕寫豎畫。懸針豎要如針垂直端懸,不能東斜西倒。
2、垂露豎 是指豎畫下面不失如露水倒垂,如「申」字。寫法是落筆略頓,接著由上而下寫豎畫,至末端再略頓一下,回鋒收筆。垂露豎的兩端用筆重而中間用筆輕,兩端書寫速度慢而中間書寫速度快,豎中帶挺呈曲勢,如人挺立,顯得精神飽滿。
3、曲勾豎 是指豎畫下端帶曲勾,如「抑」字。寫法是寫好一豎後,末端收筆時順勢向左下迅速勾出。曲勾豎的豎中略帶曲勢,並非一味地端直。
4、仰勾豎 是指豎畫下端帶仰勾,如「隆」字。寫法是落筆寫豎畫,至末端再用力向右上勾出。。仰勾豎與曲勾豎的差別是前者仰勾向上、由左而右,後者曲勾向下、由右而左;前者是承上筆,後者是啟下畫。
(四)撇
1、回鋒撇 是指撇畫下端回鋒向上,如「化」字。寫法是落筆稍重,隨著向左下寫撇,至撇尾再回鋒向上收筆。因為撇尾回鋒收筆,並非出鋒收筆。所以撇尾不失而圓。
2、挑腳撇 是指撇畫下端挑腳向上,如「今」字。寫法與回鋒撇同,只是收筆時挑腳而出呈勾狀。一般說,回鋒撇往往是撇後寫豎,筆勢角度小,挑腳撇往往是撇後寫捺,筆勢角度大。
3、斜撇斜 撇是楷書寫法,撇端尖尖的,如「餘」字。寫法是落筆稍重,然後逐漸提筆向左下撇出,撇時要輕靈不要遲疑,而且力要送到撇尖。
4、平撇 平撇在字頭,短小而平,如「重」字。寫法是落筆重,略頓,隨後提筆迅速撇出。平撇的形態有點象鳥啄,短小尖銳。
~歡迎點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