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an 公開課|AI必須被看見 - 態勢可視化在安全智能系統上的嘗試

2021-02-16 AlibabaDesign

Ucan 2020 普惠公開課 - 智能與計算論壇

宇詩 - AI必須被看見 - 態勢可視化在安全智能系統上的嘗試

序言:從一個新的論述開始

看到這個題目,大家一定會有這樣的疑問,AI必須被看見和安全有什麼關係?在這裡要引入一個新的論述,那就是2019年IEEE VIS 安全分論壇上查爾斯歐曼博士(Dr. Chris Oehmen)在《Visualization in an Autonomic World: Establishing Trust, Maintaining Control, and Imparting Resilience》這篇論文中所提到的:「隨著系統自主決策的增加,人類對可視化的需求越來越大。隨著系統複雜性,互聯性和自治性的增加,新的可視化形式對安全有效地操作和控制自動化系統來說必不可少。」

從這個論述中引出了兩個問題:

1.什麼是自主決策系統?

2.如何控制自主決策系統?

對於上面的兩個問題,我們來看下面的視頻(引用自《SimplePlanes 靜不穩定飛控v2.0正式版 演示視頻》 By  bili_2559497):

這是一段使用simple planes模擬一架基於靜不安定氣動結構(也就是無動力,且翼面不動的情況下不可能保持穩定平飛)的飛機進行機動動作時的視頻。我們可以看到,視頻中的機翼發生了很多細小的振動,這些振動是由於氣流,或者其他一些無意識的操作造成的嗎?顯然不是。所有這些細小的振動,都是把一個比如拉升,或者俯衝之類的大動作由AI分解為無數小動作,通過電控系統控制翼面所做出的,所以這是一個典型的自主決策系統。

那麼第二個問題,如何控制自主決策系統呢?我們依然以飛機為例來看下圖(引用自《BOEING 737 COCKPIT EVOLUTION》 by Mr Aviator):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波音737-100(左)到波音737-max(右)的座艙演化過程。這個演化過程最典型的特點就是座艙的玻璃化,也就是用液晶儀表取代了機電式指針儀表。而且並不是簡單地把機電儀表照搬到了液晶顯示器上,而是進行一些取捨和整合——比如基於地圖展示的整體飛行態勢信息。概括來說,飛控AI經歷了由機械式向全時,全權限電傳飛控的進化,與之相對的,觀測和控制系統則由單參數的機電式指針儀表發展為態勢綜合顯示系統。

也就是如下圖所示的,從左邊的,單純只能顯示數字的儀表進化為類似右側的,能顯示數字和關係的態勢化儀表。這種儀表不僅能顯示數字,還能揭示數字之間的關係。

下圖左側所展示的是由阿里巴巴研發的團圓系統推送的兒童走失信息。團圓系統是一個能夠讓更多人幫忙尋找走失兒童的一個基於Ai推送的公益系統。下圖左側部分展示了這個系統中全部4172條數據中的大約1/10,也就是400+條數據的截圖。

事實證明,僅僅這個規模的數據,人類就已經無法把握全局。因此我們首先需要將抽象的數據具象化,也就是進行可視化,之後便可以得到上圖右側的可視化圖表,它將左側的數據進行了基礎的可視化。但它是否能夠反應當前系統的狀態或者輔助決策者對未來的趨勢進行預測呢?我認為不一定能,因為它所反映出的只是整個系統狀態在某個時間點,或某個維度的截面,並不能完整地反映整個系統的情況。第一個問題,如何衡量自主決策系統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呢?答案是新的可視化形式。同時第二個問題也就出現了,用什麼樣的新的可視化形式來解決問題一?這篇文章將從什麼是態勢可視化,態勢可視化如何實施,和態勢可視化的案例展示這三個維度對態勢可視化這一設計模型進行闡釋。

一. 可視化與態勢可視化

如果最外圈是最廣泛的可視化的範圍,在其內側,稱為科學可視化。科學可視化,就是將客觀實在先抽象為數據,然後再將數據具象化為圖形的過程。

科學可視化的範圍內便是數據可視化,儘管這和陳為教授的理論有所不同。數據可視化沒有科學可視化將客觀實在抽象為數據的過程,而直接將數據具象化為圖形。

而在數據可視化的範圍內,便是態勢可視化。如何實現態勢可視化呢?

二. 態勢可視化落地的方法論從下往上依次是圖表展示,關係鏈路,多端互動,多維度數據可視化。越是往上,在數據展示的維度上就越能展現高維度的數據,也就越能夠展現系統發展的趨勢,同時技術要求上也越來越高。因此我們當前可以用多維數據可視化的手段,更好地去表現更高的數據維度和整個系統的趨勢。

運用多維數據可視化,其目的就是對系統當前的狀態進行評估,或對未來的狀態進行預測。而實現多維數據可視化的過程,則是對數據和圖形進行整合的設計,通過數據的驅動生成圖形。

下圖所示的就是通過觀察,設計,實現來落地的多維數據可視化的整個實現過程。

在獲取原始數據,分析與挖掘需求之後,如下所展示的就是將源數據結構轉化為設計數據結構的過程。左側所示的是原始數據,而右側則是進行設計後的目標數據。數據的每一列可以稱之為一個維度,可以看到原始數據的詳情維度中含有大量信息,這些信息很難被計算機系統直接使用,而在右側的設計數據中,將這個維度拆解成了走失地點,走失事件,找回時間三個維度。這個手段稱為數據的結構化,與之類似的手段還有排序,去重等等,目的都是將原始數據轉化為設計數據。

在設計數據的基礎上,進行可視化形式的設計,這點在後面還會詳述。在整個設計階段結束後,進行落地和實現。落地的形式既包括與前後端和數據開發同學合作的傳統形式,也包括了diy的形式。

比如下面的這個視頻,這就是一種典型的無需編碼的可視化diy工具nodebox,及使用nodebox,通過簡單的節點拖拽,通過數據生成一個極坐標圖形的過程。

接下來,我們從兩個不同維度的例子來體會應用於安全智能系統的態勢可視化案例,以及他可以為我們的業務帶來什麼。三. 態勢可視化在不同維度的智能安全系統上的應用1.社會維度的智能安全系統大家應該還記得團圓系統的4172條數據,也還記得之前基於柱餅線的可視化形式。之前的結論是不論是觀察數據本身還是基本的可視化形式,都無法有效率地讓用戶獲得系統當前的狀態和發展的趨勢,為什麼呢?因為很難高效地從觀察原始數據本身,或經過基本的可視化操作的數據中獲得如下的這些信息,比如:什麼時間走失的孩子多?什麼時間找回的孩子多?為什麼?從總體上看,這種時間上的分布是否可能隱藏著某種模式?系統能否進一步優化,使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更快得到幫助從獨立的個體看,因為走失原因不同,每個孩子分別經歷多久才能被找到?所以,為了讓用戶更高效地感知系統態勢,基於經過設計的團圓數據,我們設計了跌落態勢圖這種通用型可視化圖表。從下圖中可以看到一直向後延伸的曲線,那表徵了孩子還沒有被找到,而垂直向下的曲線則表示幾乎在當天孩子就被找到了,這大多數時候表示孩子走失的原因可能是離家出走,而在橫坐標所表示的時間維度上,我們還可以簡單地看出不同類型的走失事件在時間上的分布情況。

而基於上面的跌落態勢圖,在2019年的國家安全周上,我們製作了一個可以進行交互的可視化裝置。通過操作觸控螢幕,參展群眾可以非常清晰地了解兒童走失事件在時間上的分布情況,以及走失的原因,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直觀地掌握走失事件的狀態和趨勢。

跌落態勢圖和桑基圖等通用圖表一樣,也是一種通用型圖表。作為通過圖表,僅有一個案例是不夠的。基於各省/市衛健委及其他公開數據,我們又嘗試使用跌落態勢圖對新冠病毒的毒力與患者的病程和嚴重程度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分析。

在數據部分,下圖的左側是原始數據,而右側是使用openrefine進行了結構化,去重,排序等處理後的設計數據。

經由將源數據轉化為設計數據的過程,基於設計數據,生成了patients tracking可視化看板。下圖是看板進行交互操作時的狀態,可以對分析的維度進行切換。

下圖所示,其中左側是接觸-發病維度,右側是發病-治癒維度。從接觸-發病維度中,我們看到左上角有四名患者同時發病,這可能表徵了一起聚集式傳播事件。而在右側的發病-治癒維度,分析截止到2020年2月18日發生的唯二兩例死亡病例時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個病例都在早期感染病毒,而病程經歷時間很長。這就可能說明了病毒毒力和病程擁有一定的關係。

因為我們對數據沒有經過太多處理就直接搬上了屏幕。在後續還可以在數據處理的部分進行更多優化,比如:1. 統計方面的優化:置信區間計算(x̅-Za/2 * σ/√(n),x̅+Za/2 * σ/√(n)),根據置信區間排除異常值;根據統計學上的檢測方法估算需要的樣本量n,從而更加精確地對數據有效性進行判斷。2. 分析方面的優化:數據經過聚類等算法處理後再進行展示,這樣或許可以避免因為數據過多造成的可讀性差的問題。2.集團維度的智能安全系統比如應用於雙十一期間,對交易風險進行防控的可視化系統。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依然是數據量大以及維度眾多。

在進行可視化設計之前,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實際上是將這麼多維度呈現於一個圖形上是和否會造成觀眾難以接受和理解呢?從下圖的認知負荷與認知績效曲線圖中可以看到,白色實線代表認知績效,白色虛線代表注意力投入,藍色區域代表可視化圖形識別難度。我們可以看到在最左側的簡單區域裡,因為圖形過於簡單導致認知績效水平低(也就是獲取不到太多有用信息)。而在紅色範圍內,認知績效達到峰值,也實現了較好的可記憶性,可以說達到了認知和記憶的平衡,所以我們認為,可以通過增加一定程度的識別難度,來強化用戶對圖形的理解和記憶。

因此基於各種極坐標圖形,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擴展,對雙十一數據進行了多維可視化的設計。那麼為什麼是基於極坐標圖形呢?因為它能夠同時表現諸如對比,時間,並列,等多種關係,像南丁格爾玫瑰圖,悲慘世界圖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可視化圖形也都來自極坐標圖形。

在下圖的左側,便是應用於2018年雙十一大促的忒彌斯之眼。而右側是應用於2019年雙十一的日冕圖。在日冕圖中,使用角度展示了數據的維度,通過角度和扇形面積的比例,凸顯出哪一個維度是真正需要被關注和需要的重點維度。

在日冕圖上每個被凸顯出來的扇形中,圓心角越大,其對應的弦長越長。而扇形中所顯示的各個指標的顯示面積也會相應增加。這就給分析和指揮人員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越需要被關注的信息,就越被凸顯出來,越能吸引分析人員的注意力,也就越容易被分析人員快速地理解和記憶。

態勢可視化模型以上的這些案例,就是我們通過多維數據可視化的手段,使用戶得以更容易地感知系統狀態,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系統發展的趨勢進行預測,從而輔助用戶制定,和執行決策。態勢可視化的模型如下所示,而多維數據可視化則是其中將設計思想和理論落地的重要環節:

在態勢可視化的研究上我們才剛剛起步,希望有機會和同學們進一步交流。

謝謝


相關焦點

  • 華為發布基於自進化AI的HiSec Insight安全態勢感知系統
    DoNews 4月22日消息(記者 趙晉傑)華為於4月21日線上發布了HiSec Insight安全態勢感知系統。這是一款基於自進化AI檢測引擎,對整個企業網絡安全態勢進行精準預測,以提升網絡的威脅處置能力和安全運維效率的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是華為面向企業全場景智能威脅檢測推出的安全大腦。
  • 華為發布HiSec Insight安全態勢感知系統:自進化AI加持 威脅檢測...
    據介紹,華為HiSec Insight安全態勢感知系統是一款基於自進化AI檢測引擎,對整個企業網絡安全態勢進行精準預測,以提升網絡的威脅處置能力和安全運維效率的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是華為面向企業全場景智能威脅檢測推出的安全大腦。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的廣泛應用下,企業數位化轉型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愈演愈烈的網絡安全威脅。
  • 公共衛生安全大屏可視化決策系統
    產品概述數字冰雹公共衛生安全可視化決策系統,面向公共衛生管理部門大屏可視化環境,具備優秀的大數據顯示性能以及多機協同管理機制,支持大屏、多屏、超大解析度等顯示情景。視頻監控數據深度集成支持GB/T28181標準,支持深度集成海康、大華、宇視等主流視頻平臺,並支持綜合集成各類視頻資源形成統一的視頻訪問平臺,可在二/三維態勢地圖上標註攝像頭對象,並關聯其視頻信號源,可以通過在地圖上點擊、圈選等多種交互方式,調取相應監控視頻。2.6.3.
  • 華為推HiSecInsight安全態勢感知系統 稱精確率超95%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4月22日下午消息,華為近日舉辦線上發布會,推出了華為HiSec Insight安全態勢感知系統。華為HiSec Insight安全態勢感知系統是一款基於自進化AI檢測引擎,對整個企業網絡安全態勢進行預測,以提升網絡的威脅處置能力和安全運維效率的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是華為面向企業全場景智能威脅檢測推出的安全大腦。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的廣泛應用下,企業數位化轉型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愈演愈烈的網絡安全威脅。
  • 智慧氣象大屏可視化決策系統
    火險氣象災害監測支持集成各氣象監測系統數據,對降雨量、溫溼度、風力、風向等易引發火災的氣象因素進行實時監測;支持結合專業的模型算法,設立火險氣象閾值告警規則,對火險氣象進行可視化預警告警,輔助管理者及時發現火災安全隱患,提高火災防範應急響應能力。2.3.2.
  • 安全七八談 | 我國態勢感知發展(3):公安行業態勢感知應用實踐
    通知明確了「網絡安全態勢感知與通報預警平臺建設框架」,確定了建設整體方案指導,並提出2016年底完成省市兩級通報平臺建設的建設任務。公安行業網絡安全態勢感知與通報預警平臺具有很鮮明的公安行業特點,在基本的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的基礎上,融合了公安網絡安全監管、公共安全事件調查處理等業務內容。
  • 數字孿生 智慧工廠可視化決策系統
    1.6.2  視頻監控數據深度集成支持深度集成海康、大華、宇視、華為等主流視頻平臺,AI/AR/鷹眼/高點/雲臺/IVS等視頻監控系統應用,可在二/三維態勢地圖上標註攝像頭對象,並關聯其視頻信號源,可以通過在地圖上點擊、圈選等多種交互方式,調取相應監控視頻。
  • 數字孿生 應急管理可視化決策系統
    1.7.2  視頻監控數據深度集成支持深度集成海康、大華、宇視、華為等主流視頻平臺,AI/AR/鷹眼/高點/雲臺/IVS等視頻監控系統應用,可在二/三維態勢地圖上標註攝像頭對象,並關聯其視頻信號源,可以通過在地圖上點擊、圈選等多種交互方式,調取相應監控視頻。
  • 天融信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通過IPv6 Ready Logo認證 - IT業界...
    天融信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通過IPv6 Ready Logo認證 天融信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通過IPv6 Ready Logo認證 2020-03-16 16:17:42  來源:網際網路
  • 2018 公開課盤點應用篇:面向 AI 開發者,「猿桌會」帶你看各路大神...
    北京郵電大學張慶恆:基於 rasa 搭建中文對話系統內容簡介:對話系統是自然語言處理的一個熱門話題,而自然語言理解則是對話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現有的很多自然語言理解工具往往以服務的方式獲取(Google 的API.ai,Facebook
  • 綠盟科技多行業案例入選安全牛《2020網絡安全態勢感知應用指南》
    智慧運營推動態勢感知技術升級  在「智慧安全2.0」戰略指引下,近年來綠盟科技在智慧運營及態勢感知技術研究方面成果顯著,整合優勢資源推出了綠盟智能安全運營平臺等創新型產品。綠盟智能安全運營平臺(Intelligence Security Operation Platform,簡稱NSFOCUS ISOP)是以大數據架構為基礎,以資產為核心,智能化、全場景的統一可持續性運營安全管理平臺。基於可視化挖掘引擎,多方位展示安全態勢,做到知己、知彼、知其然。通過機器學習、威脅建模、場景關聯分析、異常行為分析及安全編排自動化實現威脅實時監控及閉環管理。
  • 「警視」警務情指一體大屏可視化決策系統
    1.1.2  治安態勢監測支持對當日接警情況、處警情況、警力資源分布、實時警情事件等治安要素進行可視化監測,支持對警情數據從時間/空間/類型等多維度上進行可視化分析,輔助公安部門掌握轄區治安態勢。1.1.11  網絡安全監測支持結合網絡攻擊檢測系統、APT攻擊檢測系統、防病毒系統等,對全網各節點安全態勢進行實時監測,並可對網絡威脅的攻擊來源、攻擊目的、攻擊路徑進行可視化溯源分析,幫助管理者快速發現網絡安全隱患
  • 安全狗在高校網信安全學術年會上解析如何感知安全態勢
    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是教育行業的核心部分,但重要的信息系統及網站遭到掛馬、植入暗鏈、頁面遭篡改、數據被竊取等惡意攻擊事件時有發生,導致包括高校在內各個重點單位的網絡與信息安全面臨巨大威脅。由於安全狗在雲安全領域有深厚的積累,擁有大量的實踐經驗,在會議上,安全狗CEO陳奮結合金磚峰會期間的案例,對重點單位的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的問題進行了分享和講解。
  • 3小時極致學習AI開發,WAIC開發者日有一堂必上公開課
    在 EasyDL 開發平臺之外,2017 年百度 AI 開發者大會上也曾發布對話系統定製平臺 UNIT,搭載了業界領先的對話理解與對話管理技術,可以幫助開發者賦予產品智能對話的交互能力。2019 年,UNIT 升級到 3.0 版本,提供強大的智能對話解決方案。縱深布局人工智慧技術十數年,開發者一直是百度極為重視的力量。
  • 鑄造網絡安全國之重器 騰訊安全聯合知道創宇舉辦網絡空間態勢感知...
    騰訊副總裁馬斌對此深表認可,並提出希望集中行業智慧,充分利用大數據安全技術,打造更加完善的網絡安全態勢感知體系,為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提供安全助力。此外,騰訊智慧安全產品總監張鵬飛帶來了「騰訊安全威脅情報系統」的主題分享,詳細講解了騰訊安全為企業及機構用戶提供安全解決方案的技術原理和架構體系。
  • 用AI看見餐廳後廚,明廚亮灶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問題備受關注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迫在眉睫 食品安全問題向來是牽動人心的重要問題,餐廳的後廚工作人員對於衛生規範的遵守情況與食品的安全衛生狀況直接相關近年來,為了讓原本閒人免進的餐廳後廚重地更加可視化,讓消費者放心,許多餐廳響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相關部門的指導意見,實施「明廚亮灶」,採用透明玻璃或是視頻的方式,向社會公眾展示後廚人員的工作狀況,切實保障公眾「舌尖上的安全」。但同時,透明玻璃和視頻監控的形式也存在缺陷。
  • 不一樣的智能家居系統!家人享智慧生活,孩子零基礎學編程玩AI
    將居家生活智能化和兒童AI編程教育高度融合的芯恆安智能家居5.0「ai玩空間」版將有效解決這一難題。該系統由智慧家庭系統和「ai玩空間」系統組成,兩大系統由獨立的網關控制,日常使用時互不幹擾。智慧家庭系統由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暖通、影音娛樂等智能系統組成。當然,用戶也可按照家人的習慣定製智能方案,以此創造出健康、安全、舒適、便捷、個性化和充滿關愛的家庭生活方式。
  • 警用智能安全卷宗管理系統
    目前,公安系統的卷宗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設總體上還處於起步階段,這一現狀與當前信息化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面對新形勢,公安卷宗管理工作加快卷宗信息建設的步伐,全面推進卷宗信息化、數位化和網絡化,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才能有效地為司法審判、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為案件偵破工作提供科學決策依據,為社會公眾提供高效、優質的公共服務。
  • 智能樓宇3D可視化是什麼?小水智能最新建築類解決方案
    隨著技術的迭代進步,最近建築行業又多了一個新名詞——智能樓宇3D可視化。這項技術能夠實現樓宇的園區、建築、室內、設備逐級可視,滿足用戶大數據可視化交互需求。小水智能緊跟大時代的趨勢潮流,在前期智慧工地的基礎上,結合數字孿生技術,打造了能樓宇智慧建築3D可視化系統的一體化大數據解決方案。  那麼什麼是數字孿生呢?
  • Drive.ai 王弢:自動駕駛的賽道上,如何與時間賽跑 | 2018 全球智能...
    本次峰會上,Drive.ai聯合創始人,研發與工程總監王弢發表了題為《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迭代與落地》的主題演講。自動駕駛正處在興起之初的階段,所以Drive.ai在確定技術路線時就強調,投入自動駕駛軟體智能系統以及包含的子系統,包括模擬仿真、地圖定位、感知認知、決策規劃、線控執行等。此外,Drive.ai的技術路線還有自動駕駛Robo Taxi出行服務,包括車隊管理、遠程監控和遠程監控打車等。該部分雖不在車輛本身運營,但會在公司雲端和後臺執行。